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数学之生活感悟
作者:熊 俊
(一)用生活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一般来说,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就会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且广泛地涉猎与之有关的知识,遇到困难时表现出顽强的钻研精神。否则,只是表面地、形式地去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就必须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教学“米”的认识时,笔者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厘米”,让学生动手去测量教室的长,在测量过程中感受到用“厘米”作单位太麻烦,从而产生学习较大的长度单位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的数学知识作好了铺垫,又充分调动了学生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紧密联系生活的“源头性”的数学问题既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更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是教师首先要关注社会,关注学生生活,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各种有效的生活情景,供学生观察、解释、探究。
(二)用生活经验解决数学问题
构建智慧的重要基础,是人们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为此,建构主义教学论把“通过自己的经验主动建构”看成是其“灵魂”。还有学者认为,对小学生来说,小学数学知识并不是“新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旧知识”,在他们的生活中已经有了许多数学知识的体验,学习数学是他们生活中的有关数学经验的总结与升华。鉴于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周围的各种事物、现象充满着好奇,数学教师就必须紧紧地抓住这份好奇心,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情景,设疑引思,用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实例,引导学生利用自身已有的经验探索新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如,教学“体积的概念”这一节内容,教材上有一个实验:把石头放入有水的玻璃杯里,让学生观察水面的变化,使学生明白石头占有一定的空间。诚然,这个实验的内容与“乌鸦喝水”的现象并无二致。为让学生建立体积的概念,在教学中,笔者先让学生讲述“乌鸦喝水”的故事,然后思考讨论“乌鸦为什么能喝到水?”学生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乌鸦聪明,把小石子放进瓶子里;有的说放进小石子,瓶子里的水面升高了……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又重点设疑:为什么瓶里放进石子水面会升高?为什么放了许多石子后乌鸦才喝到水?这么一问,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有的说石子重,会往下沉;有的说石子占了一定空间,把水给挤上来了;有的说石子占的空间比较小,只有放了足够的石子,才能把水挤上来……在热烈的讨论中,学生逐渐理解了体积的含义。
学习数学知识是学生生活经验的组织和重新解释的过程,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尽可能地创设一些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例子,把生活中的数学原型生动地展现在课堂中,使学生眼中的数学不再是简单的数学,而是富有情感,贴近生活,具有活力的东西。
(三)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数学教学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在是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能力,而数学能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又表现在学生能否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一是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概念、计算法则。小学数学中的许多概念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相应的实例。在教学《妈妈的小帮手》一课之前,笔者在班里举行了一次“称称你的体重;量量你的身高”活动。教学新课时,联系到每位同学的身高与体重,学生就容易理解“高与矮、轻与重”的概念,便于学生比较,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二是从贴近学生实际水平的现实出发,一步步地引出概念。分类比较是辨别事物异同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共同探索中,通过对具体实例的分类比较,使学生弄清不同物体之间本质的区别,并启发学生进行概括,形成普遍概念,再按照其特征进行分类,就会水到渠成。例如,第一册数学“认识图形”这一单元中,可以这样教学:先出示大小差别比较明显的两个三角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然后再出示一个圆柱体和一个球体,让学生找出这两类物体的不同特征;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出示多个圆柱体、球体、长方体、正方体,让学生进行比较分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三是在实践中检验知识。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判断和检验能力,这时就可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具体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学习了《妈妈的小帮手》一课后,让学生回家量量自己父母的身高、体重,测量周围常见物体的长短,这样学生就进一步加深了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数学来源于生活,而生活又离不开数学,只有把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让数学与生活成为一对教学的伴侣,才能激发起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学习数学的兴趣,才能更好地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数学教学改革走向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