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学校文化的价值取向:校园精神

作者:罗先德




  校园精神是学校文化的灵魂与核心。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同时具有传统的校园精神。《四书·大学》中说:“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是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即通过学校教育,要自明其光明的德性,在自明其德性之后,要教化人民,造福人民,使之明其善性,进而使个体道德与社会伦理达到至善。亦即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培养真、善、美相统一的完满人格。这是古代教育的价值追求,也是新时期学校教育的价值取向。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当下学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更丰富,更扩大。我们所谓“北大人”、“清华人”、“南开人”,他们就是受“北大”、“清华”、“南开”校园精神熏陶出来的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精湛科学技术本领,勇于拼搏、善于创新、乐于奉献的群体知识分子,他们是社会的主力军。国际上“剑桥”、“牛津”、“哈佛”、“耶鲁”等名词无不闪烁着光辉的校园精神。
  校园精神作为一种催人向上的群体意识,它是一所学校所有成员价值观和人生观的综合体现,是所有成员的共同理想和追求、共同意志和风格、职业道德规范和标准的综合体现。那么,作为现代校园精神的结构,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它应该具有这样两个特点,一是现代化的要求,二是中国社会的要求。依据这个思路,在致力于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教育均衡的形势下,其校园精神体现为伦理精神、科学精神、民主精神、拼搏精神和创新精神的统一。
  1.伦理精神。伦理是中国文化的传统,伦理精神无疑也是中国时代精神的主格调之一。伦理精神又体现为人文精神,核心是以人为本。在我国市场经济体系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同时,迫切需要弘扬人文精神,继承传统的优秀的伦理精神。事实上我国传统的儒家伦理思想已经影响到日本、韩国等的企业管理,并且取得很好的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世界上诸多专家学者意识到并预言出二十一世纪前半叶,中国孔子思想将对国际产生较大影响。伦理精神对个体来说,是主体的良心良知;对社会来说,是个体自觉的义务责任。当今世界的主旋律之一就是呼唤良心与社会责任感。《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指出:“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成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的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和富有创造的思想家,来表达不同的责任。”学校伦理精神是塑造完整的人的重要文化因素,将会促进学生道德、良心、责任感乃至完美人格的形成。2.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指的是追求真理、真理至上,推动科技进步的精神。科学精神作为人类文明的崇高精神,它表达的是一种敢于坚持科学思想的勇气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识。它激励着人们驱除愚昧,求实创新,并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是未来社会的支柱。美国早在1985年就制定和实施《普及科学——美国2061计划》;1994年,国家研究院又出台了“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方案,其目的在于产生关于具备科学素养人的理念以及科学教育的标准。“科教兴国”早已成为国家的治国战略。《<第一推动>丛书总序》中说:“科学教育,特别是自然科学的教育,是提高人的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科学教育不仅使人获得生活和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使人获得科学思想,科学态度以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的‘教育’,只是培养信仰,而不是教育。没有受过科学教育的人,只能称为受过训练,而非受过教育。”由此可见,学校培养科学精神,对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科学能力的开发及其培养学生的求实精神、探索精神、理性精神、怀疑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3.民主精神。民主是中国现代化的目标和追求。民主也是校园文明程度的标志。作为校园的民主精神,首先是人际关系的民主化。师生之间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理解的关系,使学生得到尊重、信赖,激发他们的自尊、自信,唤醒他们的自我意识,从而主动向上,不断进取;其次是教学的民主化。教师在教学中创设出宽松、宽容、宽厚的氛围,让学生感到心情舒畅,能够自由思考,敢于无所顾忌地发表个人见解,进行激烈论争,使学生创造个性得以充分发展;第三是校园生活的民主化。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使学生置身于特殊的文化环境之中,潜移默化受到影响;第四是学校管理的民主化。学校是现代民主发展的温床,学校管理的民主是促进学生人格完善的精神家园。校园的民主精神还表现为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关民主精神价值的教育—平等精神的教育、自由精神的教育、法治精神的教育、宽容精神的教育、妥协精神的教育以及权利与义务的教育、纪律与法制的教育等公民意识教育。正在进行的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师生平等、自主、合作探究、尊重个性等等理念,都是民主精神的鲜明体现。总之,学校的民主教育是培养学生民主精神的美丽栖所。
  4.拼搏精神。拼搏是一种精神力量。拼搏,就是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之下不逃脱,在坎坷路上往前走。拼搏不是一时心血来潮,不是空喊号子。拼搏是长期的,需要用坚韧的毅力来维持,需要让坚定的信心来导航。我们处在经济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我们每一个人都面临着“适者生存”的严酷竞争,那就需要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奋力拼搏。只有敢于竞争和善于拼搏,才能创造出幸福的生活。作为校园精神的拼搏精神,就是要有强烈的开拓进取精神,具有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有一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力。日本民族就是凭借这种精神在地球东部崛起,而走向世界的前列。中华民族向来勤劳勇敢,但我们的教育面对被称为“小皇帝”的独生子女群,学校更需强化拼搏精神的教育。要教育学生为振兴中华而矢志成才,建功立业,为“四化”有成而奋发向上。要坚忍不拔,为民族立于不败之林而奋斗。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创业教育”实质上就是发挥拼搏精神、创新精神的教育。拼搏精神使我们超越挫折和坎坷,在成绩的肩头上迈向另一个目标,它使我们的追求无止无境。
  5.创新精神。创新精神即开拓进取,勇攀高峰的创造精神。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教育水平提高了,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才有后劲。”一个因循守旧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惟有创新才能前进。1982年日本政府提出:“创造力开发是通向二十一世纪的保证”。美国哈佛大学校长普西认为“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至今没有培养出诺贝尔奖的获得者,我们不能不彻底反思教育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和创造能力的开发上起了怎样的滞后作用。我国已进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历程,已把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创造能力的培养应从小开始。学校培植出创造的环境是学生形成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的关键所在。中国能否在二十一世纪出现诺贝尔奖获得者,从根本上就是在于学校教育(不论是幼儿教育、儿童教育、还是少年教育、青年教育)能否为其产生制造空气和土壤。
  科学追求真,伦理追求善,民主追求社会的公正,是真的观念与善的观念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拼搏和创新则是人类对真、善、美的综合实践。校园精神的构成实则是真善美相统一的精神。这是当下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学校教育和社会的价值取向与追求。校园精神是学校精神文化的支柱和原动力,一旦它凝聚校园多方面的力量,便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校园文化建设本质上就是凝炼、培植、弘扬一种校园精神,它通过营造一种蕴含着校园精神的文化氛围,实现环境育人、管理育人、教学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塑造至真至善至美完满人格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