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我国农村留守家庭亲子关系的伦理调试

作者:赵阿华

神需要。父母应该与孩子一起共同确定期望目标,培养孩子对学习的热爱,虽然不在孩子身边,也要利用有限的时间帮助孩子学会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自我计划,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沟通是出现心理相融的基础,心理相融又是产生亲密亲子关系的基础。现代社会通信十分发达,父母可以利用移动电话、IC电话、网络、书信等通讯资源,随时保持同家里,同子女的联系,让留守儿童感受到父母就在身边。留守儿童父母也可以利用学校的寒暑假把孩子接到身边,让他们切实感受到家庭带来的温暖,弥补留守儿童群体缺失的亲情。针对目前留守儿童暴露出来的问题,我们应该对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要进行普及性的宣传教育,让他们了解留守儿童出现的生存危机和道德失范问题,了解青少年教育的基本内容、教育规律、方法,了解青少年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重要性,明确自己监护的任务和责任。
  (二)学校调适
  学校、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学校、社会三者协调配合,共同为学生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学校要积极寻找各种途径,取得与在外打工家长的联系,得到他们的信任和配合,变被动为主动。老师要营造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留守儿童在学校里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并从中找回失去的温馨和安全感,调整其心理状态,积极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老师要把这些孩子当作“爱”的扶贫对象,做到关爱有加,多关注这些孩子生活情况,观察这些孩子的衣着冷暖,让孩子从老师那里享受到父爱或母爱,逐步对同学、老师和学校产生向往和依赖感,淡化思念父母所带来的痛苦。学校要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留守儿童要加以特别的关注和重视,并有一定的教育经费作保证。老师还可以鼓励孩子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不仅能够锻炼孩子的写作能力,沟通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在相互交流中,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人格的不断升华。
  (三)社会调适
  政府部门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样才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所在。政府要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贫困村设立公用电话亭,以减少外出打工父母与家庭子女情感交流上的困难,改善小城镇的投资环境,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家庭附近就业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离家较近的地方打工,从而缩短农民工回家的周期。农村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要把家庭教育纳入到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范畴之中来,加强对游戏厅、网吧等游戏场所的监督,严防黄赌毒对孩子的危害,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起适合农村孩子发展、创造、竞争、成才的健康家庭文化,减少和消除腐朽没落的伦理道德观念对留守孩子的影响,为孩子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非政府组织要做好配套的辅助性工作,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及其家庭解决一些看病、上学、安全、抚育等方面的困难。在留守儿童生活的社区建立起更完善的社会支持体系,可以考虑由基层社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等共同构建农村少年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充分发挥乡镇组组织的作用。老干部、老教师、老党员、专业军人等都是关心下一代工作的热心人、有心人。我们应利用这支力量充分发挥他们在教育青少年中的作用,聘请他们为校外辅导员,法制教育宣传员,网吧监督员等等,经常对孩子进行革命传统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在有条件的农村村落社区可以由村委会带头建立留守儿童活动中心,让留守儿童在这个共同的活动的场所中增进了解、相互支持,充分发挥社区的社会化作用。农村社区可以开展一些替代性的活动,选取留守在家的部分家长或同辈亲属替代留守儿童父母的角色,多给留守儿童一些生活上的、心理上的帮助,让他们在社区中也能找到归属感,让他们在社区这个大家庭中健康成长。
  总之,我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建立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家庭伦理规范,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而不仅仅是农民工或农村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报,2004-6-5.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美古德·家庭[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82,11—1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四十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9.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