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历史课培养学生兴趣之我见
作者:严俊锋 毛建波 耿素娥
一、转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努力引导学生把获得知识不当成最终目标,而当成一种手段,使知识不变成静止的,僵死的学问,而是当作感受世界、认知世界的方法。培养学生智力、道德、情感和美感的真正发展,以调动其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一)让学生“想”学历史。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让不同时期的历史人物现身,窜讲历史上的汉武帝、康熙帝、毛泽东等人学史重史用史终成一代伟人的故事,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历史的问题;分析伊拉克、伊朗、朝鲜核危机等时事热点问题的历史渊源,说明历史在认识社会、判断社会问题方面的独特作用:引用秦始皇兵马俑、埃及金字塔等古今历史谜案,让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查资料释疑,让学生初尝历史的趣味性和探索学习历史的方法。架起历史与现实、与未来的桥梁,让学生愿学历史,想学历史。
(二)让学生“乐”学历史。
认知本身是一种最令人惊讶、诧异和感到神奇的过程,能激起学生高昂而持久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把历史与现实结合,历史与学生结合,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如在讲述七年级教材下册《明朝君权的加强》“靖难之役”爆发的原因时,让学生站在明太祖和建文帝的立场反思靖难之役问题的根源在哪里?在西汉历史上是否有过先例?同时让学生找一找历史上可以值得我们今天借鉴的事,让学生明白借古治今的道理。在讲述清“闭关锁国”的政策时,让学生联系当前我国对外开放的现实及取得的成就。畅谈自己的想法,达到借古话今的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热情,学生乐于参与,体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高涨。
(三)让学生“勤”学历史。
爱迪生曾说:“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他坚强的意志。”历史教材中,具备坚强意志的人物比比皆是:司马迁历十年艰辛受腐刑写成《史记》;苏武执汉节十九年不降;鉴真六次东渡到日本;郑和七下西洋;李时珍二十七年写成《本草纲目》……他们执著的追求,坚强的毅力,不朽的人生,给我们很多的启迪和鼓舞,可以帮助我们树立追求真理、献身科学和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在教学时,我们教育学生将这种追求和毅力运用到历史学习中,从而达到“有志者事竞成”的目的,让学生勤学历史。
二、运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
兴趣的源泉在于运用知识,在于体会到智慧能统帅事实和现象——让学生总想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寻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作为历史教师要实现学生这一需求,把课上得让学生感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的同时感到兴奋和激动,就必须通过特殊的工作方法实现这一愿望,即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方法,以德育人,以史育人。
(一)适时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诱发学生兴趣
一是导课创情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开课巧妙设置情景,创设悬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心理及时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就是一节课成功的开始。如上《三国鼎立》一课时,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马上将学生的思维带入气势磅礴、刀光剑影的三国纷争画面,为上好本节内容,理解本课教材埋下了良好的伏笔和创设活跃的课堂氛围。
二是课间置悬念。教学过程中,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适时设置的悬念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敢于提问、质疑,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可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师一问,生一问,互相讨论探究,可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在讲《伐无道,诛暴秦》之“楚汉战争”时,首先引导学生讨论“刘邦为什么能打败项羽建立汉朝”,再引导学生比较二者在秦之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认识楚汉战争与农民战争的区别。通过置疑,让学生初步掌握判断战争性质的方法,将知识传授和思想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不空洞说教。
(二)巧用历史图片、音乐加强直观教学,引发学生兴趣
历史是过去的现实,不可能重现,而历史教学过程中适时运用历史图片(教材插图、地图册、挂图、投影)、音乐等直观形象化的教学,更能引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增强记忆。在讲述《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一课时,通过展示地图《西域形势和张骞西域路线》,结合地图说明西域的地理概念,提出问题: “有谁知道张骞在出使西域的过程中都遇到哪些挫折?”并引出对张骞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进行评价,归纳出:成功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即:有胆、有识、有行、有恒。
而在教学过程中巧用音乐和历史片断,用情境渲染和再造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从情境体验中增强主体参与意识,激发学习兴趣。例如:从《开国大典》影片中掀开新中国宏伟的画卷;从《长征》剪影中领略革命之艰辛;在一曲深情的《春天的故事》中重温改革开放的历程……使学生从新的视角审视历史,在新奇中增强求知欲,这样对老师的教,学生的学都大有裨益。
(三)穿插历史故事,增强学生兴趣
许多学生对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各种历史事件背后的动人故事怀有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教师就应象在舞台上的演员,以极大的热情、优美感人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良好的态势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把历史事件讲得生动有趣,丰富多彩,使学生爱听、爱学历史。例如,讲述秦皇汉武时,用“荆柯刺秦”、“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的故事轻松一下;讲述唐宗宋祖的丰功伟绩时穿插二人成功背后的“玄武门之变”、“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等故事;讲述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时,用《射雕英雄传》的故事引入。让故事起到牵线搭桥的作用,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时在教学之余,我们组织学生开展演讲历史故事的活动,创设学习历史知识的氛围,既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也可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四)多鼓励多肯定学生,巩固学生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有较强的自尊心,但心理上还不成熟,学习过程中可能因一时的困难而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教学难度,让学生经常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追求中,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充满信心。课堂上,还可以用语言多鼓励学生,在学生回答问题后,不论是学生独立思考还是合作探究讨论后得出的答案,均应给予鼓励性和肯定性评价。内容合理的肯定其思考过程中的闪光点,存在问题的应委婉的指出其今后应努力的方向和注意的问题。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保持其长久的学习热情。
总之,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讲好一节让学生感兴趣的历史课,方法还有很多。教学是不断探索、不断学习、不断创新的过程,社会在变,学生在变,我们也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反省、不断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做到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