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用儿童的眼光解读教材

作者:曾扬明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有人说解读教材要用成人鉴赏的眼光,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去理解课文;有人说解读课文还要有教师专业的眼光,以一个教师的视野来审视教材,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但从我们教学对象来说,我们还要用儿童的眼光,用一颗童心,以孩子的视角、生活去解读课文。
  
  一、用童心的视角捕捉语言
  
  小学课文中的语言大多都能接近儿童。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文本的语言有三个层次:一是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学生能听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式语言,学生经过学习、模仿就能学会的语言;三是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式语言,这样的语言典范、优美、蕴涵丰富的思想和语言的表达艺术,具有言语智慧,但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才能逐渐体悟到。这着实让我们明白在解读教材时,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看哪些语言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式语言,捕捉这样的语言,仔细推敲这样的语言,悟其意,品其神。哪些是学生值得积累的精辟语言,让学生积累。用这样的解读语文教材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有些课文的语言是伙伴式的语言,无须我们作过多地讲解,只要学生自己阅读、体会就可以了。一些值得学生学习的课文语言,精心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目标式语言,设计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模仿、运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对于捕捉到的精粹语言(文学语言),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甚至更多的是讲解赏析。这样的语言我们让学生整体的朗读、积累,存留在学生的记忆里,留待今后在成长的岁月中慢慢融化。
  
  二、用童心的感受体验情感
  
  课标实验教材课文的选用十分重视人文色彩。这一特点的突出表现是:听选文章不仅是客观事物的写照,也是情感的载体。只有挖掘课文,把情感点化出来,展示在语文课堂之中,才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情感共鸣,使整个语文教学过程情趣盎然。小学语文教材中以“露”笔叙事写景,状物写人,以“含”笔抒情写理的范例是很多的,我们教师既要善于体味“露”笔的情感,又要善于挖掘“含”着的情感。如,解读《凡卡》一课时,读到凡卡给爷爷投出求助信后,满怀希望进入了幸福的美梦之中。此时,这位天真的凡卡却不知爷爷是收不到这封信的,因为他连地址也没写上。即使收到了,这位穷苦的守夜人也不可能让凡卡跳出火坑。对于这位九岁的孩子来说,属于他的幸福只能在梦中!这是“含”的情感点,如果教学中能在这里启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心动情发,起到了见作者之所见,思作者之所思,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的作用。当然,我们要从教材的实际出发,处理好“含”与“露”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与作者之情产生共鸣。另外,想要摸清学生的情感点,教师的眼中应有“人”。这里的“人”是活生生的,他们不仅为现在而活,也为将来而活,生命旅途的每个阶段都是有意义的,有精神的,有趣味的,当我们的语文教学漠视有情感有追求的人的存在,而指向单一、枯燥的题山题海之时,语文教育也就失去了它的本真,而走向了虚无。
  又如,阅读《月光曲》一文,这篇文章叙述了贝多芬同情盲姑娘,被其对音乐的热爱所感动,于是即兴为她弹奏《月光曲》的故事。文中对贝多芬弹奏《月光曲》的内容是通过盲姑娘的想像来完成的,贝多芬感情的变化也正是寓于其中。学生由于社会阅历少,对这一部分内容的感悟和理解有一定的难度,若在解读课文时,采取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静思、想像。“同学们,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我看到了月亮缓缓升起,钻破了轻纱。”“老师,我看到了月亮钻进了云层,听到了大海上风吼浪涌。”“老师,我看到了小女孩哭了,她也看见了月亮。”“我看出了贝多芬太激动了。”……如果教学中能做到这样,学生就能亲身感受到他对贫苦人民的同情和热爱。
  
  三、用童心的眼光链接生活
  
  儿童最富于想象和幻想,儿童的世界最是千奇百怪、色彩斑斓的,解读教材要善于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心理特点出发。教材中很多的课文是用儿童的眼光来看世界的,如《柳树醒了》、《荷叶圆圆》;有更多的课文是表现儿童的生活的,如《两只鸟蛋》、《失物招领》;有更多的课文是反映儿童的心愿的,如《棉鞋里的阳光》、《四个太阳》,还有更多的课文中充满了童真、童趣、童思。因为课文反映儿童的生活和想象,在解读文本时,如能抓住儿童的生活,链接生活,就可以自然地实现教师、学生和文本之间的对话,于是存《荷叶圆圆》的课堂上就有了如下的对话。
  师:“小蜻蜓说……”
  生:“荷叶是我的停机坪。”
  师:“小蜻蜓立在荷叶上……”
  生:“展开透明的翅膀。”(边读边用双手做展翅动作)
  师:(拿出一个未展开的“荷叶”,将一只“小蜻蜓”放在荷叶角上)看到这里的荷叶和蜻蜓,大家想到了什么?
  生:“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师:我们大家一起来把这首古诗背一遍,好吗?
  因为课文贴近儿童的兴趣和愿望,于是我们可以激励孩子在不经意间走进课文,表现自我,于是在《荷叶圆圆》的课堂上又有了这样的情景。
  生:(从座位上“起飞”,“飞”到“大荷叶”上)我是一只小蜻蜓,荷叶是我的停机坪。我立在碧绿的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飞呀飞。(掌声)
  师:“碧绿”这个词用得好!不过,你已经立在停机坪上了,还能再“飞呀飞”吗?
  生:不能了。
  师:那应该怎么说?
  生:我立在碧绿的荷叶上,展开透明的翅膀,大家看我多美丽呀!(笑声)
  我们用生活的眼光来选择,要在确立语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构建适合学生语文学习话题,设计生活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语文实践。
  
  四、用童心的思维思考问题
  
  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如果只用成人的眼光读,就会把课文读得深,如果从儿童的角度揣摩阅读过程,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许多好奇的问题,沿着这些问题,你往往会有许多独到的发现。与此同时,体察学生阅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要具备的方法。在读《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一个孩子与她一起读书的妈妈提出的一连窜看似荒诞、匪易所思的问题:“她为什么不到房子里去呀?”“小女孩为什么会冻死?”“那她为什么不去警察局,110叔叔会帮助她的!”“小女孩的爸爸怎么会舍得打她呢?”“她的妈妈为什么不来找她?”“妈妈,让小女孩到咱家做我的姐姐好吗?”这一系列的问题面对今天的儿童,我们在解读教材时是必须要想到的。因为,孩子纯真无邪,善良,有最真挚的情感。
  孩子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用自己的心灵感悟世界,是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如果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发现问题,其课堂是妙趣横生的。其实,新课程观认为,学生主体的“天真好奇的问题”也是课程资源,理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如解读《将相和》一文时,学生可能对文本的人物会自然产生爱、憎的情感,如果站在儿童的角度提出问题:“通过学习,你们喜欢课文中的谁?说出你的理南来。”大多数同学都会说喜欢蔺相如,也有的同学喜欢廉颇,并且理由都非常充分。但我们在读教材的时候要想到有没有喜欢赵王的呢?儿童存在个性化。老师解读从儿童的个性出发,于是会出现下面的情景:“老师,我喜欢赵王。”尽管有人会感到惊讶,但持此种看法的学生会振振有词:“赵王起用蔺相如这样一个小官,说明他有眼力;赵王不怕秦王,敢去渑池会盟,可以看出他很勇敢,是一位好国王。”学生的回答足以说明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因个性不同,产生的问题也不一样。老师在解读教材时的读、问,要站在儿童的角度思考问题,只有你自己心里清楚了,学生才可能学得明白。
  解读教材,需要教师具有一颗童心,还需要具有重眼看世界和解读课文的眼力。而这样的童心和眼力是需要磨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