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我用智慧爱学生

作者:张建东




  我们知道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前提,更是一名教师应具有的师德核心内容,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教师就必须要有良好的师德。陶行知先生曾说:“爱是一种伟大的力量,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的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爱的教育”。
  但是现实中,由于许多教师思想中存在着“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的观念,因此淡化了爱生意识,使师生关系出现了一种不平等现象,即教师成了施爱者,学生成了被动的施爱对象,从而失去了学生的主动性。这种没有智慧的爱的教育并没有达到“以爱育爱”的目的。教师对学生的爱虽是外部因素,但它能激起学生积极的情感,从而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这就要求教师重视对学生进行爱生活、爱学习、爱他人的教育,要求教师树立“以学生为本”,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全新教育理念,建立和谐平等的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职责,更要懂得如何做才是真爱学生。
  爱,要用正确的教育方法,它甚至是一种智慧和艺术。
  对学生的教育工作说到底是一个爱的工作。但仅仅停留在爱上是不够的,爱要在心理上与学生相容,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这种修养是师德的“调节器”和“控制阀”,是教师必备的心理品质,教师要循循善诱,不能操之过急。
  记得有一次我上一节优质课,上课的预备铃已经打响,同学们都已经各就各位,做好了上课的准备,听课的老师也都进到教室。这时我看见班级里经常迟到的一个男同学慌慌张张地跑过来,手里还端着没吃完的早点,没喊报告就往教室里冲。匆忙问第一张课桌被他一带,咣的一声倒在地上,同学们吓了一跳,大家的目光都怯怯地投到我的身上,看我怎样批评这个同学,而我并没有责怪他,而是快步上前,一边把桌子扶起来,还一边询问这个男同学是否被砸着了。我的举动使迟到的学生低下头,脸也红了,其他同学也随着松了一口气。
  这是一件小事,可是如果没有对孩子的爱,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在心理上宽容学生,就是对学生的爱,试想教师没有这样的师德修养,训斥学生,批评他做事鲁莽,损坏公共财物,很可能导致学生与老师情绪的对立,从何去谈教育的成功呢?
  在我的教育生活中还曾发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小测验后发了试卷,我让学生重看一遍试卷并改正错误,然后站在了一个英语一直较差学生的身后,问了一句:“这份试卷做的怎么样?”他没吭声,我看了一处错误,用手指了一下说:“看,情态动词又用错了!”谁知他突然哭叫:“全错光了算啦!”说完,把试卷揉成一团往桌子上一扔,转身跑出了教室。我愣住了,大家也愣住了,谁也没有想到会发生这样的事。大家都以为我会大发雷霆,把他找回来,狠狠地批评一顿。当时我也很意外,但马上就镇定下来,我估计我说话的语气可能给他造成了挨批的感觉。我把他的试卷展平放好,并仔细看了他的错误,用红笔在旁边改正过来并举例说明,放回到他座位上。我让同学到操场上找他去吃饭,根本没再提他耍情绪、发脾气的事。他毕竟是一个孩子,胆怯了,偷偷地看着我,我没有说话,只是轻轻地拍了拍了他的肩膀,说:“情态动词是很难掌握。”说完到办公室里去了,我想让我的离开给他留下一个心理空间。后来,同学告诉我,他把标注的错误的地方又自觉重做了一遍,情绪很平和了。这个同学后来还主动问我问题,我也注意保护他敏感的自尊心,说话用商量和讨论的语气,避免用议论和结论式口吻。
  爱要做到心理相容,还要理解学生,理解也是一种师爱。在有的教师眼里,对后进生常常是不屑一顾的,然而,后进生的坚强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没有的。他们明知听不懂教师讲课的内容,却天天要坚持听;他们面对考试,明知要失败,但是屡败屡考。如果教师对他们给予深深的理解,就会发现他们值得你爱,你才会发自内心地去爱他们。
  我们班原来有一位同学,由于从前的基础差,上听说课总是不敢开口,一开口就口吃重复,同学们也因此嘲笑他,每次到他回答问题时,他都很紧张,急得他面红耳赤,就是这样,他仍结结巴巴的说着,也不放弃,这样同学们就往往发出一阵骚动。后来,我想出了一个办法,每轮到他回答问题时,我就挑一道简单的题问他,简单的yes or No的,他很顺利地就过关了。再后来,我怕同学们发现这个秘密讥笑他,我就事先告诉他我要问他什么问题,先练好。一段时间后,他变了,自信了,声音大了,声音流畅,回答准确,同学们也惊讶他的进步,都很佩服他,谁也不笑话他了。
  教师的责任不仅仅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还要教育学生成人成才。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抽象的一个字,而是一种具体的教育过程,是要懂点心理学教育学原理,用智慧来主宰,用艺术去经营,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理解、宽容、原谅、赏识、信任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相容,只有这样,师生关系才能体现平等和尊重,才能体现出我们人民教师优秀的师德,那么教育的效果也就会象我们所希望的那样:“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