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校长要有三个意识
作者:赵印奖
一、了解国情,有胸怀全局意识
这里的国情指国家的大政教育方针政策,是国家对教育的总体要求和宏观发展规划与策略。学校是个小社会,不能脱离大社会,学校是为了整个大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而培养人才的教育场所。社会向前发展,不断发生变化,那么培养什么样人才,才能适应社会发展要求,这需要校长了解和掌握。教育具有一定的超前性,特别是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社会转型期人才培养的模式、规格、素质要求都将发生变化。这就需要校长了解国情,认识社会。
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意义非常远大。作为校长要站在时代发展的潮头,拓宽自己的视野,制定出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的学校发展规划。一个好的发展规划,蕴涵的核心思想是人的全面发展,描绘出把学生培养成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合格人才的愿景。这就要求校长要目光远大,胸怀全局,要有自己的办学思想。一要知天下事,了解和揣摩世界各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未来走向。二要了解把握国内教育改革发展总趋势,不断学习善于借鉴各地教育改革新鲜经验,从丰富的教改成果中摄取“精神”食粮,不断换脑筋。三是能够深刻领会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路线、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教育领导部门的旨意,并善于化为自己学校办学的理念和行动指南,既不偏离社会主义的正确办学方向,又不照搬照抄,而有创新和作为。校长治校,能了解国情,总体上把握全局,办学思想明确了,学校发展也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办学的路子。校长怎样才能了解国情、具有全局意识呢?这就需要有不断读书的良好习惯,善于学习和思考。
二、了解校情,有规划发展的意识
我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就基础教育来说,因受各地经济传统文化影响,每个学校都有自己不同的特点,各校师资队伍、生源质量、学校规模、办学条件差异较大。如何在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使校长自己所主持的学校得到长足、持续的发展,不断提高办学效益,培养更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这是校长治校面临而又必须解决的重大课题。邯郸学步,亦步亦趋,千校一面不行;没有规划,稀里糊涂,更是治校大忌。这就要求校长必须了解校情,具有把握学校整体规划发展的意识,要有好的学校发展思路,使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
在教育改革发展大潮中,自己所在学校的路子怎么走?怎么发展?校长要心中有数。换句话说,要寻求创新思想和路子,既要胸怀全局,还要成竹在胸。一是校长要有自己的办学理念。能提出适合本校改革和发展的目标、方案和措施,制定出合适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五年发展规划。这叫心中有蓝图,治校不糊涂。校长一定要知校情,对自己学校所在地域的经济文化发展情况要了解,对本校校史、师资状况、教育资源、发占前景要了解,这样才能定好位子和路子。二是要谋发展。审时度势,把握现实,憧憬未来,从整体上制订好学校的发展目标规划。三是要抓落实。有了规划发展目标,并不等于学校就能发展,还要靠校长带领教师团结奋斗,按学期去实施,按周去落实。具体地说,校长要重视和加强计划管理,制订计划,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统筹安排;在时间方面,使学年、学期、周工作相符合,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在组织管理方面,做到校、年级、班和组、教师个人工作目标协调一致。校长了解校情,有了从整体上把握规划发展学校的意识,目标明确,行动自觉,开拓进取,学校就会不断发展。
三、了解人情,有师生主体意识
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育人”这个中心来开展的,师生是学校教育活动的主体,学校管理最重要的是人的管理。校长要透过错综复杂的事物现象,抓住对人的管理的本质,做到目中有人,心中有人,这就抓住了治校的根本。校长治校要掌握教和学的规律,要研究师生心理的奥秘,从师生心理活动规律中探寻教育教学活动规律,使学校在遵循教育教学活动规律中求改革、求发展。这就要了解人情,树立师生主体意识。
了解教师,唤起教师主人翁意识。人才培养主要靠教师,教师是学校的主人。校长只有依靠教师,激发教师的强烈主人翁责任感,才能使学校这部“机器”在团结和谐的运转中达到管理目标。一所学校教师精神风貌怎样,教师群体内动力如何,既有一定的循蹈规律,也关系到学校发展的兴衰。校长把握住这一点,探究这一规律,就要从教师个体与群体中得到反映。校长心中要有教师,时刻揣摩着教师所言所行,研究教师心理奥秘,这就需要对教师尊重、理解、信任、激励、宽容。 尊重教师,就要从内心情感上树立教师是教育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校主人的民主观念,充分吸纳教师的意见,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使教师对学校工作有认同感。理解,就要知人、知心,对教师工作生活中的困难要体贴,对教师提出的合理要求,要尽可能帮助解决,对教师所想、所需,作到心中有数,以打动教师的心。信任,就是知其才,识其能,大胆信任压担子,特别注意让青年教师承担教研课题,把他们推向教改第一线,努力发掘教师的潜能,尽最大限度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以唤起教师主人翁意识。激励,就是要为教师创设一个成长的教学环境,使教师在教学改革实践中找到自己的位子,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让“追求卓越”成为教师们发自内心的渴望。宽容,就是校长要善于化解矛盾,对教师以诚相待,不计较个人恩怨,大事不可不清楚,小事不可不糊涂。教师主人翁意识被唤起,工作热情高了,校长治校就抓住了根本。
了解学生,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学校一切工作都是为了学生。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是学校学习活动的主体,青少年学生心理活动虽不复杂,但情绪变化大,心力振动幅度大。校长和教师要研究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学生创设一个“善学”、 “乐学”的学习环境,就必须到学生中去,热爱、尊重、了解学生。
热爱学生,把学生看作教育活动的主体,就要对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的教育活动场,以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在人格上把学生看作具有发展潜能的活生生主体的人。特别注意给后进生一些厚爱,尊重人格,严格要求,以理服人,禁止体罚。校长和学生谈话时要亲切、真诚,入情入理,多疏导,不训斥,这就能开启学生心灵的闸门。日久天长,学生心里话愿意同你说,从学生谈话中能获取大量的教育管理信息,会促进学校的管理。研究了解学生,把学生当作活生生主体的人,就要注意全面激励,不要只靠制度“管束”,贵在引导“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对学生身上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如果夸大和不公正对待,就有可能导致学生教育的失败。了解学生,因材施教,发现学生闪光点,以情感人,这是校长治校的一把钥匙。
校长治校,了解把握了“三情”,使“三情”化作“一情”,富有人情味,坚持以人为本;具有了“三个意识”,使“三识”聚为“一识”,富有远见卓识,坚持以人的发展为本,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就能带出一所好的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