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教育学生是要用心去做的

作者:赵芳艳




  满怀着对孩子的喜爱我走进了幼儿园,算算在这片土地上已耕耘了六七个年头。从做普通教师到做班主任,成为优秀班主任,我经历多,体会也多。但感受最深的是做好幼儿班主任,特别要用心去做。
  
  爱心让孩子当我是妈妈
  
  幼儿教育不像其它教育,每天都是大量平凡琐碎的工作,孩子尿裤了,要给它洗换干净;孩子哭了,要哄他开心;孩子吃饭坐着不动,要给他喂饭,这些简单的事很多人看来微不足道。是啊!正是这些细小的事让我明白了班上的每一个孩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需要以母亲的身份,博大的胸怀去关爱每一个孩子。
  洋洋是一个留守幼儿,父亲是外地人,母亲为生活所迫到外地打工,常年由奶奶带着,孩子性格孤僻,胆小,不善言语。每次孩子入园总是要哭一会。奶奶说:“孩子可怜,想妈妈都快想病了。”奶奶心疼的语气,孩子渴求母爱的眼神,像针扎我。我没别的办法,只能每天注意多和洋洋亲近、微笑、轻扶、拥抱,给他以慈母般的温情。一次午睡,洋洋躲在被窝里又偷偷哭泣,看见孩子的样子真教人心疼,于是我抱起他安慰道:“洋洋乖,别哭了,我送一件礼物给你好吗?”我把早已准备好的妈妈的照片递给洋洋,还给他纸和笔画起了妈妈,就这样,洋洋停止了哭声,画着画着,倒在我怀里睡着了。从那以后,孩子愿意和我说话,愿意靠近我,依恋我,我经常主动和孩子嬉戏,玩耍,让他学会交朋友,慢慢的,孩子放下了思念,还时不时的叫我妈妈呢!爱心,让孩子们当我是妈妈。
  
  细心让孩子当我是朋友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独身子女在家庭受到过度保护、包办代替,使孩子到了该长大的年龄却总是让人觉得他长不大,溺爱使他们的行为能力退化了。特别是初入园的孩子,家长生怕孩子在园饿着了,冻着了,家长放心不下。
  记得有一次,我带着孩子们做游戏,一个孩子站在我身后不小心被给拌倒了,我迅速扶起孩子关心的说“对不起,摔疼了吗?让我看看!”孩子摇着头高兴的跑开向别的孩子说“老师,跟我说对不起呢!”也许,正是一声“对不起”拉进了我和孩子们的距离,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觉得老师和自己是平等的。老师对孩子体贴入微,细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多和孩子交流,以孩子般的心态和孩子交往,自然会赢得孩子的信任,孩子们也会主动的亲近老师,也就喜欢和老师说悄悄话,告诉所想的,说他想说的,也懂得关心体贴他人。正是老师的这种行为,潜移默化的感染着孩子,用自己的爱和自己的行为感染着他们。
  
  耐心让孩子健康成长
  
  我的班上有个叫玲玲的小女孩儿,生长在“四二一”家庭,家庭环境优越,大人都围着孩子转,在幼儿园过半日制,中午就接回家了。玲玲体质差经常感冒,还有个坏习惯,挑食,嘴里衔着饭,只是嚼而不吞,入园后一直没有改变,家长既着急又没办法。于是,我主动和家长交流,让家长明白孩子就向一只小鸟,长大以后总要学会自己飞,家长应该让孩子勇敢的去飞翔,而不是怕飞不高和摔跤。我劝说家长坚持孩子全日制入园学习生活.家长答应了。为了改善孩子的饮食习惯,每次进餐都让玲玲站在老师身边,孩子不吃,老师就一勺一勺喂她吃。孩子挑食,就给她讲蔬菜的营养价值,鼓励她和身边的小朋友比赛吃饭,还发给她小红花以鼓励。每次游戏活动后,老师坚持给孩子隔好毛巾,不让她回汗,着凉。就这样,一段时间下来,玲玲脸上红润了,饮食习惯大有改善,身体也结实起来了。
  五一长假,玲玲在家里过了一段时间,节后上幼儿园又和从前一样,大家很着急,建议家长中午别接孩子回家吃午饭,并花了近一个月的时间,玲玲才又转过弯来,吃饭比以前多了,吃东西也多样化了,硬一点的东西也能吃。玲玲彻底的改变了原来不好的习惯,能和园里的其他孩子一样,坚持正常的幼儿园学习生活了。孩子的进步,使家长从心底对幼儿园的工作感到佩服,家长在留言册上写道:“我女儿玲玲从小没奶吃,家里人变着花样逗她吃,天天赶着喂,养成了不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培养了她的好生活习惯,还学会了和学生交往。我们太感谢幼儿园的老师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