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期
细节:小学教育的精髓
作者:范会敏
一、细节:小学教育的切入点
教育是为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是大家所公认的。所以教育的第一基调就首先奠定在做人上。学会做人是每一个人、每一个学生的第一主题。而如何做人不是从一些宏大叙事中学会的,不是单靠讲一些思想和理念学会的,而是在每一个具体的细节中体会到的,特别是对于那些不是很成熟的小学生。因此,要让他们在细节中学会做人。分析罗恩?克拉克的55个教育细节,不难发现,每一个细节都是在教学生如何做人。最明显的是第49到第55,“用正面、积极和欣赏的态度生活”是一种积极人生观的体现;“不管情况怎样,永远保持诚实”是做人的一个重要品质。他把那些晦涩难懂的大道理变成了每一个具体的细节,让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更能透彻的知道该如何去做。
细节是小学教育的切入点,只有抓住细节教育才能落到实处;细节是小学教育的精髓,没有细节就没有小学教育。细节教育的目的是从小的方面规范小学生的品行,慢慢地培养起他们良好的符合社会生活所需要的性格及能力。要想教育不停留在口头上,就要像做日常事情一样,必须要寻找一个理想的突破口,找到了这个突破口,才可以由此向纵深开掘。从克拉克教育实践的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到,从细节入手,靠养成教育,日积月累,若干个教育的细节也就凝聚成为学生符合这些细节所要求的品德。无论是哪个学校、哪个班主任、哪个科任老师,都应注重这些教育细节,把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学生所要面对的社会生活是由无数个生活细节所构成的,“学校老师对学生进行细节的教育,则是为了日后他们走进社会后能够合流”。像克拉克在书中所介绍的“进出时,为别人扶好门”“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了你,尽管不是你的错,你也应该说‘对不起’”,诸如此类的细节,对于一般人来说,亦然已经是司空见惯,但抓住学生的行为和语言就会得到规范,他们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也自然就能成习惯。如果因为我们在教育中没有注意到这些细节,甚至不屑于去做这些注意细节的事,这也就失去了在启蒙阶段对学生进行细节教育的时机。
二、细节:小学教育内容的重点
教育是运用一些有效的行为和方法,让学习者在言语、行为、品德等方面不断地提升水平和层次。它不单单是依靠行政命令和口号来实现的,而是靠无数个教育的细节构成的,一个个细节就像是一个个教育的细胞,由它们组合成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也由这些教育内容的细节形成学生的符合教育目标要求的道德品行。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理解能力、抑制能力都比较差,单纯依靠文化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实践和体验。所以学生学习、生活方面的细节就成了教育内容的重点,尤其是刚入学的小学生。学生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社会交际,它要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方面的生活细节如何直接地反映小学生生活水平的一个侧面。类似于克拉克书中所介绍的“生活细节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在公共场所开会或者看电影时,不要说话,也不得和朋友打招呼;在家里接电话时,要对人家讲礼貌;与人说话时,要耐心地听人家把话说完,再发表自己的意见;向别人请教问题时,态度要诚恳,语言要得体;对待不认识的人,要以礼相待,不能做出一些不耐烦的行为……”。所有这些都是生活所必需的,在哪个方面做不到,就有可能在某个方面得不到好的评价,而做好了,这方面的好的细节积累得多了,学生的生活质量和社交水平自然会得到相应的提高。所有这些生活、学习的细节要求都是教育内容的一部分,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部分。
对小学生进行细节教育的常见方法是直观形象化的方法。案例则是进行直观形象教育的极佳方式。案例教育有两种情况:一是用同一题材的两种不同做法进行对比和评析,让学生从中区别和选择,受到形象化的教育;二是通过正反对比的方法,让学生从两种或多种不同的做法中明辨是非,把握正确的做法。例如:一个小朋友在公共汽车上主动地为老人、孕妇让座,在对方感谢时,能够很得体的应对;另一个小朋友一上车就旁若无人地抢位置,来了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却把眼睛转向窗外,只当没有看见。诸如此类的案例,事实上也不要去做多少分析,只要把它们呈现给学生,他们也就可以鉴别出这些生活细节的正误来了。这些案例对学生的教育是面对面的,也是容易取得实实在在的细节教育效果的。
三、细节: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折射点
细节是教育工作者的镜子,由细节可以折射出教育的效果。学生身上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动作、语言、体态等细节,实际就可以看出他们的老师是怎么教育和要求他们的。曾有一个少先队大队在进行演讲比赛时,组织者安排了一次答辩活动,在他们上台必须要经过的线路旁放了一把倒在地上的椅子和几个随意丢在地上废纸团,先上台的几个选手,视而不见,最后一个选手上台后不仅把椅子扶了起来,还把那几个纸团捡起来放到台边的垃圾桶里去。后来才知道这是答辩的第一道题,这位同学也因此得了比赛的第一名。这即是教育细节这面“镜子”照出了老师的教育。
细节教育不能和文化教育相提并论,一般不可能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在实际操作时还会出现众多的回潮现象,不是凭借几次说教就能奏效的。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就要有一种耐心,不能有急躁情绪要以小学生进校门的入学教育为起点抓起,从小孩子应该如何坐、怎么站、走路要采取什么样的姿势、回答问题要有哪些规矩、做作业要注意一些什么问题,持之以恒,教育一个细节就把这个细节做好。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和锻炼,像分配做值日生时,要把擦黑板、擦窗子、扫地、排位桌等等事情当作是自己的义务,严格地按照要求去做,加强责任感,还不能有什么怨言。老师要全程地跟踪,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做得好的要及时表扬,对没有做好的要努力帮助他们做好。不随意放过一个应该做好的细节,逐步地养成这些方面的好习惯。老师首先要提高自己为人师表的水平,如果不能对所有的学生一视同仁,就有可能使一些学生的细节水平的提高受到影响。克拉克的成功就在于他对他的所有学生负责,不让一个学生成为细节教育的“次品”。如果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同人交往的礼仪教育时,对那些平时表现比较好的学生手把手地教,而对那些平常表现不好,又不听老师话的学生不闻不问,这些学生在这方面的细节素养自然不会提高。
四、细节:小学教育评价的基点
细节是教育评价的尺度,通过观察细节可以看出学生适应生活的状况。曾经有一个从小就随父母去美国生活的小孩回国内探亲,一次和国内的亲戚到麦当劳去用餐,结束后,中国小孩则起身离开,回头见那美国小孩却很认真地把吃饭丢在桌上的东西一点点地收起来,放到垃圾桶里。中国的小孩对他说:“你干什么?这本来是应该由饭店服务员来收拾的!”而那个美国小孩则说:“是因为我们来吃饭才把这里弄成这样子的,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用教育细节这种评价标准,则可以看到两者之间品行的差距、对生活认识的差距。同样,在学习、生活的细节中去发现学生的优点与缺点,用观察到的细节来评价学生,让学生在细节中成长。
因此,把对学生的细节教育放到一定的位置上来认真对待,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教育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首要的是要对小学生进行理性教育,让他们从大量的生活事件当中认识到什么样的生活细节是人们所欢迎的,什么样的生活是社会所不容的,我们应该如何自觉地学习那些好的生活细节,摒弃那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方式。还可以通过生活细节对学生进行教育,像模拟一些社会成员或家人,利用他们的具体言行,对学生现身说法;还可以发动学生自己联系生活实际进行体会,从而明确要学习的对象;结合学生的具体言语和行为进行深入的分析。这些方法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启发,以激起学生努力学习、自觉地注意这些生活细节,形成良好的个人生活素养。以细节为评价的基点,让学生在细节中形成好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