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更新农村教师教育理念 提高农村教师教学能力

作者:赵相斌 李佳孝

力的培养,特别是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学生离开学校后依然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另一方面,农村教育的发展也需要教师通过持续的学习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增强业务能力。教师更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模范实践者,树立起多元学习观念,积极参加在职培训、自觉开展教学科研、加强教学反思,把学习和科研作为自己的生活方式。
  
  二、农村教师重点要提升哪些方面的教学能力
  
  将新的教育理念内化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之中,并以此为要求来提升农村教师的教学能力。从当前农村教师的实际来看,应重点提升农村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课堂设计能力、教学反思能力、教育评价能力和问题应对能力。
  1.提升农村教师地域特色课程的开发能力。课程开发是指“使课程的功能适应文化、社会、科学及人际关系要求的持续不断的决定课程、改进课程的活动与过程。”地域特色课程是指教师根据当地地域特色和学生的实际状况,以满足不同学生需要的课程体系。对于农村而言,特色课程开发就是将对农村学生的生活、生产以及后续发展有实际意义的课程,比如农田管理、牲畜疫病防治、民俗民风、历史传统、人文景观和自然风貌等整合成系统的课程并纳入到学校教学中。这些课程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和学校特色,如果由课程专家开发,则难免出现一刀切,忽视差异性的老问题。由农村教师去开发,一方面可以使课程更贴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因为教师更了解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因此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更能反映学生群体的差异性,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参与地域特色课程开发,促进他们深入学生生活环境之中,考察研究学生的生存条件,找准学生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兴趣点,这样开发出来的课程与学生的生长环境密切相关,易于使学生接近,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知识、培养能力。
  2.增强农村教师课堂设计能力。课堂设计能力,是指教师有意识地预设课堂教学环节,通过安排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思维,使课堂上充满活力,成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平台。之所以强调农村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主要针对过去农村教育中教师偏重知识传授,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视不够这个问题提出来的。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农村学生在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上没有得到足够的训练,他们在深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或是进入城市工作,与城市学生在动手能力、质疑精神和创新上都存在一定的差距。增强农村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实际上就是农村教师实践新的学生观的具体行为,保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落实。要提高农村教师的课堂设计能力,主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教师在备课中应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为主线来安排教学,把教学的重难点与学生的能力增长点有机结合起来;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构建起师生良性互动的开放教学模式,有效地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
  3.增强农村教师教学反思能力。反思是教师持续成长的重要手段,通过对教学实践的不断反思,教师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和优势,对提高教学水平、形成教学特色、激发学习动力具有积极的作用。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更要积极反思,通过反思去进一步理解新课程,提高实施新课程的效果和水平。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既可以借助教学实况录像或定期的微格教学进行反思,又可以借助教学日志进行反思。其内容以每天教学活动为主,将当天自认为最好的、最不好的、最难以解决的、最满意的、最头痛的事件细致记录下来。一段时间后,对这些记录进行回顾,教师就可以发现这些记录概括了自己的行为习惯、思维习惯和常遇到的难题,帮助教师了解优缺点,有助于教师针对性地校正失误,还可以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风格进行有意识地培养和调整。通过长期的坚持,教师便会逐渐养成反思的习惯。
  4.提升农村教师教育教学评价能力。根据心理学归因机制,适当的评价,有利于强化受众的某项行为。在追求和谐发展的今天,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而教师在对自己和同行的评价时应将“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为重要的评价指标,其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好了基础,使学生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及体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发展;二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打好了基础,包括接受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和终身教育;三是教师的教育教学是否从有利于学生长远发展的方面去培养学生,为学生的多种可能性的发展打好了基础。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主要指标”的教育评价观,要求教师必须在思想观念上实现“五个转变”,即“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由课程内容以服务应试为主向以满足学生长远发展的需要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教学评估重结果轻过程向重视过程与关注结果相统一转变。”
  5.增强农村教师问题应对能力。苏格拉底曾说:“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的诞生。”马克思也曾说:“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把这句话放在教育背景下来理解,可以得出问题是最能反映一个学生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其内心状态的结论。作为教师发现和找准学生存在的问题是进行教育的关键。能否发现问题、是否敢于面对问题、能否切实解决问题,既是衡量一个教师能力的标杆,有时衡量一个教师责任感的标杆。由于我国仍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各种思想都会通过各种各样的媒体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时,由于学生认识能力和分辨能力不强,这就使他们更容易遭遇思想上的困惑或受到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比如,目前在中小学存在的厌学情绪、沉迷网络游戏、暴力倾向、心理脆弱、价值观扭曲等。对这些问题及早发现和有效防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十分重要的。教师直该增强问题意识和问题应对能力,历炼出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并注意积累处理相关问题的知识和措施,建立起适合自己的问题应对机制。另外,农村地区的学生还存在一些特殊的问题比如辍学率高、家庭教育缺失等问题,这更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应对策略。由于父母外出务工而出现的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的问题,农村教师则应更多的关注。
  提高新农村教育发展的质量,关键在教师的素质和努力,高等师范院校、广大教师培训机构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深入推进基础课程改革,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广大农村教师的头脑,不断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为培养更多的新型农民和农村建设者服务。

[1]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