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优化学校创新环境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作者:王彩霞 云常玲




  我校从2002年秋季开始进行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在课改实验中,我们根据课改目标,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列为教学重点之一予以研讨与实践。通过五年的实践我们体会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应建立在学生具有一定创新思维技能的基础之上,而创新思维技能的掌握又是建立在学生的创新兴趣和创新意识的基础之上。如果学生没有创新的兴趣和创新的意识,那么,学生就不会有意识地学习和掌握创新的技能,其创新精神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也是一句空话。因此,五年来,我校从以下层面进行了探尝,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明确创新概念,消除创新的神秘感
  
  一提到创新,不少人觉得很神秘,总认为那是专家、教授和科学家的事,跟自己无关。因此,不少人即使有过追求创新以成就事业的想法,却往往被这些“神秘”论而吓垮了;也有不少青少年曾萌动过创新的思想,但也是由于这种“神秘”论没敢让这一闪光的思想开花结果。所以,消除学生创新的神秘感,是促进学生主动、积极进行创新思维和活动的必要前提。于是,我们向学生印发了《发明创新并不神秘》的宣传单,并要求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宣讲:凡是别人没有想过的办法自己首先想到了,别人没有设计和制作出的东西自己首先设计和制出了,别人没说过的话自己说出了等等都是新思维的结果,而社会的进步都是由类似的创新思维和结果所推动的,并列举了一些具体的例子和展示实物予以证明,如“橡皮头铅笔的故事”、“自行车轮胎的发明”等等。这样,有效地消除了学生对创新的神秘感,为学生积极进行创新思维打下了良好的心理基础。
  二、精选创新内容,激发创新兴趣
  
  在课改实验初期,针对创新思维材料和内容紧缺的问题,我们广泛发动教师研究、搜集与此相关的内容,然后予以精选。精选的原则是:时代性,趣味性,开放性,可操作性,时效性。据此,我们选编了近百个创新思维趣事,如“浇花浇出的发明”、“怎样测出了河的宽度”、“有字的西瓜”等等,让学生在欣赏和笑声中产生了对创新思维的兴趣。
  
  三、教给学生创新方法,促进学生主动实践
  
  学生消除了创新思维的神秘感,有了创新思维的兴趣,那么,如何进行创新思维呢?因而指导学生明确并掌握一些基本的创新思维方法,对他们有意识地进行思维与实践显得很有必要。于是,我们向学生介绍了表述简捷而又易懂的“和田十二法”,并结合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思考:如,在太阳帽下安一个小电扇就组成了一种新产品,这采取的是“加一加”的办法;在西瓜上刻上“富”字或“福”字等字样,瓜长成熟上市对购买者有一种新奇感和自我心理安慰,从而吸引更多的人购买,这一新奇的做法采取的是联想法等等。这些创新思维的方法介绍给学生后,学生新奇的想法层出不穷,虽然有些想法初看起来“荒唐可笑”,但可以看出学生对创新思维既有了兴趣,也初步地在有意识地运用创新思维的方法去进行思考,为获得创新思维的成果打下了基础。
  
  四、开展创新活动,营造创新氛围
  
  活动,是学生展示自己才能,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的较好方式。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创新思维氛围,促进学生由无意识的创新思维转化为有意识的创新思维,除了各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创新思维的相关知识外,我校还成立了“创新思维俱乐部”,每周星期一至星期四下午分年级安排40分钟的活动时间由学生自愿参加,并且每月举行一次创新思维活动竞赛,如“语言创新赛”、“新点子竞赛”、“解决问题赛”、“设计创新赛”等等。“创新思维俱乐部”的成立及相关的趣味竞赛活动,吸引了大批学生不断加入了创新思维队伍的行列,创新思维活动在学校发展很快。
  
  五、注重创新评价,激发学生创新情感
  
  世界上任何一个人都不会因为别人对自己恰如其分的评价和表扬而反感的,小学生更是如此。因此,我校除了以年级、以学校为单位开展的创新活动注重了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外,还要求各科教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也随时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评价,并把学生的创新思维兴趣和能力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写入学生的进步档案。学期末,学校增设了“创新思维星”奖,以班级为单位评选,学校奖励。对学生的这种评价和奖励,学生不仅享受了创新的“成就”感,激发了其创新欲望,而且家长也很看重,不少家长赞赏道:孩子获得了“创新思维星”奖,其高兴劲真不亚于被评为“三好学生”。
  创新思维活动的研究与探尝有一个广阔的天地,创新思维无处不在、无处不有。通过五年的创新思维活动实践,我校师生均尝到了创新教育的甜头,也掀开了我校教育教学新的一页,形成了我校教育教学的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