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关于基础薄弱生初三数学复习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作者:费恩银




  随着数学内容的增多和研究的逐步深化,基础薄弱学生的知识断层越来越多,越学越吃力,导致成绩下降.因而,抓住初三总复习的契机,就如何夯实基础,激发兴趣,培养数学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有以下探讨。
  
   一、 “读、听、讲、写、用”,促进知识重新建构
  
  《数学课程标准(初中)》要求: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必须关注学生“学”的过程,重视学生学习中的“读、听、讲、写、用”等环节。同样针对基础薄弱的学生,更需在数学复习中“读、听、讲、写、用”。
  
  1.复习中的“读”。
   “读”是基本学习方式之一,是实现“学会”和“会学”的基本环节。“读”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1)读教材。教材是学生数学复习的基本材料,通过“读” 能更深刻地理解教材内容,达到系统理解和掌握教材、深化拓展有关知识的目的,对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促其进一步理解与反思。因此,初三复习需要通读教材,读出系统、读出全面、读出来龙去脉。使学生理解问题是怎样提出的,概念是如何形成的,结论是怎样探索;该结论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只有既会熟练的计算和逻辑推理,又能理解‘来龙去脉’的脉络,才真正理解了数学;才能自如地应用它。这些仅靠老师有限的复习时间讲解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应注重引导学生读教材,达到促进基础知识体系重新优化建构,链接原本断裂的知识链,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阅读课外读物。基础薄弱生一般对外界事物比较关心,但缺少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入的思考,教者可提供国内外和发生身边的大事,引导他们关注生活中的数学,捕捉身边的数学信息,教者有意选择或编制一些实际数学问题,使他们体会数学的价值,了解数学与身边发生的事情联系动态,更加理性地认识并接纳数学知识。
  (3)“读题”。随着数学知识的增多,题目内涵或外延越来越丰富,而基础薄弱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比较单一、孤立,难以找到解题的突破口。通过读题,读懂题目中外显和内隐的信息。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之间的关联性,拓展知识应用范围,为条件与结论之间“架桥铺路”奠定基础。
  
  2.数学复习中的“听”。
  “听”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环节,是学生系统学习知识的基本方法,也正是基础薄弱生学习方法的“薄弱”之处。“听”指听老师上课,听同学发言,也包括老师听学生的发言。
  (1) 听老师上课主要是听老师上课的思路,明确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的思维过程。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性的步骤,教者上课讲解更应细致一些,并留给他们再次内化和掌握的时间。
  (2) 听同学发言,同学间的思想交流更能引起共鸣。引导基础薄弱生学会借鉴其他同学的思路方法,加之老师适时的点拨和评价,有利于激发思考、澄清思维、引起反思。
  (3) 作为老师还要留出一部分时间“听”基础薄弱生对问题的理解、解题的方法和过程,对他们的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问诊把脉”,“对症下药”。
  
  3.数学学习中的“讲”。
  数学语言的表述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外显标志。基础薄弱学生由于概念、推理能力的欠缺,回答数学问题时经常会发生一些低级错误,因此可以通过学生讲“读”、“听”体会,讲自己存在的疑问,讲解题思路,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和原理。通过激励学生大胆地讲,暴露其思维和理解的偏差,有利于教师准确掌握反馈信息,也利于促进学生数学语言的丰富。
  
  4.数学复习中的“写”。
  复习时大量的信息汇集在一起,学生进行重新组合甄别、提炼呈现。这是一次系统性思考和微观处理的过程,是基础、技能及综合应用的再一次梳理,复习时间虽然紧迫,但对薄弱生来说,教者简单讲解,必须重视“写”的过程。“写”好基本的解题过程,能提高逻辑的严密性和计算的准确性,也是对薄弱生的检验。这是由“肤浅的理解”升华到“知识转化应用”的过程,能迸发思维的火花,给学生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在写的过程中进一步探究知识之间的因果关系,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创新力。
  
  5.数学复习中的“用”。
  教师要精选习题,有针对性地训练,特别是薄弱生“薄弱”之处,进行反复呈现,先简单后复杂,先单一后应用,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学会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通过“用”,了解学生对数学知识理解的深度和知识之间相互迁移的灵活性。 现代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能简单地由教师或其他人传授给学生,而只能由每个学生依据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建构。复习对于基础薄弱生是重新学习与探究知识的过程,还是需要体现“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的教育思想。
  
  二、分层设置目标,培养兴趣
  
  基础薄弱生数学能力的下降,环境因素及心理因素不容忽视,其中外部歧视会给基础薄弱生心理带来较大压力,加上数学学科难度大,导致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淡化,甚至自弃自卑。陶行知说过“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数学课程标准》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教师不要对学生过分苛刻,要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制定科学公正的评价机制,实现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充分尊重学生实际,做到不同的学生可以达到不同复习效果,课堂上,主要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跟进、共鸣、投入与发展,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要致力于“优等生”“吃得饱”,“薄弱生”“吃得了”,真正实现“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各得其所”。课堂应精选不同层次的问题,呈现给学生,基础问题的设置,以薄弱生为参考对象,进行设疑,展开讨论,归纳总结,达到应知应会,实现“大马拉大车,小马拉小车”的目的。同时,教师要经常同他们平等交谈,了解其思想上、学习上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敢问”、“会问”,激发其学习兴趣。家长应以积极态度对待基础薄弱生,多鼓励少指责,帮助他们弃掉沉重的思想包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
  
  三、暴露思维过程,注重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方法方面,教师要更加重视薄弱生上课听和讲能力的训练,鼓励他们融入小组交流活动,教者根据每个学生能力到达度,可以将知识与能力水平相近的学生分在一组,让该组每个同学都有发言和表现自我的机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自找对象,使更能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的分在一组;还可以根据课题的内容,将讨论的议题分成几个层次,分到不同层次的学生中去,使每个小组都能有能力实现探究的目标。老师应该走到学生中去,了解学生探究互动的情况,亲近薄弱生、参与他们探究、讨论,进行师生、生生的对话,了解他们知识体系中缺陷和思路的正误,暴露思维过程,并及时进行收集整理,作为下一步教学活动的素材,有针对地强化双基训练。对综合能力要求较高的问题,指导他们学会利用等价转换、类比、化归等数学思想,分析问题既要“由因导果”,也要“执果索因”,,适当增加直观教学,训练作图能力,培养想象力;揭示实际问题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培养“建模”能力。
  
  四、明确复习目标,强化预习
  
  杜郎口中学经验告诉我们:学生的预习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的自学。预习环节是学生通过自学或组内合作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通过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思想内涵的体验,形成自己的作品,形成自己的观点;只有充分的预习,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基础薄弱生受能力、心理等因素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相对要差一些,对问题的反应速度也慢一些。因此,要提高课堂学习过程中的数学能力,课前的预习至关重要。复习时,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基础薄弱生课前的预习,可以编制预习提纲,对抽象的概念、逻辑性较强的推理、空间想象能力及数形结合能力要求较高的内容,要求通过预习有一定的了解,便于听课时有的放矢,易于突破难点。认真预习,还可以改变心理状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参与。提高课堂复习的时效性。
  
   五、扬长补短,增加自信
  
  不少薄弱生虽然成绩偏低,但有其独到的一面,如有的学生对平面几何学习有兴趣,思维敏捷,但书写不规范,计算不准确,考分不高;而不少女生,书写整洁,计算细致准确,代数学得比较好,但几何学得比较差,技巧性不强;在应用能力方面,有的学生 “建模”能力偏差,但“解模”能力较强,我们教师要看到他们的长处,予以表扬,促其克服短处。教师要因材施教,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觉到这个环境是安全的、融洽的,可以敞开心扉进行平等的交流对话,讲错了,没有嘲讽与挖苦,能保住自尊;提问题,有人倾听与关注,能找到关爱;如不认同,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指责,能树立自信;当学习遇到困难时,会得到善意的帮助,当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祝贺,课堂成了学生展示才能和放飞心灵的天空。这必然有利于,增强自信心。
  
   六、强化个别辅导,促进全面提高
  
  课后辅导是是不可缺失的环节。基础薄弱生对信息容量小,知识单一,技巧要求较低的练习,他们能完成,但综合性稍强点问题就容易出错,因此教者应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辅导时要编制“套题”(知识性,技能性)、“类题”(基础类,综合类,方法类)、“变式题”(变条件,变结论,变思想,变方法),并对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详尽的剖析,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这有利于提高基础薄弱生的数学能力.同时,根据学生的讲题语言更能容易相互理解与接受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一对一”帮扶活动。
  除了关注基础薄弱生知识与技能的复习过程外,教者必须有足够的恒心、耐心与爱心,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帮助他们调整好心态,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保持稳定的情绪和积极昂扬的复习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