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新课改下高中开设问题讨论课的调查与实践
作者:李贵辉 宋秀云
当前的高中很少有开设专门的问题讨论课的,但每天都有不少节数的自修课,主要用于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巩固知识和预习新课。学生在自主学习时一定会有学习上的问题不能解决。怎么办?学生只有两种解决办法:一种方法是学校允许的,就是在自修课上去问老师;另一种方法是学校反对的,那就是在教室里跟同学小声讨论。
方法一当然是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的好方法。但实际情况也是有不足的。不足之一:一部分同学胆子小,不善于表达,不去问老师,导致部分学生的疑难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问题堆积越来越多。不足之二:老师与学生之间地位不同,学生和老师不能真正平等交流,从而达不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之三:教师答疑时间有限,不能一对一地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方法二学校是不允许的,因为不便于管理。但既然方法二存在,说明它有存在的合理性。小组讨论可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 给学生提供相互作用的机会, 使所有的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 锻炼和证实自己的能力, 可以学习交流、学习理解、学习合作, 正确认识同伴和自我, 同时在讨论中集思广益形成新思路。由于小组讨论能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精神、开拓创新的激情、合作互助的品格, 因此小组讨论在开放性学习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鉴于当前的自修课存在问题和新课程的理念及小组讨论的作用之大,本课题组提出高中阶段每天开设一节讨论课的设想,并就此进行探索和实践。
(二)问卷调查
我们首先针对高中开设问题讨论课的必要性、开设方式和管理等内容,在A高中高一、高二和高三年级中各任选两个班,共6个班级,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有效问卷300份。
1.开设“问题讨论课”的必要性。认为“问题讨论课”有必要的占92%,认为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积累很多疑问,无法自己解决的占60%,认为能提高表达和思维能力的占32%。
2.“问题讨论课”开设的方式和内容。
(1)认为有问题与同学讨论的方式好的占20% ,认为请教老师的方式好的占 15% ,认为请教老师和与同学讨论两种方式结合的方式好的占65%。
(2)赞同有问题小组内部讨论的方式占31%,赞同有问题自由讨论的方式占34% ,赞同老师参与学生的讨论的方式占35%。
(3)关于小组的划分:认为前后两三桌为一组的占39% ,认为自由组合的占34%,认为老师分组,男女生平衡的占27%。
(4)认为需要分科目选主题的占21% ,认为需要分科目但不选主题,有问题就讨论的占40%,认为不需要分科目也不选主题的占39%。
3.“问题讨论课”开设的时间。
(1)认为每天一小时的占13% ,认为每天45分钟的占28%, 认为每天30分钟的占 22% ,认为每天15分钟的占17%。
(2)认为设在下午第四节自修课的占37% ,认为设在晚自修前半个小时的占21% ,认为设在晚自修最后一节课的占42%。
4.“问题讨论课”的管理。
(1)认为一定影响自修课的纪律,存在“惯性”,自修课也要讨论的占23% ;认为可能有点影响,但不大的占44%;认为该讨论的问题在“问题讨论课”中已经讨论了,自修时正好安静学习,不影响的占 37%。
(2)认为让教师坐班管理23% ,认为让学生干部管理的占28%,认为应是宽松的讨论环境,靠自觉,不需要管理的占49%
(3)认为每次讨论的内容需要详细记录的占20% ,认为每次讨论需粗略记录的占49%,认为太麻烦,不需要记录的占31%
3.调查结果分析。
(1)必要性:由于高中的学习难度加大,学习量加大和自我学习要求的提高等因素,导致在高中生的学习中存在着不同学生及不同学科学习情况的参差不齐和时间紧问题不能及时解决等情形,大多数学生需要一个专门的好的讨论的环境,而且现在的学生不再像以往只要求有好的应试能力,他们也希望在高中的学习过程中能够提高口头表达能力。
(2)开设方式:对于小组讨论的方式,学生有着以下的期望:自由的空间,老师必要的指导,合适的伙伴,便于操作,能随需要进行,实用性强。
(3)管理:大多数学生对于课堂自律有信心,希望每次讨论的内容有所记录,以便于日后的查对和评价。
(三)实践情况
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我们挑选了高一一个班、高二一个理科班进行对比实验。
1.第一阶段。从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后到期末考试,在高二年级一个班进行实验。根据座位分组,学生自主讨论。后发现存在如下问题:①讨论课被期待,真正实施后,学生却很茫然,一节课大部分时间不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若当天的作业已布置,才有问题可讨论。②纪律难以保证,很多学生大部分时间不是在讨论问题。③班级整体学习成绩与期中相比下降较厉害。
在高一年级一个班进行实验,分主题讨论, 委托各科老师提供讨论主题,同样有很多问题:①老师提供的讨论主题,学生要么兴趣不大,要么有兴趣不知道怎么表达。难易适中,学生有兴趣,又能表达,跟学科结合密切的主题很难找。②“一言堂”现象严重。总是基础好的又善于表达的学生在发言,尤其是基础弱的学生几乎是在保持沉默和倾听,甚至捣乱。③班级整体学习成绩也有下降。
2.第二阶段。从第二学期开始到第二学期期中考试止,调整讨论方式。①改变原来整堂讨论的方式,先让学生独立积累和思考问题25分钟,剩下的20分钟时间用于学生讨论,他们的兴趣和效率大大提高了。②纪律由班干部和各小组组长负责,小组长实行每周轮换制,评选最佳小组和最佳小组长。③小组由六人一组变为四人一组,便于讨论。并且基础好的和弱的按排座位时搭配起来,基础弱的坐在前排,基础好的坐在后排,既要体现竞争,又要保持团结互助,鼓励个人和小组共同进步。
这一阶段的结果也是很让人惊讶:进步最大的小组大部分是那些全部为女生,基础中等的小组,小组的所有成员均进步很大;少数有男生也有女生的小组也有较大进步;全部是男生的小组,有个别基础好的学生进步极大,而大部分学生保持原有水平,甚至有个别退步的。班级总体成绩在回升。后来经过谈话了解,原来很多基础好的同学,尤其是男同学偏好于竞争和独立思考,而女生,尤其基础中等的,更偏好于讨论和合作,并且这一现象,在高二的一个理科班中非常明显,但在高一未分文理的一个班中表现的却不是很明显。
3.第三节阶段(正在进行中)。由于发现个别学生改变学习习惯,进步很大,但是改变习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易坚持,需要集体的力量,于是将学习习惯作为讨论课的一个主题,结合考试和平时的测试,进行必要的反思,相互取长补短。对每位小组成员都要有一定的记录,定期检查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小组的文化和目标,建立小组的互相监督和帮扶机制,老师对各小组的情况进行必要的引导,评价和奖励。
这一阶段的收获较大,尤其是高一年级的一个班,良好的班风很快形成,树立了正气,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讨论课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他们认为讨论使得思路更清晰,和同学的相处更融洽。在各位老师和图书馆的大力支持下,各科目的讨论主题也在不断的充实中。
在新课改下开设问题讨论课是有需求的,不管是从新课改的理念还是从学生本身成长来看,问题讨论课可以开设。但要开好问题讨论课却不容易,还需要在管理上、讨论方式上、对小组的评价等方面不断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