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一节语文探究课给人的启示

作者:时金林




  《花瓣飘香》是一篇文质优美、意境深蕴、富有浓郁人文气息的美文。课文主要讲了小女孩为生病的妈妈采摘花瓣的事。从一片小小的月季花瓣上能折射出小女孩一颗金子般的纯洁心灵。字里行间,洋溢着浓浓的亲情、友情。读后,掩卷难忘,会深深触动人的内心,具有不可抗拒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花瓣飘香》第二课时,一位老师采用了探究讨论的学习思路,首先让学生先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然后,提出这样的问题“围绕‘小女孩子采摘花瓣’这件事,你想了解哪些事情呢?”学生提出的想法很多,有的说“我想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子?”有的说“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瓣?”有的说:“小女孩子是怎样摘花瓣的?”“小女孩摘花瓣的目的是什么?”……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教者在学生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筛选出了几个问题,即“小女孩是怎样摘花瓣、为什么摘、摘花瓣做什么?”接下来,课文内容的学习便围绕这三个问题来进行。采用学生自读、小组合作讨论、全班交流,找关键句段来分析课文。课堂上,从孩子们的表现来看,课堂氛围是热烈的,孩子的思维是活跃的……笔者听完这节课,总感到似乎缺失了一些什么。
  这样的设计本无可非议,让孩子从质疑处入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小组合作进行探究问题。但有必要指出的是并非是所有的课文都适合运用探究性学习的思路去学习的。运用探究性的方法进行学习,要考虑到教材本身是否具备探究的必要性,即要考虑到能否促进学生思维的发散,点燃思维的火花,激起学生的探究热情。或从文章题目处人手,或从关键句处入手,或从文章中心处人手,或从文章的开头与结尾处人手,找准探究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主动“发难”“寻思”,这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落实探究学习。
  当然,教无定法,倘若真的要使用探究性学习策略来学习《花瓣飘香》也是未尝不可的。笔者以为,可以在学生初步阅读课文,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富有思考力的问题。课文中,有三处地方,值得发问,可以引导学生在这方面进行思考、探究。即:一处,小女孩为什么只摘了一片花瓣,而不摘下整朵鲜花?二处,我和小女孩交谈时,小女孩眼眶里为何闪动着泪花?第三处,课文中的“我”为何要买两盆月季花?为何要送花给小女孩?为何要把另一盆放在作者自己的母亲的阳台?抓住这三个问题,恰恰把握住了文章中主人公的情感,凸现了作者对小女孩认识的不断发展以及作者对小女孩态度的变化,即由了解、关注到感动、敬佩再到深受教育这样的情感历程。比较前后两种教学思路,前者,把一篇优美的文章,肢解成几个简单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学习与落成上,侧重于文章的梳理、知识层面的应答上,课堂教学只是肤于浅层;而后者却恰中肯綮,能抓住文章的关键点,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引发学生积极的思维,如潜入冰山之底层,关注学生的主体精神层面的发展。 语文教学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进行人文主义思想的关怀和渗透。语文课堂上就是要让孩子敢于敞开心扉、表达情感,就是要让孩子能够联系生活实际,学会自我观照。《花瓣飘香》是篇人文性非常强、意境隽永的选文。文中的小女孩如此的爱花,如此地爱妈妈,如此的懂事,她幼小的心灵如同天使般的纯真善良。而作者自己呢,又是个情感细腻、易于感动之人。小女孩的一言一行直接深深地感染着作者自己,他从小女孩身上想到很多很多,也许他反思自身,也许他联想他人;也许作者本身就是个孝子,他十分爱父母,也许他还嫌自己还不够孝顺,他做得还不够,于是他要送花给小女孩,他要放花在母亲的阳台上……这就有必要在课文教学中,要求教者仁者见习仁,智者见习智,把握文章的人文因素,瞄准“动情点”“骟情点”“训练点”,通过学生自主的学习、广泛的合作交流,积极的内心体验,才能使他们的情绪高涨、激动,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发现,在学习中才能意识并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验到创造的欢乐。只有这样,才能深入理解、体悟出《芘瓣飘香》一文的人文意蕴。
  从关心学生的人文素养,关注文中的人文意蕴角度出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课的教学可按以下“六步”设计教学。第一步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小女孩和“我”,让学生进入情境,进行对话,理清文章情节的同时,引发讨论人物的动作言行,小女孩为什么只摘了一个花瓣?你还能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小女孩的这种情思?第二步换位思考。假如你是文中的小女孩子,你会如何回答“我”的问话呢?你可以从书找找答案,也可猜一猜,看看有没有其它合理的解释;第三步移情体验。妈妈生病了,爸爸又在南沙当解放军,你能体会小女孩眼中闪动的泪花的原因吗?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女孩你会怎么想呢?怎么做?第四步情境感染。通过配乐诗朗诵《懂事的小女孩》,送诗一首,渲染氛围,褒赏小女孩的美好行为,体会诗中为什么说小女孩就是一朵晶莹的花瓣?第五步激情赞美。同学们用不同的方式对小女孩说赞美词;第六步榜样激励。文中的“我”的行动说明了什么呢?引发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受到的启发及今后如何做。以上“六步”教学环节,是课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的有机地交融,一方面,将学生融入课本的语言中去,融入作者的心底里,融入小女孩的情感世界中;另一方面,又将学生从课本的世界里拉了出来,让其联系自己的经验世界,在课本中“走了一个来回”。这样的设计,无疑让学生的认识得到了提升,情感得到了升华,整个教学宛如一首美的散文诗,蕴孕着丰富的人文魅力。
  从《花瓣飘香》课堂教学案例的剖析管窥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笔者以为,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要突出以下几面的转变:
  一是,课堂教学要少搭花架子,不能追求课堂表象的“热闹”和“花哨”。对课程所倡导探究、合作、发现等学习理念和思想,要深刻理解,落实到位,而不是像“皇帝的新装”那样,徒有“虚名”,要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课堂教学本质规律上,靠船下篙,求真求实,追求“真”教育。
  二是,要处理好科学与人文、思想与内容等辩证关系。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过于重视人文,挖掘文本中的情感、人性的方面,而忽略了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在以窦氏“骟情”教学风格的影响下,不少一线老师往往教学富有人文情强的篇章时,总是过于追求意境,总要达到“非让学生落泪”不罢休的地步。课堂教学中,常常过分追求刺激对比,比如教学《月光启蒙》,老师们总喜欢在讲到文尾之际,要出示母亲年老体弱的照片,并配之以音乐渲染,非要在课堂结束之前掀起一个“高潮”,人为现象清晰可见。而教师的语言常常以连续的大量的所谓“优美华辞”来刺激学生的视听。语言变得飘渺,学生听得云里雾里,课堂变得崇高。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既注重人文素养的熏染,又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从而准确引领孩子进人文章的“意境”中去,为孩子的精神世界与书本世界发生“交融”,从而生成一个崭新的精神世界。由此,学生才会获取成长的精神空间,学生的人文素养会如“水中盐,镜中花”融入孩子的身体内部,无论他走到哪儿,都会芳香四溢。窃以为课堂教学,应以“快乐”为原则,课堂的氛围需要少些崇高与壮美与瑰丽,而多些快乐与欢声。因为孩子们不需要沉重的抱负,唯有如此,才能让孩子学会享受语文,也有唯有如此才会爱上语文。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才会高。
  第三,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质量,不在形式教育的华美,而是在于教者对文本的是否有准确理解与把握。教者唯有吃透文本,高屋建瓴地对文本有独特的见解和感受,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才会有个性,有思想,才会形成师生对文本智慧火花的撞击,才能真正实现对话。笔者以为,作为教者要应该要学习“作品解读学”,借鉴相关的知识,培养对文本科学解读能力,提升解读素养。当然,这一方面,还要依赖于教师不时的不断积累、多读课外书的习惯。
  第四,教者的教学行为要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考虑学生学习的“起点”差异,语文教师要多读一些语文教学心理学方面书籍,掌握学生认知语文、学习语文的规律,只有这样,才能处理好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线”与“文本主旨的发展线”的交融和统一,才能使文本的“动情点”与学生的“兴奋点”、“趣味点”相融合,从而,提高教学的效能。
  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理想语文教学追求的永恒话题。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真正地让孩子的思想鲜活起来,让孩子的情绪跃动起来,让孩子的心灵震撼起来,让孩子的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到提高,让孩子的精神世界得到生成和发展。这才是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真正全部的魅力所在。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