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学无止境

作者:刘合奎 柯玉霞




  这是美国东部很大的大的大学毕业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机械系大四学生挤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显示出很有信心,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很轻松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考试时他们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鱼贯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眉开眼笑,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5个论述题。
  3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集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可怕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担忧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5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4个?”
  仍然没有人举手。
  “3个?两个?”
  学生们在座位上不安起来,“那么1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1个吧?”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预期的。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然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不知道。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以后的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要记住,虽然你们是大学毕业了,但是你们的教育才刚刚开始。”
  时间消逝,这位教授的名字已经模糊,但他的训诫却引起我们的深思。
  现代科学文化的创造者们到学校里打一个基础是必要的,但最好的学校也只能提供一个最简单、最通用、最常识化的基础,主要的事业是在走出校门之后才开始的。一个人在大学里所学的具体知识,只有30%可以运用于工作,70%都随着科技发展的进程不断更新或淘汰,如果把二十多岁完成的学历一直当成终身的荣耀,只能证明这些毕业生进入社会后一直没有太大山息。爱因斯坦在美国高等教育成;止300周年庆祝人会上说:“真正的教育成果,就是在学校里学的知识全部忘光之后还能留下的那部分东西。”
  教育作为一个先导事业,是引导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的事业,教师更应注意与时俱进,加强学习。这是唯一可持续发展的资本。有人说当教师长了容易产生惰性。高中,一般5、6年就能较胜任,打通关,成为教学的骨干,如果不加强学习,5、6年之后你靠什么,靠吃老本,你就会感到越教越难教,感到江郎才尽,力不从心,教师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就需要学习、学习、再学习。
  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知识陈旧、观念老化、教学手段落后的现状,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不断学习,不断挤时间学习,不断给自己充电。有人说年龄和阅历,既是财富,也可能是包袱。如果大脑中淡化了学无止境的观念。那么,今天做教师,真有些“举步维艰”了。
  一个教师要成为大家,他必须从最基础的基本抓起,扎扎实实多读一些书,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一个自己都不喜欢学习的教师,是很难教育自己的学生去勤奋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