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中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作者:汪泉玉
那么,目前的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存在哪些问题呢?通过调查,一般存在着如下毛病:一是不会处理精读和泛读的关系。一部分学生看课外读物,大多采用精读,从头到尾,逐字逐词地念,一本普通的无关紧要的书,也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读,占去很多读其他书的时间,所以一学期读不了几本课外书,知识面难以拓宽;二是不会带着问题去读书,只求“读进去”,多吸收知识,对书的内容不假思索,不敢质疑、辩驳、否定,因而悟不出什么东西,得不到什么见解。这种盲目被动地吸收知识的读法,大大阻碍了创新能力的发展;三是不会评点。许多学生常逛书店,也爱买书读,但翻开他们的每本藏书,找不到任何读过的痕迹。他们的阅读收获未形成文字,得不到检验,往往是思想混乱,眼高手低;四是不善于积累资料,表现在读书、上网阅读不做摘抄,不作笔记,身入“宝山”空手回。有的摘抄了不少资料,可这些资料象一团乱麻,很难拿来使用。
针对中学生存在的这一课外阅读状况,笔者提出以下拙见。
一、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优秀图书
由于多数学生的阅读爱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偏重于小说之类的图书、网络,娱乐性质多于学习性质,出现课外阅读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很有必要开展导读工作,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推荐优秀读物,宣传优秀图书和网络阅读。要根据中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对初中生推荐中外名著的简写本、科普读物、童话、寓言、故事等;为高中生推荐中外名著与经典名人传记、散文、杂文、诗词等。中学生的课外阅读不应该与课堂的教学相隔离,应根据课标要求和进度,不同时期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推荐不同的课外读物,把课外阅读与课本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相得益彰。
二、处理好精读和泛读的关系
什么书值得精读,什么书应泛读,要向学生讲清楚。一般来讲,值得精读的书,多数是对自己工作、学习、思想有特别帮助或进行科学研究等所必需的书。如经典著作和最基本的课本之类。这些书要一丝不苟地读,要在熟读精思的基础上提取信息,此外的书则应采用泛读的方式去处理,因为泛读能使自己在短时间内读更多的书。在知识经济时代,书海无边。怎样泛读?就是略去一般,摄取精华,旨在快速获取信息,博采众长,开阔眼界。如抓重点句、关键段、基本观点,以求迅速地把握读物的思想脉络。此外,还应告诉学生,泛读和精读是相辅相成的,泛读物中有精读内容,精读物中有泛读内容,并没有绝对的界线,应辩证地区差价去理解。
三、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
告诉学生学贵有疑。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教导我们要有一点怀疑精神,不要盲从、迷信。即使是权威名家的著作,也难免出现偏颇、疏漏,甚至谬误。读书生疑、质疑、释疑,是读懂、读通的表现。要用审视态度读书,边读边问:“为什么?”“怎么样?”“何以见得?”“有何根据?”“有何不同观点?”等等。如此寻根究底,才能看出书中讲的是否符合实际,是否符合真理。当然,质疑不是去钻“牛角尖”,不是违背科学原理胡乱的猜疑。,
四、指导学生学会评点
所谓“评”,就是评论,即写批注;“点”指的圈点勾画,中学阶段,用评点读书有很多好处,不仅可以使思想集中、记忆增强,而且有助于加强思维训练,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有助于读写结合,以读促写。当感到“点”不足以表达自己的意思时,就会自然地使用起“评”来,写句评、段评、篇评,边读边评点,把自己读书的领悟和心得以及崩发出的思想火花,及时的留在读物上。对于评点,要抓住关键,点得恰当醒目,评得中肯,恰如其分。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读书笔记有助于学生巩固记忆,积累知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启发学生对学习心得进行归纳,把自己感触最深的体会写出来,这样可以加深对原书的理解。
五、指导学生学会积累资料
告诉学生,读书时摘抄有用的资料是做学问的一个基本功。中学生读书做摘抄有很多好处,手头资料充裕的同学写文章时左右逢源,思路开阔,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资料摘抄可写在“文摘本”上,也可以做成卡片。资料积累到一定数量后,要归类整理,把它“梳成辫子”。如果说摘抄是吸收,那么,归类整理则是消化。如能进一步把资料加以比较,选出最佳内容,进行归纳,发现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提炼、升华,形成自己的见解,然后按专题编撰,加上目录索引,亦可成书。经过长期的训练指导,可试着让学生自编出《名言警句》、《名人轶事》等小册子。
六、正确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阅读习惯
传统的阅读也是局限于纸质图纸的范围。随着电脑的逐渐普及,学生的课外阅读同时也扩展到互联网,鉴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以及网络中的知识良莠不齐,指导学生如何健康上网是必须的,而且是重要的。通过互联网,可以获取数量巨大的信息资源,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使他们获取信息时有目的性的吸收。
总之,在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我们能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和技能的训练,就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