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期
小学语文课改实践中的几个误区
作者:谢 华
现象一:喧宾夺主——重“创新”轻基础
进行“课改”实验以来,同在其他学科课堂上一样,“创新思维”成了语文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尤其在公开课、比赛课上。不管课前铺垫得如何(生字、词是否认熟了,句子是否读通了,对课文内容是否有了初步理解),不管有无必要,“闪亮登场”的都是一教师急于让学生展开想象,发表自己的新发现、新理解。
思考:语文教育要注重处理好“加强基础”与“创新思维”的关系。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知识、能力、思维发展之间既是一种动态的立体关系,也是层进关系。教师在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发展思维的过程中,巩固基础,提高能力。
小学教育是基础,小学语文教育是基础的基础。因此在语文教育中,首先要“恪守本分”。什么是语文教育的“本分”?笔者认为,语文作为文化的载体,无法脱离人文性、思想性是白不待言的。但如果因为近年来一些教师把语文课敦成“纯语文知识课”,破坏了“人文性”,就反过来以“人文性”(强调个性张扬,强调思维创新)取代“工具性”,这也是“误区”!叶圣陶先生曾说:“我说语文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之间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吕叔湘先生说:“语言文字是一种工具,日常生活少不了它,学习以及交流各种知识少不了它。”二位教育家都在强调“工具性”作为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的同时,也暗示我们这是一种特殊的“工具”——能传承文化、交流思想的工具,人文思想蕴涵其中。
语文教育的基本属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文字这个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语文能力。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让“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是敢于恪守语文教育本分的关键:在课堂中,学生个性的张扬、创新思维的培养,必须寓于语言文字学习之中,或者说能力的形成、思维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对语言文字的体悟理解,这就是语义学习的“本”。
现象二:顾此失彼——为凸现“主体”却隐去“主导”
诚然,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确立了语文教育要以学生为主的新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主体——主人决定着学习语文的过程是自主学习的过程。教师是什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显然,教学重心以教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为主。正是由于教学重心的转移,还没来得及真正领悟“主体”与“主导”二者间关系实质的教师,为了使自己的教育思想与时俱进,急于“照葫芦画瓢”,而且“画瓢”者众。其结果是该讲的不敢讲,明知有错不与匡正,怕沾上“不尊重学生”之嫌,尤其在答案多元化、思维多向的语文课上,教师教学的“中庸之道”尤其突出,教师对来自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去认真的甄别对与错,频繁的使用新的教学口头禅:“你很会动脑筋,见解独特。”“你说的有道理!”“你的理解虽然不够恰当但你敢说,值得表扬!”……见解怎样独特,这独特之见是否属于“空穴来风”?为什么?只是有道理理在何处?怎么不够恰当?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这些过去被很看重的东西都被含糊其辞、模棱两可的评价所掩盖,意在“尊重主体”。
思考:在重视学生自己的理解、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的同时,教师自己这个主体要充分发挥作用,即“主导”作用。
不可否认,多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相信他们的智慧、尊重他们的劳动,是融洽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其学习兴趣,以获取最佳学习效果的关键。以前那种“一言堂”的“师霸”行为和“围着老师的问题转”的“服从式”学风,确实偏离了“人本”,阻碍了“主体”的发展。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笔者认为,教师的讲解(学生的未知处)、正确的指导(需勘误纠偏处),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如果教师对学生模糊不清的东西不加明晰、对学生得出的错误结论不给予纠正,学生就会误解为得到了老师的认可,这岂不是“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教师如何发挥好自身的主导作用呢?著名语文教育家袁容几十年的教学实践启示我们:在培养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教师要密切注意他们表情的变化,捕捉其思想动态,或“旁敲侧击”,或指点迷津,当鼓励时就鼓励,该讲解处理直气壮地讲,尤其是学生的未知领域。
学生主体发展得如何,教师“主导”是关键。希望通过“揠苗”来“助其长”的做法是错误的,只注重“我(学生)能行”,而不要“我(教师)怎么教(学生)能行”的思想是违背教学规则的,同样是错误的。
“课改”并非“另起炉灶”,一切从头开始。我国有悠久的语文教育史,有灿烂的语文学习文化,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语言教育服务的教育工作者,有责任将体现民族语文教育特色的精华(包括学习内容、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毫不犹豫地继承下来,传播下去。我们要改的是不利于培养语文综合素养,与学生生活实际、能力水平相悖,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东西。对此,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并要力争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只要方向不错,坚持走自己的路,语文课堂才不会失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