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作者:陈江华




  新理念下的语文教学过程不再是传统的师生之间的“接受”过程,而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经验的双边活动过程。这一过程,重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获取学习、思维、创造的方法和技能,获取相应的一定的基础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这个过程是教师事先对教学内容“引导”预设策略与即时课堂生成的统一,整个过程设计的优,直接关系到学生课堂中的即时创造,影响课堂生成效果。为此,加强语文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优化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即时调整,有利于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具有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
  
  一、优化导入过程,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古人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易于激起人的猜想,激发人的求知欲。同时因为“疑”才会促使人去解疑,使人进步;因为“疑”才会不耻下问,激起自主合作探疑,引起兴趣。因此,作为教师在上新课时加强对新课的引人设计,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生活经验,以及教材内容灵活设置适宜的问题情景。形成学生思考的悬念,以力求创设新、奇的心理氛围,引导学生对教师设置的疑点产生强烈的探究意向,激发起浓厚的探究学习兴趣,唤起高涨的学习激情,为进入新课创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良好的学习氛围。导人是起点,常言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优化导入过程,围绕学生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开端,有利于学生快速的进入自主学习的角色,易于激起学生思维的敏感性,为后来的学习打基础,也易增大学习效益。
  
  二、优化教师的“引导”过程、促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现代教学过程不是传统的“授受”过程,是教师“引导”学生思维的持续发展,持续递进的过程。对于语文教学,教师“引导”学习的过程包括“读、练、查、问”以及“导”(即学生的思维发展层层引导递进)等活动过程。即引领学生阅读,从读中领悟内容;引导学生练习,从练习中得以巩固和提高;引导学生查阅资料,为深入学习服务,达到自学能力的不断提高;设置简单问题,引出学生未知的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设好路,引导学生朝着既定教学目标层层递进。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多层面上的“引导”,易于激起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激情,更好地促使学生思维的持续发展。
  
  三、优化解疑过程,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有的教师认为只要引导学生通过多读,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知识,进入了探究的角色、形成了合作探究的氛围,放手让学生去完成就易于达到目标。教师就无所事了。但就其这一过程来讲,学生由于知识结构和知识基础的欠缺,要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点,准确的突破教学重难点,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也同样会出现疑难问题障碍学习的进程。固而,在这一过程还应优化探究过程中教师为学生解疑的过程,方可突破教学重、难点。
  这一环节主要是解决通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后存在的疑难。通过教师的再启发,引导集中解决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提出的疑难问题,对照课文内容,根据教材的重点、难点,抓住学生提出的有利于理解教材内容问题,组织学生再读,议练相结合。进行这一过程,教师必须把握方向,指导、点拨解决疑难问题方法和途径。通过师生双方的活动交流、反馈,达到理解教材,突破重、难点,全面掌握知识目标。并在此基础上最终小结教学内容,归纳掌握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体会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教与学的统一。
  
  四、优化练习,巩固知识、形成技能
  
  练习是学生巩固已学知识,形成的技能的过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练习内容的设计关系到是否能对学生已学知识的运用,促使学生对新学知识达到巩固,进而形成技能的重要保证。练习步骤,练习方法的优化、练习内容的适宜也是教师用来增强课堂气氛的有效途径。因此,优化练习,对于教学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首先练习内容的设计必须围绕所学的新知识步步递进的基本内容(练习题),而后方可设计有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练习,使学生都勤于动起来,并相互形成竞争的氛围,充分调动练习的兴趣。切不可将练习视为是部分学生的专利,要以调动每个学生的练习积极性为出发点,做到全员参与。再次,就是要抓好学生对练习题的处理,落实情况信息摄取,做到及时反馈,评价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为宜。因此,优化练习的过程应表现为练习内容的设计、学生练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对练习作业的处理几个方面。练习过程中只有这个方面均得以优化、方可形成全面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目的。
  总之,语文课堂教学过程其本身存在着一个起始、发展、高潮与回落的过程,这些过程始终贯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发展过程。任何一个环节都会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进程和掌握程度,教师必须高度重视优化设计每个过程,方可真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学生真正学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