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一则掌故引发的思考
作者:郑治国
李岚清副总理在《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奠定基础》一文中谆谆告诫我们:只会书本知识,不会动手,不能算是人才。这里把读书和使用的关系阐述得一清二楚。无独有偶,德国思想家歌德在和青年人谈心时,直言不讳地道出了“你若要喜爱自己的价值,你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纵观人类文明史,我们不难发现创新才是成功之本。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潜能呢?
美国有一种“木匠教学法”。这种方法很简单:给学生一些木块和量尺,由他们去量木块的长、宽、高,然后拼造成一些简单的物体。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尺子的作用,而教师只需布置任务和解答学生在动手操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木匠教学法”的一个最大好处是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具体的操作之中。它的成功就在于极大地锻炼了学生自我发现问题和亲手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按教师事先规定的方法去做,从而给了学生充分的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学生创新潜能的发掘可以在语文课、数学课等工具学科中进行,亦可在劳动课、科技活动课、自然课、工艺课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中让他们自由地尽情地发挥。如河南一教师在讲五年制教科书第六册第十课《火柴盒玩具》时,放手让学生用自带的废火柴盒组合玩具。结果,有的学生组成一头沉的写字台,有的组成两头沉的写字台,有的组成带书架的写字台,还有的组成带计算机的写字台。从式样与功能方面,有的组成沙发,有的组成载重车,有的组成民居,有的组成样式新颖的组合柜。一统计,有近40种不同的组合方式。此后,该教师让学生仿写《火柴盒玩具》,全班学生兴趣盎然,一篇篇绘声绘色的习作跃然纸上。这次作文的成功与学生动手实践密不可分。而与此相背,在中美学生的一次联谊活动中,两国学生同做这样一道数学真空题:一昼夜,时针与分针能相遇多少次?各在什么时刻?中国学生首先想到的是怎样用方程解,而美国学生首先想到的是转动手表。自然转动手表比列方程要快捷得多。以上两个事例截然不同的结果无异为重理论学习,轻实践素质培养作了最好的评判。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说过:“人类最好的知识来源于动作。”而前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更直截了当:“孩子的智慧出在他们的手指头上。”劳动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他要求基础知识和具体操作相结合,劳动和学习技术相结合,动脑和动手相结合。在劳动过程中,学生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智慧的大门被打开,素质也随之得以提高。小学六年级思想品德课本上有这样一个事例:“松坪小学科技兴趣小组在老师鼓励下进行南瓜上嫁接黄瓜的实验,获得成功。嫁接在南瓜上的黄瓜比没有嫁接的增产45%,结出的瓜既像黄瓜,又有南瓜的特点。他们把这项技术教给当地农民,很受农民的欢迎。”事例说明从小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小制作、小发明等科技活动,对于学生早日成才是不无裨益的。同时也说明老师的鼓励和引导既保护了孩子的童心,又使他们在玩中学到了知识,在玩中得到了发展,在玩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欢乐。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几十年前就提出使学生得到“六大解放”。其中“解放孩子的双手,使他能干”一语道破了学生动手的重要性。这一教育思想的核心是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使学生自觉、主动地参与学习。在教学中,为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就必须给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创新提供最大的空间,创造自主学习活动的机会。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索得出的决不包办代替,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发现的决不暗示。实际运用时可用尝试问题教学法,设计不完全或无结果的开放性问题情境,使学生有积极思考、大胆设想、推陈出新、利于探索的可能;也可进行发现教学法,创设操作、实践活动的情景。实践活动是学生认识和情感赖以发生的共同基础,学生只有在实践中对事物加强认识,才能引发情感,也只有在实际活动中,才能感受自身的需要。这种需要既包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包括精神方面的进一步追求。这种需要的满足过程正是学生的主动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养成过程。基于此,重视和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势在必行。课外活动包括兴趣小组活动、科技制作、参观访问、参观调查、智力竞赛,实验操作等。儿童的创造力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在这些专门的活动中看看、想想、做做而表现出来的。教师要启发学生从身边的事入手,多看、多思。有时候为弥补不足的一项改进或者替换了某种材料,或者扩展了某些用途,就可能成为一项发明,或使学生的特长脱颖而出。在充分利用已有实验器材的和实验基地的同时,还应发动学生收集和自制简易活动器材进行操作练习,比如前面讲到的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火柴盒玩具,就比老师照本宣科的效果要好得多。学生通过实验巩固所学的基本知识,进而发现新问题,经过分析探讨,得出的结论自然有血有肉。此外布置作业也有讲究,除书面作业外还可设计实践活动类作业,比如制作玩具、模型、观察动植物的生长情况、天气变化情况、采访调查等等,然后写出实验报告或调查感受。教师还须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勇于创新、造福世界的名人的故事,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通过上述方式,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培养实践能力,真正把讲堂变为学堂,挖掘出学生的创新潜能来。
如果说饱览诗书的阿克顿一生碌碌无为,徒添几多笑料的话,那么纸上谈兵的赵括害人害己则是一部惊世的反面教材。无数事实雄辩的说明,要与时俱进,创新势在必行!教育作为创新的先谴队任重而道远,培养和造就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教育专家和接班人,是党和人民的重托,也是新世纪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