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创新是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选择

作者:刘 霞




  创新是学生语文课堂教学价值自身的追求。语文教育是基础教育,它虽然不能直接培养出人才,但语文课堂教学中蕴涵着丰富的创新因素,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提供了可能。充分挖掘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创新因素,进一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价值,也就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充分利用教材培养创新能力
  
  语文教材具有的人文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指人们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愿望与态度。它决定人们愿不愿创新、敢不敢创新的欲望与倾向性,是创新能力品质的基础和动力。语文课文中有一篇关于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文章。京张铁路是我国自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修建工期短,难度大,沿路多是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特别是帝国主义国家虎视眈眈,随时准备接手。为了缩短工期,詹天佑采用“中部凿井法”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用两台机车爬青龙山陡坡等事例无不闪耀着詹天佑的创新精神。还有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张衡发明地动仪,司马光砸缸救人等都是创造性的活动。从中不但可以得到高尚的人生价值观、道德观教育,而且还能得到创新精神的激励。创新能力是揭示新问题、创造新思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学生来说,突出反映在能够创造性地做的能力上。
  语文教材主要由一篇篇课文组成,语言是其基本表现形式。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没有语言的思维是不存在的;思维是语言的内容,没有思维就不可能有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发挥语文教材中语言文字的思维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灵活性、广阔性、流畅性、深刻性、敏捷性。如语文教材中的《草船借箭》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田忌赛马》能培养思维的灵活性;《晏子使楚》能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
  语文教材具有的综合功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人格。人格一般指个人全部活动的特征,其中包括个人的气质、动机、情绪、习惯、态度、意志及才能等等。创新人格主要是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个性。创新人格是创新活动取得成功的保证,它包括广泛而持久的研究兴趣,积极稳定、乐观开朗的情绪情致,顽强果断、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等个性品质,能表现出独特的个性特征;不迷信权威,不盲从他人,坚定自信、执着追求和独立性;不因袭传统,求新求异、永不满足的批判性;不固执己见,不武断专横,兼容并蓄、富于变通的灵活性。
  
  (二)培养创新能力的关键在于课堂教学
  
  教师的教学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创造性劳动。教学创新,应当是每一位紧跟时代发展的教师应努力追求的目标。心理学家布鲁纳说过:“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随着时代的需求,教者在语文教学课堂中如何利用丰富的语文教材,巧妙地投之“一石”而激起学生的“千层浪”,由“愤”而启,由“悱”而发,让学生亲自用自己的“头”去感受、领悟、发现,以达到丰富自己的文化积累,建立自己的文化意境,多种角度培养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心养身等现代价值观的作用呢?教师要使自己的学生从认识活动中得到情感、感悟,享受语言优美的旋律,悟出人生哲理,首先就要自己作好情感的铺垫。在执教《桂林山水》时,可这样开课:“我们的家乡多可爱,有名誉天下的世博园,有富饶的物产,有雄伟的故宫博物院,有耸立的高楼大厦,还有美丽的公园……家乡山河的美景真是数不胜数,请同学们也用‘有……有……还有……’的句式以祖国美丽的风光为内容说一段话。”学生说:“有波澜壮阔的大海,有水平如镜的西湖,还有清、静、绿的漓江水”;“有峰峦雄伟的泰山,有红叶似火的香山,还有幽雅的苏州园林……”接着提示:“还有甲天下的……”“甲天下的桂林山水”,学生回答道。“对,桂林山水多美啊!让我们一同来观赏桂林山水吧!”开始引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这样一开始就既训练了学生的口语,巩固了旧知识,积累了词汇,又烘托了气氛,奠定了情感的基调,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和培养了审美情操。在教学中,教师是决定教学成败的关键。对一个教师而言,在教材和学生相对固定的前提下,其教学思路和方法的变化将会对能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起到根本性的作用。
  
  (三)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发展思维独特性
  
  所谓思维的独特性,是指学生能用前所未有的新角度、新观点去认识事物,对事物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独特新颖的见解,这是创新思维最高层次的境界。为使学生思维具有这一特性,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探索,鼓励他们对已有的知识做出某种新颖、独特的转换和组合,依靠自己的努力去解决问题。教学中,经常有学生跟教师唱“反调”,这是创造力的萌芽,这时决不能肆意扼杀,而应及时表扬学生,鼓励他们以后解决问题时,也要不满足于一般,而是大胆地突破陈规、标新立异,别辟蹊径,探索具有创新意识的简捷妙法。
  善于发现事物之间存在的新关系,能够从中敏感地提出有见地的看法,不人云亦云,不随声附和,这是小学生创新性思维的特性。教学中要经常鼓励学生不迷信课文,不迷信和盲从老师、同学的意见和结论,敢于对课文、老师的意见提出批判质疑。
  创新是教育工作的基本主题。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小学语文既是一门基础学科,又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它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有独特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