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再谈师德建设

作者:雷学池 熊 艳




  重视教育,就必然要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加强师德建设更是教师队伍建设的灵魂,也是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摆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师德建设的社会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教师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是在用自己的身心为新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长奠基铺路,他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和社会。由此,教师的师德建设对于学校工作的和谐开展,社会新人的培养和社会进步的推动,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国之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成败,系于教师;教师素质,重在师德。关于师德建设,不少报刊有不少论述,下面笔者从另一角度谈谈师德建设问题。
  
  一、现存的不足
  
  据有关资料统计,我国现有中小学专任教师1700多万人,就总体而言,教师的师德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多年来,广大教师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勤勤恳恳地献身于教育事业,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努力塑造自己的良好品行,为莘莘学子点亮了一盏盏人生前行的明灯。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当前教师师德出现一些情况与问题。
  第一,价值观念扭曲。有的人以纯“功利主义”的观点对待本职工作,严重损害了教师形象。在工作中缺乏职业精神,三心二意,为了金钱,不惜做出与教师身份极不相符的事情:如有的教师授课敷衍塞责,把主要精力放在校外,暗暗从事第二职业;有的教师把本应在课堂中完成的教学任务,留到课后,美名其曰“补课”,双休日也给学生加班(有的实际上是上新课),好处是有可观的补课费;有的教师时刻掂量着以学生家长的职业是否对自己有利,来决定对学生态度的好恶,严重损害了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有的学校的领导重心不是放在对学校的领导与管理上,而是经常请客吃饭拉关系,忙于社会交际。个别教师道德方面达不到应有标准,我行我素,把自己当作天外百姓,为了自己的私利也常忙于请客送礼走后门,沽名钓誉谋私利,为晋级评优而热衷搞泡沫学术成果。更有极少数人,甚至参与赌博,与麻将、扑克交上了“朋友”,丧失了基本的人格形象。
  第二,职业素养缺乏。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陋习屡禁不止且时有发生。比如罚站、罚跑步、罚抄作业、罚坐教室最后一排,给学生安排“特殊区位”等, 在家长会上对后进生的家长进行指责、嘲讽,强令家长陪学生听课等,这样做既伤害了学生心理,也损害了家长的自尊,达不到预期的教育效果。更为严重的是,个别教师还打骂学生,社会影响极坏。
  第三,心理处境堪忧。现在,不少教师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问题。有的自卑心态严重,害怕有朝一日下岗;有的热衷攀比,认为自己与进机关、做生意的同学比较,待遇差别太大,心理失衡;有的猜忌心很强,在评职、评优、提拔、晋级等方面的不顺心总爱迁怒于他人;有的虚荣心理明显;有的性格忧郁孤僻;有的心态逆反导致情绪失控。由于上述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矫正,不可避免地对教育工作带来负面影响。
  凡此种种,虽然不是教师队伍的主流,但也绝非局部现象。这些消极因素所带来的危害,应当引起社会各方的足够重视。我们必须找出问题存在的根源,切实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才能确保教师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确保素质教育的快速推进。
  
  二、有效的途径
  
  加强师德建设离不开传统道德教育的支持。在“以德治国”“以人为本”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改进和加强教师师德建设,应当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道德教育的遗产。儒家道德教育资源经现代转化,与现代社会生活合拍,已经为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学校教育所证明。我们虽然恢复了孔子、孟子应有的历史地位和学术地位,并且有不少高校在世界各地著名学府开设孔子学院,但为国人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中国传统道德资源仍然没有进入中小学教育。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当从中国国情和现实需要出发,进一步解放思想,采取适当方式予以补充。同时还要加强面向未来的道德伦理建设,诸如溶入科技伦理、环境伦理、国际理解教育等新的内容。
  完善的师德规范只有通过有效的途径才能内化为教师的师德意识,进而成为教师的师德行为。学校的师德建设是一个塑造人格的系统工程,在传统建设的基础上,必须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创造新经验,在内容上、方法上有新的突破和创新。
  1.注重自我形象的塑造。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通过教师内心的信念起作用,主要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一个师德高尚的教师必定是一个自觉完善师德修养的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在实践中,注重继续教育。把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放在首位,要定出相应的学习制度,保证时间,方式多样,系统学习《教育法》、《教师法》和新的《义务教育法》及胡锦涛同志的八荣八耻重要论述等内容。要取得学习的实效,通过学习、座谈,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观,忠诚事业,德居人前,利居人后,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书育人,坚定理想信念,强化献身精神。不少教师教育理论修养不足,现代教学方法掌握不多,因此必须要努力学习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教育规律;学习专业知识,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2.实施灵魂塑造。崇高的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往往与人文素养、学识深浅相关联。净化校园环境,营造高雅的校园文化氛围,调动教师学习和活动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分辨各种社会思潮,实施灵魂塑造工程是十分重要的。广大教师必须在教学科研活动中,生活中,文化娱乐活动中,在精神文明的创建中,在一点一滴中塑造自己的灵魂。使思想境界始终处于时代的前沿。应该看到,提高道德意识是抓好师德建设的一项具体工作,教师应每日三省其身,常看自己的不足,严于自律,不断追求政治上的进步,只有道德意识增强了,才能言谈举止大方,音容笑貌亲切,治学态度严谨,教育方法得当。才会自觉保护学生天性,一切为了学生,才能坐下来干正事,静下来思正理,专下来走正道。
  3.运用制度塑造。机制、制度、法制是对人进行制度塑造的三种主要形式,它们构成了一个系统,其中育人和用人是系统内的两个有机联系的阶段。教育行政部门及相关机构应当在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的基础上,科学完善用人制度,其核心是要注重人品、才能,真正做到任人为贤。同时更要注重细化,在“公开、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列出相应的考核指标,避免考核的随意性、盲目性和腐败性。用“无情”的制度实施“有情”的塑造,从而使教师的素质不断优化。同时辅之以必要的正面激励,大力弘扬先进人物的精神,使广大教师以他们为导向,以事业为重,顾大体,识大局,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把本职工作当作天职,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凡业绩。
  
  三、另面的思考
  
  在师德建设中,既要把握标高,同时也要务实。因为教师也是活生生的人,要注意对教师的师德要求不能造成教师的人格分裂,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几乎可以肯定让生活在同样一个社会环境中的教师的心理异常。没有哪个权威的专家,敢肯定地说,教师在道德情操上就必须高人一等,我们这个社会的物质保证,不可能也没有必要让教师高枕无忧地扮演道德卫士的角色。
  同样,师德建设也期盼着全社会的情感支持,因为长期的精神压力导致教师群体中的心理问题日渐突出,据统计,超过百分之六十的教师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 工作压力巨大,且重复繁琐、难以量化,使其身心长期处于压抑状态。有许多教师的成功大多都是以身体作为代价的!事实上,除了成天在校园里忙忙碌碌,他们哪有时间留给自己来做身体锻炼呢?
  心理学上认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是由三个系统支撑起来的:生理系统、心理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教师由于缺乏锻炼引发的生理问题,长时间沉重工作压力引发的心理问题,社会的过高要求,家庭、朋友、社会缺乏理解和有效沟通而导致的个人支持系统的不完善,这些都是教师这个职业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全社会都应关心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疾患,给教师舒解压力,不要等到灯枯油尽之时再来颂扬他们。同时,教师自身更要注重情商培护,预防心理挫折,从而强化本职业所必需的心理素质。
  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师德的培育离不开社会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古人云: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兼济天下”是一种理想状态,作为一个教师,确要“独善其身”。教师职业可能永远达不到职业排名的最前列,但一个优秀的人民教师,一定要在自己的内心深处把它排在最高位!
  师德建设需要教育工作者做的工作太多太多,我们只有放眼未来,注重眼前,脚踏实地地工作,以忠于教育事业,无私奉献为职业理想和人生追求,尽力成为“师德的表率,育人的模范,教学的专家”,才能携手共筑师德大厦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