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谈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

作者:杨 虹




  过去数学课上知识的呈现过于抽象,缺乏现实情境的依托,数学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往往不够。课改以后,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则非常注重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出发,提出数学问题,进行探究活动。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知识的现实背景,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使原来枯燥的、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对于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是有帮助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为了创设情境可谓是“冥思苦想”、“绞尽脑汁”,好像数学课脱离了生活情境就脱离了学生的认知,就不是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课。有时教师们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在数学课堂的动态生成中并没有达到预设的效果,甚至适得其反影响了课堂教学。因此,课堂教学中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有待我们认真思考研究。现举出数学情景二三例与大家交流探讨。
  
  一、谈话情境应体现数学课程的学科性
  
  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才会寻找并依赖生活原型理解数学知识,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在熟悉的、带有现实事件的环境下,学生更容易将自己的情感移入所感知对象之中。但是实现课堂教学多元目标的过程中,情境的创设必须凸显数学课程的学科性。
  案例:《年、月、日》(人教版第6册)
  课件展示的是“申奥”的画面。
  创设谈话情境。(师引导学生如何发现“四年一闰”的规律。)
  师:请拿出你们准备的年历卡片,找出平年和闰年的年份,填在表格里,闰年的年份用红笔圈着。
  师:请同学们观察表格里排列的平年和闰年,看看有什么规律?
  生:我发现闰年的年份都是开奥运会的年份。
  师:你对奥运会知道些什么?你想为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
  此时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发言,课堂气氛非常热烈。花了六、七分钟,任凭教师再如何引导,学生还沉浸在对北京奥运的憧憬和遐想空间中迟迟“走”不出来,而忘了此时课堂上要研究的问题是“四年一闰”的时间周期规律。
  课后交流时,听课者提出该课教师能以现实情境作依托,利用学生生成的资源来探究数学问题固然必要也很及时,但这时教师应抓住学生提出来的问题“生:我发现闰年的年份都是开奥运会的年份。”可以接着用“奥运会每几年一届”的提问,启发学生认识:“每四年一闰”,而不必以“师:你对奥运会知道些什么?你想为北京奥运会做些什么?”去引申问题以至把课堂引向去了解有关奥运会的知识。因为这是数学课。
  
  二、 画面情境应体现创设内容的贴切性
  
  以情趣导入教学内容,能吸引不少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感兴趣的情境中发现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并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探究和学习,这样便于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意识。但创设内容如果缺乏贴切性,那么一些看似热闹非凡却又缺乏数学内涵的现实情境往往会淡化数学本身的内在魅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
  案例:《笔算乘法——两位数乘两位数》(人教版第6册)
  创设画面情境。(师导入新课。把学生带入“知识宝库”)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这位好朋友教给我们许多的知识,大家想认识他吗?
  生:(异口同声)想……
  师:请大家看大屏幕,看!他来了。
  生:(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有好几位同学站了起来,踮起了脚尖,睁大了眼睛,期待“好朋友”的到来,想知道这个神奇的朋友到底长得什么样?)
  老师打开屏幕,展示在同学们面前的就是一本很普通的书,书面上写着“知识宝库”四个大字。学生看了以后一脸茫然,不知老师说的“他”到底指的是谁?
  当学生所感兴趣的情境画面与学生所感知的生活背景相差甚远时,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进度就会减缓。笔者认为,作为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生活中的素材,找准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环境有机的切入点。在教学中,除了抓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及情感体验。因此,创设情境的内容应具有贴切性,使学生主动参与观察、实验、猜想等数学活动,不能以生硬的画面来代替生动的数学情境,这样并不便于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以促成学生对问题的研究。
  
  三、游戏情境应体现活动设计的实效性
  
  新课程要求改变学生以被动接受、单纯记忆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出学习过程能更多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力求根据知识的特点、学生的年龄特征营造一种和谐、宽松、自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数学活动,但活动设计如果缺乏实效性不仅可能会干扰课堂,反而会导致课堂效率的低下。
  案例:《求平均数》(人教版第5册)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感知“平均数的产生”)
  生:(看一组学校素质展示的画面)(注:3分钟)
  师:这学期,学校非常重视同学们的个性特长的发展,成立了许多的兴趣小组,今天这节课我想请我们班乒乓球队的同学上台来展示他们的球技。(注:1分钟)
  在教室里选定场地。生分成A组和B组,每组三人,比赛时间为10秒钟。看哪一队球技水平高?(注:2分钟)
  请6人做裁判,统计掂球个数。生开始比赛。A组掂了27个,B组掂了23个。(注:3分钟)
  师要求加入B组,也掂球10秒钟。B组现在的的成绩是32个。(注:1分钟)
  师宣布B组获胜。请同学们对B组表示祝贺。
  生:(B组的同学鼓掌。)A组有学生大声喊:“这样比赛不公平”!
  师:大家有没有办法比较出哪个队掂球水平高一些?
  板书:平均数。(注:3分钟)
  游戏导入新课确实会使学生着迷。但片面强调主体,就会降低上课的效率,这样导课情境花费了13分钟,学生在对活动规则、方法评判及统计数据上“纠缠不休”,而忽视了本节课对于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及体会平均数在现实生活中实际意义的理解。笔者认为此举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课堂教学中的40分钟是非常宝贵的。因此在数学活动方式的选择上不必单纯追求“时尚”与形式,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认知特点以及学生发展需要而定。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应尽快地让学生实现从生活原型到数学知识的建构,掌握和理解学习方法。因此,创设具有实效性的数学活动情境是非常关键的。
  在学生成为主体,师生关系相互平等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精心设计、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使情境成为知识的载体,为数学本质服务,依据数学知识的线索,尊重教与学的规律,努力创设具有学科性、贴切性、实效性的数学情境。这样,才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才是数学情景教学的应有之意。
  栏目编辑王祖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