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校本课例教研的步骤和方法略说

作者:冯善斌




  校本课例教研是一种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是以教师所在学校为基本单位,在教研组织者和优秀教师的引领或指导下,通过对课例的研究活动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教学研究活动形式。这种教研活动形式,能有效地促使教师仔细考虑课例中的每一个问题、每一项活动和每一种方法,帮助教师清楚地发现特定的课堂教学问题、活动和方法是如何激发或抑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反思能力、分享教学智慧、丰富教学实践经验,促进教师教学行为跟进,使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更快地成熟起来,从而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校本课例教研的基本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有以下方面。
  
  一、围绕主题选择课例
  
  确立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校本课例教研的第一步。课例教研的主题一般是来自于教学实践中真实的问题,来自于教师们普遍关心的教学问题。如,在当前新课程教学理念下,课堂教学中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关系的统一,体现学生自主学习,体现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体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互动学习等等,都可以作为课例教研活动的主题。课例教研活动的主题确立之后,教研组织者要围绕教研主题,选择适宜的课例开展教研活动。所选课例要适合教师校本教研的要求,符合学校情况,切合教师实际。选择的课例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要从当前学校教学改革的实际出发,反映教学活动过程中真实发生的事件,是教学事件的真实再现,是对有关教学实践中真实发生的情景的描述。课例事件的内容要完整,情节要具体,要能对教师有所启发,能引起教师的思考,有助于教师对教学现象的全面认识和深化理解。
  
  二、精心设计实施课例
  
  在校本课例教研中,教研组织者要从校情出发,根据本校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教研活动的目的要求,设计出符合现代教学理念的课堂教学方案,给教师提供适宜的观摩课例。一般地说,一个完整的课例应包括背景、主旨、情节和结果等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在课例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要给予全面的考虑。
  
  (一)课例产生的背景
  课例背景是指与课例事件发生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教学媒体、学校、教师、学生等教学的环境信息。如,课例事件是发生在普通学校还是重点学校,是一般班级还是重点班级,是缺乏经验的新手教师的课堂教学还是富有教学经验的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事先未经充分准备的还是有充分准备的,是后进学生还是优等学生,等等。有关课例背景的说明不一定面面俱到,但一定要说清楚对该课例有特别影响作用的原因或条件,因为这些背景往往与发生的课例事件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在校本课例教研中必须给予清楚的陈述和介绍。
  
  (二)课例表明的主旨
  对任何一个课例的研究都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主旨,这个主旨就是教研组织者选择该课例进行教研活动时想要反映的主导思想或主要问题。比如,反映某种有效的课堂学习方法使课堂教学收到优良的效果,反映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启发和培养学生思维使学生获得智力发展等等,都可以成为校本课例教研的主旨。在校本课例教研中,教研组织者必须从让教师最能有收获、最容易受启发的角度切人,选择并确立十分明确的校本课例教研的主旨,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教研指导思想。
  
  (三)课例的主要情节
  用于教师校本教研活动的并不是每一个课例都适宜,教研组织者要围绕教研目的,从教师课堂教学活动多种多样的课例中进行筛选过滤,有针对性地选择出最有代表性的课例,这些课例要有比较典型的课堂教学情节,既要反映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指导情况,更要反映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学生怎样发现和提出问题,怎样思考、讨论、交流和得出结论,学生的课堂参与状态、情绪体验、知识获得、能力增长等表现情况。比如,反映教师指导学生掌握和运用某种先进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的课例,就要有让学生对这种学习方法从不能理解、掌握、运用,到初步懂得、逐步学会运用以至能够运用自如的整个过程反映出来,并且要有教师清楚地让学生理解、接受和掌握这种学习方法的操作办法和具体过程,学生在运用这种方法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心理和行为反应情况等,尤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性过程和细节必须有清楚的交待。
  
  (四)课例的最终结果
  在校本课例教研中,在弄清楚课例中基本的教学思路、教学事件过程的基础上,还要弄清楚课例中关于教学的结果是什么。这种结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得到的感受、体验、发现和见解.以及出现的与课堂教学相应的行为反应;二是执教者的教学感受、理念的提升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比如,在教师尝试运用新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课例中,关注该课例的结果,就是要明确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活动、学习过程、学习方法等方面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采用这种新的学习方法产生了怎样的学习效果,与其他多种教学方法相比,这种新的教学方法在哪些方面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作用等等,这些都必须在校本课例教研中搞得清清楚楚。
  
  三、组织开展课例观摩
  
  组织教师观摩课例,是校本课例教研的十分重要的方面。观摩课例不同于观看教学的录像、照片和文本资料。在课例观摩中,教研组织者既要要求教师关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教学环节,全面地掌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把握课堂上师生、生生互动的过程、形式和特点;也要搜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动机和行为信息。如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事件、毅力和情绪反应,学生合作任务的完成情况,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强度、智力活动水平等;还要从研究的角度审视课例,从执教者的角度进行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学生学习问题,并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自我反思。这些材料、信息和反思结果,可以为教师参与课例研究提供大量有效的素材。因此,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观摩课例是教师开展课例教研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如果没有亲自参与课例观摩,就无法参与课例教研,更是不可能评判出一节课的好与差。
  
  四、引导分析典型课例
  
  在校本课例教研中,在围绕主旨经过课例设计、课堂教学实施和课例观摩的基础上,教研组织者还要引导教师从科学教学论的角度,对课例作客观的、全面的评析,指出该课例有哪些成功的地方,有哪些不足之处:学生的发展是否达到或者扩展了原定的教学目标,执教者的教学理念是否有所提升,是否提炼了教学经验与教训;它对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能力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作用,对学生的学习活动将有什么促进作用。比如,运用某种新的教学方法教学的课例,就要分析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取得了怎样优良的教学效果,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先进性和可行性到底怎样,对学生的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如何,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影响作用有多大等等。在对课例的分析过程中,要引起参与研究教师的共鸣,给教师以启发。同时,教研组织者还要指导教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学会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分析他人教学课例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进行重新认识、梳理、总结,使自己对教学现象和行为进行“是什么”、“为什么”和“如何做”等问题的探讨,并强化对自己教学行为和能力的认识,明确课怎样教才能更好地适合学生的需要。这样,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教学根本性问题上,教师就会逐渐发现自身教学工作中的问题到底在哪里,从而明确以后努力的方向。
  
  五、通过整合形成新课例
  
  促使参与校本课例教研的教师在教学业务上获得提高,使教师获得更好的专业发展,是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教研的最终目的。因此,校本课例教研并不仅仅关注教师执教的课例本身成功与否,而更要关注执教者与同事和研究人员一同努力,通过对课例的研究,让参与教研的教师都能获得教学能力和水平的发展和提高。在校本课例教研中,教研组织者一方面要向教师提供大量的、具有典型意义的教学案例,并且引导教师分析课例、理解教学,让教师寻找和领悟课例中所体现的教学基本思想、方法、原则和规律,对课例作出全面而客观的评判,肯定优点或长处,指出问题或不足,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原有课例的修改和整合形成新的课例。然后再由执教者执教,再进行分析、整合和提升。这样经过多次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课例评析——整合提升的循环上升,使教师在广泛接触、深入分析这些课例的基础上,了解其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什么问题,是采取了什么相应的对策处理这些问题的等等,使教师在对课例的研究过程中获得对教学现象的感性认识和经验,从而不断提高教学专业水平和能力,使每一个教师都能得到更快、更好的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