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聚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
作者:吴祥宇 刘发军
教师的语言应当“丰而不余一言,约而不失一词”,既简明扼要,又条例清晰。如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时,当发觉学生对“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的理解有误时,这位老师这样分析:“要想理解‘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这句话,一定要结合下文考虑。‘就像这么多同样的拱合在一起’,要注意这句话。什么叫‘拱’呢?(用手画弧)这就叫拱。那么什么叫拱圈呢?这样单独的一个拱就叫拱圈。假如我的一个手指就代表一个拱圈(一手指弯曲成弧形),代表一个一米宽的拱圈。假如用这么一个一米宽的拱圈架一座桥,这么窄的桥只能走一个人,要是走一辆车就过不去了,怎么办呢?再来一个同样宽的拱圈,把两个拱圈附带在一起(两个手指并排弯曲成弧形),就比原来宽一倍了,这样就能过车了。那么要是过大卡车怎么办呢?这一道拱圈一道拱圈地相互合并(三个手指、四个手指、五个手指并排弯曲成弧形),一直增加到28道拱圈。因此课文写到‘每一道拱圈既共同承载有独自支撑重量,照样发挥作用’。”这位老师用严密的逻辑理论对学生的疑惑作了详尽的解释,最终取得了课堂教学的良好效应。
(四)评价性和导向性
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每一个学生的心灵里,存放着求知好学,渴望知识的火药。就看你能不能点燃这火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够运用语言的艺术点燃学生渴望知识的“火药”,就能捕捉到课堂上精彩的生成。如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大赛中,江苏的陈飞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教学中有一个小姑娘在老师的反复引导下还是连续三遍把多音字“剥(bōo)”读成了“bō”。小姑娘第一次读错时,吐了一下舌头,陈老师说:“看你那笑容我就高兴了,再来试一试﹗”第二遍又错了,陈老师继续鼓励:“再来一遍,别着急,想要纠正自己的习惯得专心哦﹗”到了第三遍小姑娘依然读错了,便放弃了往下读的机会准备坐下时,陈老师拦住了她,和蔼地说:“我相信你这次一定会把这个字读准的﹗”最后,小姑娘正确地读准了字音。陈老师在公开课的教学中能不轻易放弃,积极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让每一个学生感觉到了老师评价的诚意。同样还有一位老师在教学《白鹅》一课时,以精湛的语言艺术让课堂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当学生读到鹅的步态时,他积极评价到:“读得真好听。真的感谢你的父母给你一副好嗓子。不过如果你读时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那么鹅就更加傲慢了,不信你试试看?”结果,由于老师的语言引导,不仅这一个孩子,几乎全班的学生在读文章的时候都带上了丰富的表情,优美的动作,把鹅傲慢的步态,吃饭的架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规范性和艺术性
教师的课堂教学语言,首先应该达到准确、明白、清晰、简练,必须使用标准的普通话。在语音、吐字、音量、语速、词汇、语法等方面都要表达流利,符合要求,同时还应力求语言的抑扬顿挫、轻重缓急,有一定的音乐节奏感和美感。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从无趣的课堂中得到意想不到的享受和乐趣。
三、课堂突发事件的语言艺术
(一)即兴预设
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遇到一些突发情况,教师不要慌乱,而是要发挥课堂教学机智,及时进行即兴预设,促使学生的进一步生成。如一位老师在执教《要下雨了》的公开课时,本想打开课本,让学生直接读题进行课本内容的学习,谁知电视机没有调试好,图像出不来,电视机发出了“轰隆隆”的噪声。这时候,老师灵机一动,问道:“同学们,刚才你们听到的声音像什么?”学生有的回答说像打雷的声音,有的回答说是像刮狂风的声音。老师接着问:“这两种现象过后一般又会发生什么呢?”学生有的回答说“要下雨了”,有的回答说“下雨了”老师又进一步启发:“同学们认真地读这两句话,看看有什么不同?为什么?”课堂上这意外的一幕,不仅没有为自己带来尴尬,而且还创设了一个学生自主研讨的氛围和精彩生成的意境。
(二)因势利导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一双“慧眼”,及时捕捉到课堂上的动态生成资源,优化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如一位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生字“口”“耳”“目”“羊”“鸟”……。老师问:“同学们,黑板上有没有不用老师教你们就已经认识的字?……”。老师的话音还未落,一位学生立即站起来说:“老师,第五个字我认识,是‘一匹马’的‘马’字……”同样这位学生的话还没有说完,教室里就爆发出一阵阵笑声。刚才发言的学生可能有所察觉,脸一下子红起来。老师微笑着对这位学生说:“可能你都认识这个‘鸟’字和‘马’字,你刚才把它们认错了肯定有原因,你能告诉同学们吗?”学生吞吞吐吐地说:“这两个字太像了,它们都有‘竖折折钩’和‘一横’。”老师接着说:“看﹗你说的多好哇﹗把这两个字的相同点找出来了,你能不同点找出来告诉大家吗?”……课堂中这样的偶然事件很多,也许有的老师处理时要么是批评指责,要么是顾左右而言它。但是这位老师却善于从学生的错误中捕捉到合理的因素,激发了课堂教学。
(三)宽厚待人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景。在互动过程中会不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流淌着思想的清溪,折射出理性的光芒。在这样的“对话”中,老师的权威会被淡化,尊严会面临挑战。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长征》一课时,老师泛读课文之后,忽然有个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您读的不好。”面对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老师先是一怔,然后走到这位学生的桌前,没有责难,没有压制,而是和颜悦色地说:“老师哪儿读的不好,你能给老师指出来吗?”“你肯定比老师读的好一些,试试读一遍给大家听好吗?”老师正是有一颗宽厚待人的心来对待学生,创设了一种教学平等民主的课堂气氛,体现的是一种教学智慧。
四、课堂提问的语言艺术
(一)学生的思维需要发散时提问
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中,全篇写诸葛亮说话的地方有11处之多,唯独在写诸葛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这句话时,写到了诸葛亮的笑。一位老师在教学这一课时,就在此发问。他说:“同学们,你们说诸葛亮在笑谁呢?”。学生纷纷开始议论,有的说从下文“鲁肃吃了一惊”可以看出诸葛亮笑鲁肃的忠厚老实,胆小多虑,这是幽默的笑;有的说从句中“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可以看出诸葛亮笑曹操生性多疑,轻易上当,这是讽刺的笑;有的说从句中“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可以看出诸葛亮在笑周瑜的小肚鸡肠,机关算尽,这是胜利的笑。可见,老师恰到好处的提问,不仅能让学生体味到文本中语言的含蕴,而且能够拓展和加深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交流与对话。
(二)课文的重难点需要突破时提问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老师根据课文中“人字形”铁路这一段内容学生难以理解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黑板上用教具进行演示,然后发问:“你们觉得他演示的怎么样?有没有不满意的地方?”顿时,学生们议论纷纷,甚至出现了众多学生帮助解答的可喜局面,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
(三)学生的理解出现多元时提问
解读任何一篇文章,最重要的还是要忠实与作者创作的初衷。如果学生的理解泛化甚至背离了文本特定的指向,就曲解了文章的意思。如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有的学生理解成了“父母和子女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有的学生理解成了“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失去信心”;有的学生理解成了“我们要热爱生命”;有的学生理解成了“身残志不残”等等。这时老师赶紧提出问题:“同学们,文中的主人公到底是谁呀?”这时学生才明白文章表达的是作者对故去母亲的追悼怀念之情。
(四)学生的个性需要张扬时提问
语文课的教学关注的是学生个性化的体验。如在《难忘的一课》中“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课文中出现了三次,对这句话的理解及朗读就成了学生理解的重点。一位老师在执教时深情地发问:“那位同学能上台读出三处不同的情感?”这时一位学生站起来读了一遍。老师接着又说:“还有谁比刚才的同学读得更好?”,这时又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读了一遍。老师就这样反复激励学生去读书,学生一个比一个读得动情,有的学生眼里甚至涌出了泪花。这样富有个性的体验课堂上有感情朗读的真正体现,实现了老师、学生、文本的有效互动,彰显了学生的个性特色。
(五)在内容相互矛盾处提问
抓住文章中相互矛盾的地方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的中心,而且有利于锻炼学生思维的品质,培养其思维的深刻性。如一位老师在教学《小音乐家扬科》时,让学生对课文中的音乐声进行了质疑:“为什么在乡村酒店用‘轻快,柔和’,而在地主家里用‘轻微,凄惨’”?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进一步感受到了扬科命运的悲惨及对音乐的热爱。如在《草原》一课中有这样一句话“这时候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既大方,有稍有点羞涩,来给客人唱民歌。”句中“大方”和“羞涩”两个词看起来是相互矛盾的,但细品一下,恰恰又是作者的匠心独运之处。教学中,如何抓住这一矛盾,引导学生探究语言的内涵,感悟蒙汗人民的深情厚谊呢?一位教师是这样提问的:“同学们,汉族客人是怎样进入蒙古包的?”然后请同学们表演汉族客人进蒙古包的过程,接着老师又问:“进入蒙古包后,主人很客气,其中鄂温克姑娘们的神态是怎样的?”然后又引导学生讲讲“既大方,有稍有点羞涩”一句话的意思。在这个片断的教学中,教师巧妙地抓住一对貌似矛盾的词语发问,造成学生的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激发了学生的探究热情。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