首页 -> 2008年第3期
语文教师必备的几种能力
作者:王天才
解读文本,挖掘内涵的能力
常言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每当我们读到一篇新文章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是自己对文本主旨的理解,而不是直接去参考或照搬相关资料。如果长期依赖大家之言,那就会养成惰性,这是最为危险的。既然我们不是大家,那我们就先以小家之言,再借鉴大家之言,最后化为己用,长期这样坚持积累、优化,我们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会有较大的提高,而且课堂教学也会越来越有个性,教学的艺术性也会得以彰显。另外,我们老师还要有不断挖掘文本内涵的韧劲和智慧,对于任何一篇文章要有个人独到的见解和思想,不能人云亦云,浅尝则辄,没有突破。当然,突破不是钻牛角尖,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最终达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
优化设计,调控课堂的能力
教学设计也可称作为教学预案,每一篇文章的教学设计应是有区别的,或读或讲或赏或品。且有时候,一篇文章还有多种风格的教学设计,但不管是什么样的课堂设计,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学生学习的最好思路。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大家不妨多研读一些余映潮老师关于一课多案的教学设计。我想,读得多了,一定会有所启发的。有了一个最佳的教学设计,还需老师有一个能调控自如、灵活多变的教学机智,特别是新课标下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课堂,这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否则就是徒劳,学生也不会买你的“帐”,甚至效果还不如传统的明显,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同感。
说到这,还牵涉一个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问题。二者之间不是彼此独立,相互排斥的,它们应是相互渗透,相互协调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如果不重视生成,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缺乏生命活力的。没有好的预设的课堂,就容易产生远离文本、“脚踏西瓜皮滑到哪里是哪里”的局面;没有生成资源的课堂,看似严谨,其实按部就班缺乏活力,流失了很多的人文气息和学生的创新精神。
乐于读书,勤于积累的能力
《现代教育报》曾对中小学老师读书状况作了专题报道,现在的老师不读书(除教科书以外)现象非常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工作繁忙,压力大。一般情况下,一个老师每周要上12-14节课,也就是每天2-3节,需要2个小时备课,1个小时处理作业和有关学生的事情,如果是教初三毕业班,那么花在备课、测验、批阅试卷上的时间会更多;如果再担任班主任,那就更多了,还有双休的补课,还要忙家里的众多琐事,留下能读书的时间也就所剩无几了。加之,同科之间激烈的竞争,领导大会小会的鼓吹,什么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得努力找工作等危言耸听之语,更使得老师们没有那个闲情去读书了。
其二、没有一个好的读书氛围。现在真正读书的老师很少,是因为整个社会都不读书。一篇文章的价值不如一个小时打牌来得那么快,来得那么激动人心,另外整个教育评价机制制约着老师读书的兴趣(学生成绩决定老师的命运)。
当然,原因还有很多,但我们不能因为不利的客观因素而改变我们学习的方向。曾有老师这样幽默的说:“酒鬼总有时间喝酒,书虫总会挤时间看书”。所以,我们语文老师应该多读一点“闲书”才好,因为毕竟语文是姓“文”,不姓“理”。在读书的时候,我们还要勤于积累。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平时遇到一些比较精美的文章或片段,用摘抄本将它抄录下来,留着今后好用。如果平时不善于积累、储备,那真正要用到的时候,也许就印证了“书到用时方恨少”的道理了。
独立思考,坚持写作的能力
叔本华曾说过,阅读是读别人的思想,写作是表现个人的灵魂。笔者的意思不是说就不读别人的文章,不向别人学习了,不妨采用鲁迅的 “拿来主义”。做语文老师就是要能说会写,二者缺一不可。为什么我们常常感叹学生的作文这也不行,那也不美,总是和我们预想中的目标要相差甚远;为什么写作的章法与技巧讲了一遍又一遍,甚至是把“看家本领”都拿出来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就是提不高,原因何在?我想,症结不仅仅是我们的学生阅读量太少,知识面太窄,积累太浅薄,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语文老师能不能与学生一同写作。笔者始终坚信,如果一个爱好写作的语文老师,那他班的学生作文水平相对那些“赵括”式的语文老师所教班级的写作能力的都要强些,因为只有你身在其中,才能感受其味。
总之一句话,想做好一名称职的适应新课改需求的语文老师,就得学会耐寂寞,静读书,善思考,勤练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