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现状与对策

作者:石新涛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一种全新的课程。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索学习为基础,强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体验、实践、探索全面形成和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然而,新课程标准实施三年来,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开展实施的现状却不尽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没有改变教育思想。目前已经实施的新课程标准,其宗旨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全面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本应是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毋庸讳言,应试教育思想在一些人头脑中仍根深蒂固,考什么教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不考干脆不教,因而不是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是完全背离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次,尚未确立大语文教育观。“大语文教育观”要求改革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建立一个课堂内外互相结合的新语文活动课程体系,实行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把“小课堂”和“大课堂”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多渠道地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学会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有相当一部分老师仍在因循“一只笔,一张嘴,一本书”的模式组织教学,重课文教学,轻综合性学习,把综合性学习当作配头,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
  第三,课程改革意识淡薄。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甚了解,对新教材的特色把握不准,习惯于传统的语文教学,将主要的精力用于应付课文教学。而对综合性学习认为是可有可无,有时间就多搞点,没有条件就少搞点,甚至认为开展综合性学习会分散教师精力,影响教学质量等等,致使语文综合性学习不能有效地开展,完全背离了新课标的要求。
  其他原因,诸如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够,教师先进的教学手段欠缺,学生参与意识差等等一些原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课的开展。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现状,切实开展好语文综合性学习呢?
  
  一、充分认识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地位和作用,高度重视综合性学习的开展
  
  (一)与课堂教学的互补作用。灵活多样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够与语文课堂教学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一方面,学生通过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参与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生活,拓展了学习的空间,积累了写作的素材,为写作提供了丰富的源泉,这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深化教材知识,从而促进其语文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另一方面,语文综合性学习又能从课外向课内辐射,促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寻求对课外知识的理解与把握,加大了学科内外的联系,能较好地整合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二)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初中生活泼好动,求新求异心理较强,而语文综合新学习内容丰富多彩,能激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必然会产生较强的学习动力,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化,使学生对学习有强烈的求知欲,提高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必定能有效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三)具有深远的潜在的教育价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这就是综合性学习的价值所在。《纲要》旨在倡导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的综合性学习是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它重在学科内外的联系,重在学习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能较好地整合知识能力,尤其是有利于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收集信息能力、组织策划能力、互助合作能力与团体精神等等。
  
  二、明确综合性学习课的目标体系与教学要求,精心组织活动
  
  (一)掌握课程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各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目标定位是十分明确具体的。主要体现了如下特征:首先,突出综合性,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这四个方面的结合,同时也包括跨学科领域内容的综合,学习方式的综合等。其次,强调实践,因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因此,实践是第一位的。再次,体现自主,综合性学习应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活动,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教师明确并掌握课文综合性学习的目标和特征,是指导学生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的第一步。
  (二)明确编者意图。根据课程标准编制的7~9年级的语文教材,目前有多种版本。以鄂教版为例,共设计了16次活动,七、八年级每册书3次,九年级每册书2次,依次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原则进行编排。每次“综合性学习”都有一个情景话题,指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强调了过程与方法,强化了学习与探究的价值。例如,七年级上册编排了“童年的游戏”“走进奥运”“成语探究”3次综合性学习。这类综合性学习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基础上,往往又设计了若干个子课题,倡导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编者有心,教者有意。语文教师明确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是做好语文综合性学习不容忽视的方面。否则,在组织学习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上,就有可能随意盲目,达不到编者所设定的预期目标,自然也就很难收到好的学习效果。
  (三)发挥教师作用。语文综合性学习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多让学生自己组织、主持活动。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但这不等于教师什么也不管,放任自流,恰恰相反,仍然需要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者、参与者与合作者的作用,需要师生双方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对话与交流。这是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首先,教师应制定学习活动的目标,对学生提出明确的活动目标。目标的确定不要盲目求全、求高、求深,而应当从当地学生的实际和可能出发,重点放在培养学生进行语文活动的能力上面,而不急于出成果。其次,和学生一起设计、制定活动计划、安排好活动时间表。时间进程及安排尽可能具体一些,让每段时间的活动内容明白一些,同时注意灵活性,能根据实际需要作适当调整。特别要注意,教师教学用书通常也都有具体的安排,但不必完全搬用,用自己创意的设想更好。不要强求整齐划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条件来考虑,不能增加学生过重负担。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性学习,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在每一个活动阶段应该做些什么,怎么去做。其基本要求是:教师精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