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张扬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作者:宋培迅
一、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个性的张扬、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宽松的条件
学生个性受到压制,关键是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所导致。比如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唯教参、唯教材,推崇统一;教师“师道尊严”“唯我独尊”的陈旧思想;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权威”地位;学生对教师教学中知识正确性的“权威”认识等等,这一切压制着学生个性的发挥,抑制着个性的张扬。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环境,有利于解放学生的思想,活跃学生的思维,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让学生处于一种轻松愉快的心理状态,才有可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敢于大胆创造性地理解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以开启。得以发挥和培养。创建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学生才敢于说出自己所理解的,敢于提出自己的质疑,敢于询问同学和询问老师,形成不耻下问的精神,达到敢想、敢说、敢做,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易于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个性的张扬、创新精神的培养创造有利的人际条件和心理氛围。
二、联系学生个体的生活实际,激励学生探索创新
学生自身的知识基础、知识结构和生活经验是学生个性化地解决问题的基础。“千个读者就有千个哈姆雷特”,由于学生各自的经历和生存环境的不同,知识基础、知识结构的不同,每个学生的个性就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对同一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会存在诸多差异,形成对同一问题存在不同的看法和不同的理解。理解本身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同时学生的理解也是他生活实际的写照。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联系学生个体的生活实际,把教学与学生个体生活实际联结起来,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我们要学的知识,知识来源于生活。感受到学习的各种知识并非枯燥乏味,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科学,从而激发学生爱学习的情感。促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激励学生探究、创新,并充分发表自己的创造才能,大胆地展示自己个性,在这一过程中无疑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意识,达到了创新精神的培养。
三、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课堂教学要以教师创造性的“教”为主导,以学生探索性的“学”为主体,以“发展”为主线,教学要为主体学生提供观察、操作、实验以及独立思考等有效参与的机会。其中独立思考离不开想象,而想象思维是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观念、表象创造出来的新形象或新观念的思维活动,它可以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使学生可以运用直觉想象,触类旁通的想象,举一反三的想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自主探索,运用自己的经验和所获得的知识,尝试用多种方式,合理、灵活进行检验,最终找出最合理、最简单的方法,使学生的思维在个性特征上富有创造性地发挥。例如:笔者在教学“二次三项式的因式分解”时,学生通过学习总结得出: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法在实数范围内分解一般式ax2+bx+c=O的解为x1、x2,分解ax2+bx+c=a(x-x1)(x-x2),于是教者出了两道题,让学生首先按这种方法分解,然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已学的分解因式的方法,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大胆想象,看还能用什么方法进行分解。学生通过想象,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个体差异均利用了另一种不同的方法分解了出来。有的还用了几种方法分解。不同的学生用同一种方法分解的结果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但通过检验结果都正确。通过鼓励学生大胆的想象,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总之,学生个体对教学内容的“不同”理解也是课程资源。课堂是教师、学生互动交往的场所,每一堂课都是教师预设与学生个体生成的综合过程,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和捕捉学生在课堂上随机生成的资源,给学生搭建一个展示个性的平台,充分展示其个性特点,使每个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张扬,发挥个体潜能,定会培养出具有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有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