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从真实走向适度虚构

作者:陈洪洲

扩大、拉开,写深写透,写得具体生动、丰富多彩。比如,篮球比赛,一个精彩的进球其实在生活时间里,只需几秒钟,但是,为了突出这个进球的精彩,我们可以用上几百甚至上千的文字来描述:你可以写写场上队员是怎样灵活地传球、接球、投球的;你可以写写球在队员手中是怎样旋转前进的;你还可以根据队员的表情、动作、语言猜想一下他们心理活动;你还可以写写场下的观众的反映等等,如此,让时间停留在这几秒钟上。让我们进行多视角、多纬度地观察这个进球,这个进球的精彩自然就具体生动了。
  
  三、反思生活——运用“内眼”透视生活
  
  随着年龄的增长,年级的升高,学生到了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学生对自我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在不断地提高。这个时期的学生,看生活已不仅仅停留在生活的表象上了,他已经学会用心去“看”生活了,也就是说,学生已经悄悄地睁开了“心眼”,我们姑且称之为“内眼”,他运用“内眼”就可以透过现象看到生活的本质了。这个时期的学生,作文就不满足仅仅停留在生活表象的原汁原味地描写或是部分选择地描写了,作文就会力求深入人心,深入生活的核心层去反思、去探求它的“本真”。比如,移植、整合生活中相关的表象事件,来凝练地表现其反思到的生活具有的“本真”。同时,随着认识及写作水平的提高,学生寻求的表达方式也往往追求有创意,争取引起更多的“读者”与他一起关注他的“生活”。比如,选择运用虚构的写作方式来表达生活本质的真实。其实,种种有创意的写作,我们的许多文学大师都在运用。比如鲁迅写的《孔乙己》就是移植、整合了许多现实生活中受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身上发生的事,因而,孔乙己就是许多受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的代表;又如蒲松龄的御斋志异,说的是鬼怪和狐仙的故事,但我们都知道,那其实说的都是人世间的现实生活。也许有人会说,他们是文学大师,他们写的是小说,允许移植、整合和虚构。其实,大师也是从学生时代成长起来的,他们不是一下子就变成大师的,他们的小说也不是一下子就学会了移植、整合和虚构,变得杰出起来的。因此,有人说,学生是“小作家”,学生的生活作文是小说的“初级阶段”。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大师能如此睁开“内眼”,如此来反映现实的生活,当我们的学生已经能够用“内眼”象大师那样审视生活、反思生活的时候,同样,也一样可以这么有尊严地去创作。
  
  (一)移植、整合生活的相关内容
  学生认识到了生活的更深刻的内涵,他就不再仅仅满足于选择“生活点”进行写真式的描写了。他就会根据表达的需要,把相关的内容移植、整合到一起,犹如制作成一个集束式信息,“炸”开读者心扉,把自己认识到的“真理”更有效地传达给“读者”。移植、整合生活相关内容,一般有两种方法。第一,移植、整合一个人的生活事件。比如,一个学生写舅舅是书呆子,他收集了两个材料:(1)一次,舅舅陪舅妈逛街,走丢了,原来他进书店看书了;(2)又一次,舅舅走路看书入迷撞到了电线杆上了。为了突出舅舅读书成痴的“呆性”,他把两个材料移植、整合到了一起:一次,舅舅陪舅妈逛街,路过书店,自己一个人进去看得入了迷,舅妈找到他,帮他买下书,他又手不释卷地接着往下看,在路上行走时不小心撞到了电线杆上了。显然,经过移植、整合,文中的生活就比原来的生活更集中、更凝炼、更鲜明,这个集束式信息传达给读者的信息效果也就更强烈了。第二,移植、整合一类人的生活事件。如,有个学生曾经写《‘差生’李司》的作文,文章把几个所谓“差生”的经典故事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使“差生”形象不再单薄,而显得立体丰满,且形象更突出。做教师的谁读了都会进行深刻的反思:“差生”“差”在哪儿?谁该对他的“差”负责任?说实在的,当老师的,往往现实中的“差生”在眼前,教师们总都熟视无睹,可看了学生的这篇文章却叫人深思,想起了做教师的责任。这就是移植整合写作所产生的感染力。
  
  (二)选择合适的方式书写生活内容
  黑格尔有句名言:“艺术家之所以为艺术家,全在于他认识到真实,而且把真实放到正确的方式里,供我们观照,打动我们的情感。”对于学生而言,当他们也认识到了生活的真实后,那么,他的“正确的方式”在哪儿呢?那么学生这个时期最喜欢怎样的写作方式呢?据调查,多数学生喜欢运用虚构的写作方式来表达生活本质的真实。虽然是虚构,但也只是把真实的生活换换方式而已,这仍是回归生活的作文。比如,我们看看学生的一些作文,《苹果王国历险记》写的是“我”在“苹果王国”的种种“历险”,反映的却是自己在生活中对苹果的了解;《十元钱旅行记》写的是“钱”的旅行,反映的却是各种人对追求钱财的不同形态;《我是名角》,写的是“名演员”小老鼠来到特特星球的一系列故事,反映的却是现实生活中的自以为是的所谓“名角”的种种丑态……篇篇都在写“虚”,却处处都在绘“实”,因为这种“真实”的生活作文其方式新颖,很有创意,因而使人更喜欢读,更愿意读。能用“内眼”看生活的人读后,都会读懂作者描写的是真实的生活,这样的作文应该是更有情趣的生活作文。
  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进行作文教学,实践证明作文回归生活这三级跳是可行的、有益的。当然,也要注意,因为学生的个体发展是有快有慢的,所以,教学引导也需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能断然地说,在某个年级段,所有的学生都应该如此地回归生活作文,尤其当部分学生还不会运用“内眼”看生活时,我们就不能诱导学生进行人为地“创新”,否则,可能会造成“人”“文”分离,使学生形成双重人格,则是不可取的。但相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则在相近的年级段渐入相同的回归生活作文阶段是可以的。当然,无论发展得快还是慢,只要能够按照作文回归生活的要求长写不懈,相信,不仅会渐渐擦亮学生的眼睛(包括“内眼”),磨快学生的笔,而且也会使学生的思想在生活本身的不断砥砺中,逐渐成长成熟起来,将来无论是做个浪漫的还是现实的人,都会是热爱生活的人,这也正是作文回归生活的最终目的。
  
  栏目编辑 王 勇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