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学校仪式活动教育实效性思考

作者:匡帮玉




  从字源上考察,仪式一词本来就有示人规范之意:仪,度也,法度、准则;式,榜样、效法。专家分析“年轻人对传统节日缺乏认同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适合他们的活动载体”,即隆重的仪式活动。结合多年的育人工作实践,对仪式活动教育笔者做了如下的深入思考:
  
  (一)仪式活动教育必须定期举行,多次反复,让特定的精神文化成为一种习惯
  
  松下电器公司历来重视通过仪式文化对员工进行价值观的教育训练:每天早上八点钟,全体员工诵读松下精神,高唱公司歌曲。所有员工每隔一个月至少要进行十分钟的演讲,用以阐述对公司精神的理解及其承担的社会责任。
  由此得到的启示是:传承特定精神文化,没有仪式活动,精神文化就失去了载体,就像营养没有血液来传输;没有特定仪式的长期反复,就不会有精神文化的广泛认同和员工内化为组织文化有效传承的无意识前提。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我校坚持上下午课前齐呼班训,齐唱班歌,学生队会活动保留项目“宣誓仪式”,如期举行入队、入团仪式,告别红领巾奔向共青团仪式,传统佳节庆祝仪式等活动,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和传统精神文化传承之实效性均起到了不可替代、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传承精神文化,创新仪式活动内容和形式。让仪式活动教育与时俱进
  
  1、坚持“以生为本”,仪式活动“生活化”。学生困惑什么?迫切需要什么?最关心什么等是仪式活动必须关注的话题。如追星,举行一个“我心中的明星”交流会,采访身边的先进代表,再评评同学中哪些可以成为哪方面的明星。这样“我心中的明星”不是就活起来、近起来了吗?仪式教育具有德育的内在功能,它既面向整体、又关注个体,既注重连续性、又注重阶段性。这些特点,恰好符合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又适应了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为此,我校仪式教育活动的内容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各有侧重,设计了具有连续性的系列仪式活动,从而构成了学生成长的阶梯。
  只有坚持“以生为本”,仪式活动“生活化”,才能把学生注意力吸引过来,兴趣激情调动起来,让学生在主动的、主体的、实践体验中获得特定精神文化营养,茁壮成长。
  
  2、仪式活动要常办常新,与时俱进。为了避免仪式内容与全球化生活相违逆、在现实生活中使学生产生困惑甚至逆反,仪式活动中传统文化应当进行“创造性转换”,以适应现代性的要求。具体而言,值得继承与发扬的传统,必须与追求独立、自由、宽容与理性的现代人格不相违逆。否则,这样的传统便不值得践行,大可让它存活在历史文献里,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如烟往事。既要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精髓,又要以培养学生竞争观念、信息观念、效益观念等作为重点,以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新一代。
  为了避免学生思想“疲劳”,情感厌烦,在形式上力求新颖和多元:多采用观摩,采访,调查,文艺展示,网络信息技术,故事、讲演等生活化内容、艺术化形式等实践活动。
  故此,仪式之后,从传统文化土壤上生长起来的创新成果,才是真正的弘扬之力,才能真正增强育人的实效性。
  
  (三)仪式教育活动要注重学生全程参与,突出体验育人
  
  1、营造体验氛围。活动场景的精心选择、布置,活动语境的精心设计(主题词,宣传语,宣誓词,主题标志的张贴佩带),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活动气氛的浓烈(或庄重肃穆或高亢激越或舒缓动人),投入其情,融入其境,在仪式中人人强烈感受到特定精神文化的召唤。这种体验表明个体已进入自我价值观念的反思、探索、重构。
  
  2、学生主体、全程参与。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是受教育的对象,教育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参与程度。从仪式活动的筹备、场景的选择、布置到活动议程、设计、排练,学生主体、全程参与。才更能贴近学生生活,才能更好加深对仪式精神文化的认知,才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3、活动具有实践性。实践体验是育人的有效途径,实践活动是产生情感、理智体验的前提和土壤。情感的另一特点是实践性。所以情感教育要从实践开始。在实践中以行育情。
  培育下一代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继承和弘扬传统精神文化是所有中华儿女迫切的神圣使命,是需要大家都得付出艰辛努力的系统工程。呼吁大家都来思考、实践仪式活动教育的实效性,呼吁政府、社会各单位团体齐心协力办好传统佳节的仪式活动,为未成年人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惟此,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文化复兴的春天还会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