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探访家乡的陶器文化找寻被遗忘的民间艺术

作者:李 涛




  艺术源自于人类的生活,又反过来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在漫漫的历史文化的长河中,陶瓷艺术遗存丰富多彩,陶瓷因时代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风貌。在中国辽阔的大地上,有众多的窑口和庞杂的窑系,而这些窑系之间,常常错综复杂、交叉渗透、遥相呼应。
  新石器时期,长江流域的陶艺以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和河姆渡文化遗址的陶器为代表。长江中游地区的新石器文化,因首先发现于湖北京山屈家岭遗址而得名。年代约距今?5000多年至4600年。分布地区以江汉平原为中心,东起大别山南麓,西至三峡。东到武汉一带,北达豫西南,南抵洞庭湖区并局部深入到湘西沅水中下游。
  湖北民间日用陶器在陶艺界可谓是赞不绝口,享有盛名,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浓厚的民间特色。追溯其文明源头,是新石器时期的京山屈家岭文化、天门石家河文化。早在1958年湖北省京山县屈家岭出土的彩陶花纹残片,1955年在天门县石家河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彩陶纺轮,可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的屈家岭文化的代表作。  而民间陶器的历史有据可查也有数百年历史,近代湖北民间就形成了三大产陶区和窑场,以汉川市系马口窑、麻城蔡家山窑、蕲春管家窑为代表,她们都有着独特的成型和烧制技艺,虽经数百年但窑火不断,延续至今。  湖北省汉川市位于富饶的江汉平原,地处汉水之滨,刁汉湖畔。在地方志的记载中,历史上的汉川陶器业分布在其制陶名镇——系马口镇(现为马口镇)一带建窑。
  据明《汉阳府志》记载:“系马口”因三国时期蜀将关羽曾路经此地系马小憩而得名,至今大约1700余年,当年还有系马时用过的马桩、马槽和马厩。马口镇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底蕴深厚。它东邻武汉,北依汉水,地形独特,山青水秀,风光绮丽。小丘、山岗林立,湖泊星罗棋布,带汉江而引荆夏,拔三山而瞰五湖,夏观荷花之纯秀,冬领雪岭之苍芒。而挺拔的龙霓山,郁绿的梅子洞、清澈的白石湖更是美不胜收。清代邑人曾用“渺渺群山一水围,孤舟尽目冷清晖”来赞她。
  系马口陶器生产有着悠久的历史,自明代隆庆初年(1567-1573),至今已有500余年。系马口镇周围的许多村名如今仍带有一个“窑”字,即是这一带村民烧制陶器的历史见证。马口陶器生产能延续至今,久盛不衰,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这里有得天独厚的泥土资源。马口虽属江汉平原,但其以南大片地区都是山地丘陵,黄土资源可谓是取之不尽,当地出产一种含有丰富钾、钠、钙、铝硅酸盐的泥土,特别是附近的英山、猫子山的窑子泥、糍泥、黄腊泥、胶壳泥,质地细腻不含沙粒,各局特色,适宜制作不同用途的陶器,并且烧制出来的陶器,坚固耐用,不怕酸碱,用以贮存食物,不腐、不烂、不变味、腌泡蔬菜三年不坏,既可盛放食品,又可作观赏物。因此,远在千里的四川榨菜要专用马口陶坛腌制。由于马口陶器耐水耐酸,工业上也有用处。1921年,日本和德国的外商就专门来定,购过大批药水坛。解放后,马口成了国家化工硫酸缸的生产基地。1981年曾荣获湖北省轻工系统造型设计奖,在1982年北京工艺美术品展销会上曾被抢购一空。
  总的来讲,马口的陶文化仍然属于屈家岭陶艺文化的一个部分,主要生产以灰釉高温陶器刻划花“八仙坛”为代表的民用陶器。解放初期在汉川马口铜水湖边发掘了一个宋代建的旧窑址,从中发现作陶器的工具并有所记载,旁证马口建窑也有700余年的历史;据《汉川图记证实》记载:“其器较他处为坚。其法得自前明隆庆年间有应山县老人来镇授之……历今五百余年,工日益精”。
  2005年12月17日上午在汉川的垌冢镇兴隆村刘家岭又新发掘出了一处新石器时代环壕聚落遗址,南北长约200米,东西宽约130米,专家称其为5000年前一制陶人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李桃元称:“该遗址为屈家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距今约5000年,是江汉平原北侧、环大洪山地区考古的又一重要发现,将为研究江汉平原文明的起源提供重要依据。”
  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与实践,在马口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能工巧匠,他们用铁皮自制成胡须刀、画笔刀、宽扁刀、牙子刀等刻画刀具10余种。马口陶艺人并无画稿,擅长信手挥刀,操作自如,寥寥数笔,在坛面上飞快刮刻出花卉人物,刀法老练、线条流畅,简洁概括、虚实相生,神形各异,神态浪漫,意到刀不到,足以看出匠人们把握大场面和经营画面的能力。代表作有《八仙坛》、《十八学士坛》、《空雕双层龙坛》等。
  湖北汉川马口窑以生产各类坛子著称,故又称“坛子窑”。其坛类久负盛名,造型朴实大方,肩部线条转折明确,体形挺拔简捷,题材以人物、动物见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就陈设着10多件这类坛罐。其礼坛、八仙坛上的人物造型,又多与汉砖上人物造型相类似,构图上采取平视体,人物情节作平面展开,前景不挡后景加强人物动态神情,通过刻花剔地手法,更具汉画风韵。特别是汉川马口早年生产的礼坛上的“出巡图”,表现民间玩龙灯,仪伏队伍的壮观画卷,人物多达70余人,拿着各式道具,情节安排有戏剧性,是一幅别开生面的风俗画。礼坛上为什么花大气力进行装饰,其中必有考究。
  在江汉平原称未出嫁的姑娘叫“坛子”,意思是女儿定亲,出嫁前女婿要送给老丈人几坛上好谷酒作聘礼(戏称女儿可以换酒喝).女方陪嫁的食品也往往以各类坛子装盛,“坛子”因此成了女儿的代称。而这种花礼坛也俗称为“京坛”,为当地婚礼的必备物,就是娘家送给女儿的陪嫁的,内装花生、桂元之类的果品,祝愿早生贵子,所以礼坛上的装饰花纹都非常讲究,有的刻上盛唐时代的十三学士打马游街,八仙庆寿借以祝愿家族兴旺,学而优则仕,有的陶器上周身刻以寿字,上下装饰以回纹和莲花纹,美观而别致。
  令人十分惋惜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后,由于我国各方面的变革与现代化进程,人的生存状态和经济结构的极大改变,陶器大部分退出了人们的生活,人们曾经十分熟悉的、习以为常的,无论是婚丧嫁取还是逢年过节,都出现在人们生活中的陶器,逐步被毫无生气的廉价塑料制品——千篇一律的、无生命、无个性、无美感的用品所替代。加之陶器产值低,不愿作过多的加工,刻花手工陶器逐渐减省,翻模成型批量生产者多,以致这些陶器产品滞销,使这些窑场纷纷倒闭,仅剩无几的也都处在濒临破产、消亡之中,同时艺人散失,技艺失传。
  据老人们介绍:在过去马口的农家,家家户户多多少少都有几样坛坛 罐罐,比如腌菜用的陶坛、贮酒用的陶壶,还有陶的油罐、茶壶、筷笼等。长期以来,这些东西都被主人丢在墙旮旯里,脏污不堪;但时至今日,随着收藏市场的发育,近几年来,民间陶器的价值日渐显露出来,它们已成收藏的热门之一和收藏者的新爱。像马口传统的“八仙坛”,甚至被当代陶艺家惊呼为大师的作品,其实现在马口农家所有的坛坛罐罐一般烧制年代很近,并不具备文物价值,但作为民间工艺品,这些坛坛罐罐还是颇有收藏价值。在武汉市汉口香港路文物市场、武昌徐东路收藏市场里转上一圈,就不时可以见到一件一件来自马口周边农村搜购上来的陶坛、酒壶、油罐,差不多都是黑乎乎的,立在货架上,待价而沽。据业主们介绍他们到马口农村走村串户,收购了不少农家陶器,买进价时不过几元、一二十元,但卖出标价已经变成两三百元,成交价也有上千元的,碰到一些做工精细的,成交价还会更高。
  然而,经过时代的变迁和不断的“淘宝”,现在的马口却几乎什么民用陶器都见不到了,毫无踪迹可寻,只有冬日的寒风和枯萎的落叶,向人们诉说着往昔有过的辉煌。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是历史的悲哀。昔日的辉煌已成历史,古窑场杂草丛生,惨不忍睹,面对这种衰落——即将消失的文明,我们只能发无奈的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