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弱化工具理性 强化精神营养
作者:彭志祥
一、精神营养——儿童文学作品的价值追求
儿童文学以儿童为本位,贴近儿童的生活和心理,表达儿童的情感和愿望,关注儿童心灵世界,具有儿童乐于体验,能够接受的审美情趣,呈现出其他文学作品所不具有的“清晰、明确、温和、美丽”(托尔斯泰)。所以儿童文学作品阅读培育着学生的品性,涵养着孩子的情趣,丰富着孩子的情感,使孩子具有自由的想象力,在想象中释放潜藏的能量和愿望;使孩子具有敏锐的感受力,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使孩子具有丰富的情感力,内心柔软、细腻而丰富。孩子在求真、向善、尚美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从这个意义上说儿童文学守护着儿童的精神成长,这是儿童文学作品最重要的价值,也是儿童文学作品教学最重要的价值取向。
二、工具理性——儿童文学价值消解的根源
为了解决语文教学费时多、效率低的问题,语文教育界提出了“强化语言训练”的观点,这一思想到20世纪
90年代初发展到了极致。强调语文的工具性无可厚非,但是这种倾向在随后的语文教学中被极端化,就出现片面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语文能力训练序列化的做法,这是强烈的工具理性倾向。尽管本世纪初的课程改革后这种倾向被遏制,但是工具理性的惯性依然巨大。
在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中,这种惯性首先表现为忽视文学文本的审美特质。工具理性使得教师面对儿童文学作品时眼里只有课文,而没有文学文本,这就好比把一棵生气盎然的玫瑰化连根拔起,研究土壤、根系、花的颜色,而独独不能欣赏它的美。其实,审美、文化和语言作为文学文本的特质,他们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的,审美是文学的主要特质,离开了审美,作品只有实用价值。
其次,这种惯性表现为对文学接受本质的忽视,具体表现为注重对文本进行肢解和结构理性分析,忽视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在文学作品的阅读中情感贯穿于整个阅读活动,读者与作品中的人物之间会产生思想与情感的共鸣,情感得到升华与净化,从而获得审美愉悦。这是文学阅读与一般语言文字阅读的区别。
正因为工具理性忽视文学文本的特质和文学接受的本质,所以儿童文学作品对儿童精神成长的巨大作用被不同程度地消解:教师在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中满足于对文章的共性把握以及概念的揭示,学生的学习常常处于笼统的理解、泛泛而论的状态,止于主题思想、人物精神条条的记忆背诵,文学文本的阅读枯燥乏味,无血肉,无情感,无想象,亦无深度的体验。
三、审美视角——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基点
儿童文学的本质是供儿童审美的文学,因此,教学儿童文学作品时应该具有审美的视角,只有把审美视角作为儿童文学作品教学的基点,才能彻底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审美情趣方面的人文素养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而不仅仅把语文能力的发展作为唯一的价值取向;不能眼里只有课文,而看不到它的审美特质,要把审美性阅读作为主旋律;语言实践要以审美为魂,与文学审美的过程相融。
1. 把握语文素养的根本。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在具体的解释中,语文素养被定义为“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与“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如果说前一个层次强调的是语文能力,那么后一个层次强调的是在此基础上的品德和审美方面的人文素养,而这种人文素养就是学生精神成长的核心因素,它绝对不是前者的配角,更不是可有可无的,也是语文素养的根本。有了这样的认识,当我们面对小语教材中的儿童文学文本时,我们的价值取向就不会产生偏差,就不会陷入工具理性的“泥潭”。
2. 注重审美性的阅读。
毕加索说,每一个儿童都是艺术家。审美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文学给人最大的美感是情感,即动人以情,给人以美的享受。因此文学文本的阅读应该是审美性的阅读,即阅读过程中读者因文本而产生情意和感受,是很个人化的,讲质性的。
注重审美性的阅读就要改变线性的逻辑分析,改变形式上的文章解剖,加强形象感染和情感熏陶,让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就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想象,通过想象感受形象,产生移情,走进文本中人物的心灵世界,形成思想与情感的共鸣;就要引导学生寻找文学文本的言外之意(意蕴),而不能停留于字面之意,因为意蕴能激发读者的想象;就要尊重孩子“懵懵懂懂”的感知状态,给他们形象和细节,使他们有欣赏的过程,而不要急于告诉孩子结论,不要追求理性的思辩;就要从追求共性转向追求个性,因为阅读视野的差异必然会带来理解的个性化……惟有如此,才能发挥儿童文学作品应有的价值。
3. 追求语言与情感的共生。
强调审美性阅读并不是工具性的淡化,更不是工具性的淡出,而是让语言实践以审美为魂,与文学审美的过程相融,让学生在融进情感体验的语文活动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其实,从儿童语言发展的规律看,情感与语言是同构共生的,学生语言能力的成长依赖于学生情感的体验,在文本阅读中经历酣畅的情感体验的同时才会获得语言的发展。所以儿童文学作品阅读中强调审美情感并不是挤兑语言的发展,反而是在促进语言的发展,是在实现审美能力培养和语言发展的双赢,而一旦脱离或淡化审美,典范的、优美语言就很难真正植根于学生心中,关键是要找准二者在文本中的结合点,这种结合点往往在文本的空白处和矛盾冲突处。
儿童文学文本的教学,不仅需要摆脱工具理性的束缚,还要避免成人倾向,坚持儿童的立场,否则守护儿童的精神成长将成为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