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教法例谈
作者:郭祥圣
(一)用足文本,整合教学
与以前的教科书比较,新教科书的课文篇目有了显著增加。每个专题的内涵或学习方式的整体性、板块之间人文内涵的相关或互补性,需要教师既尊重专题(或板块)的整体性,又创造性地处理文本,进行整合式教学以提高教学效率,立足文本阅读以实现“用教材教”。例如,必修三第二专题第三版块“底层的光芒”,由两篇不同文体的作品组成,它们分别是高尔斯华绥的短篇小说《品质》和杨绛先生的《老王》。文体虽然不同,但可以抓住它们的共同点进行整合,设计如下教学思路:①明确两篇文章描写的主要对象的身份;②粗读文本,看两篇文章分别描写了格斯拉和老王生活中的哪些片段;③分别概括格斯拉和老王的性格特点;④细读文本,体会两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和语言特色,感受两位作者对格斯拉和老王的情感态度;⑤《老王》的结尾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那么格斯拉和老王是不是“不幸者”?如何理解他们的“幸运”或“不幸”? ⑥尝试为格斯拉和老王拟写挽联。这样地整合教学,既落实了引导学生在文本阅读活动中学会研习文本、开展问题探讨、充分展开多重对话,又发展了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切实提高了语文素养。
当然,在整合处理几篇文本时,也可以通过其中一篇的重点研习,带动相关文本的学习,实现“用教材教”。例如,必修一第三专题“月是故乡明”的第一板块“漂泊的旅人”的学习,可以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为主,整合“现代散文选读”“难以忘怀的故事”专题中先生的《北京的春节》一文,通过“诵读语言?邛分析手法?邛品味情感”,比较两篇文章在不同的语境下的语言情感格调,以多层面地领会作家对家乡北平的挚爱之情,以及作为一个平民作家、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在国势危艰时的无奈伤感和深切悲痛。在句式、修辞、虚词、语句等的揣摩中落实“三个维度”的融合,同时迁移阅读《我心归去》、《乡土情结》两文,提升学生的素养和能力。
(二)聚焦语言,训练思维
在全面落实“新课标”的今天,教师帮助学生“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的要义在于引领学生紧扣文本中语言这根主线,指导学生透过语言的形式去发现作品所表现的内容,由此建构生成新的“言语内容”,提升思维品质。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现代汉语语感”、“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1.诵读悟情。研习老舍先生的《想北平》一文时,以诵读贯穿品味语言的始终,揣摩字词的深层含义以及蕴涵其中的情感。如诵读 “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呀!哼,美国的橘子包着纸,遇到北平带霜儿的玉李,还不愧杀”时,揣摩后明确读“西山的沙果、海棠,北山的黑枣、柿子,进了城还带着一层白霜儿”时要用平缓语气;“白霜儿”要用带京味的腔调来读,因为它透出了瓜果的新鲜味和作者的几分自豪感;“还不愧杀”句应在“还不”处略作停顿;“愧”字应重音;“杀”字轻短收束。这几句话反映出了深浸于老北平的作者对家乡细微真切的自豪感,淡语情深,那种对和平安宁淳朴恬静的怀念和充溢于家园之思的情愫从文字间细细渗出。很难想象,没有指导诵读这个环节,学生怎能走近老舍,领悟文章的这份刻骨真情?
2.语境揣摩。教学初唐诗歌《春江花月夜》时,课上有学生提出“海上明月共潮生”的“生”应为“升”,认为顾名思义,明月伴着潮水的上涨而上升,符合自然客观规律。笔者没有急于回答,而是让学生到诗歌文本中去体会。果然,有学生依据“可怜春半不还家”句中“春半”一词的时间提示和注释中“江海潮涨之时即月相满盈之时”,从地理学角度解释那一轮圆月乃是伴随着海潮一同生长出现的,应该用“生”;也有学生从诗篇主要意象“月”一夜流动运转的角度,认为“月”出生(出现)?邛升起?邛高悬?邛西斜?邛落下,演绎了迷离朦胧的春江美景,寄托了游子思妇缠绵缱绻的离情别绪,应该用“生”;还有学生联系“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两句,从修辞的角度提出“生”字赋予明月和潮水以人的生命和动态,他们共同生长出现,一同嬉戏,潮水走到哪儿,月光就追随到哪里,一个“生”字将诗句变活了。学生能根据语境揣摩词语含义,如此合理建构,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么?
3.增减调换。如在教学《雷雨(节选)》时,笔者尝试了从舞台说明和周鲁两人对话中人称变化的角度推进问题探讨。师生对话时,有学生提出课文结尾处舞台说明(慢慢撕碎支票)中的“慢慢”应改为“立即”更符合侍萍的性格。笔者觉得这个问题很有价值,立即发动学生进行讨论。持“立即”论的学生认为:“在周朴园要拿钱收买侍萍的时候,侍萍彻底看清了周的本质,看透了他的自私和虚伪,愤怒斥责了周朴园的卑鄙,毅然撕毁了支票,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和尊严”,且与前文周朴园“忽然严厉地”责问侍萍时侍萍“悲愤”、“愤怨”的态度一致,反映了侍萍性格中倔强的一面。而持“慢慢”论的学生则认为:“五千块钱对于月钱只有八元的侍萍来说是个天文数字,面对支票,她不能不经历一阵心灵震颤和短暂的琢磨,‘接过支票’的动作和‘谢谢你’的回答便验证了这样的心路历程。最终‘慢慢撕碎支票’则说明善良软弱的鲁侍萍在看透周朴园的面目后的悲苦痛楚和彻底绝望,也借此维护着自己最后的人格和尊严。”“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这样富有个性的见解,主动积极的思维不正是他们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提升的结果吗?
(三)注重延伸,合理拓展
新课程标准关注学生“应用·拓展”能力的发展,提出“注重跨领域学习,拓展语文学习的范围,通过广泛的实践,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的要求。“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探究的范围必然会延伸到文本以外。那么,该如何拓展呢?笔者以为应当立足于文本合理拓展,在书面语言的学习上适当延伸广度、拓展深度,进而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l.适当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建构对文本内容的认识。回到前面《雷雨(节选)》教学中学生对舞台说明(慢慢撕碎支票)中“慢慢”一词的争执中来,面对学生不一样的理解,笔者在屏幕上打出了原作中的几句台词:①鲁侍萍撕碎支票后,周朴园叫人让周萍下楼并说:“侍萍,你不要太固执。这一点钱你不收下,将来你会后悔的。”②周朴园宣布开除鲁大海后,鲁大海想进一步揭穿周朴园的面目时,鲁侍萍(至大海前)说:“别说了,走吧。”③第三幕戏中鲁侍萍高声阻止鲁大海复仇时说:“你要是伤了周家的人,不管是那里的老爷或者少爷,你只要伤害了他们,我是一辈子也不认你的。”④第三幕戏中鲁侍萍含泪劝导女儿四风:“我太不敢相信世界上的人了。人的心都靠不住,我并不是说人坏,我就是恨人性太软弱,太容易变了。”联系前面鲁侍萍对周朴园的话“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门”、“那是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死了”再让学生思考。有学生说:鲁侍萍恨的是三十年前周朴园的“软弱”,恨的是自己的“命”苦,更恨的是来自“你们老太太”的势力,而对眼前的周朴园则“爱恋依然存在几许?邛宽容?邛失望?邛彻底伤心”,故而“慢慢”一词更符合鲁侍萍人性中幼稚的一面。此说与作者曹禺本人的看法近乎一致。
2.适当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建构对文本艺术特色的认识。教学必修二第四专题中的《边城(节选)》时,为引导学生探究沈从文所表现的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笔者把“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作为鉴赏重点,以感知主人公翠翠为突破口,在研习了人物描写的多样化手法后,让学生从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等角度认知淡淡的惆怅和薄薄的凄凉中山村少女翠翠的爱情萌动、对爱情的憧憬和执著。为深化学生对写人手法的认识,笔者还引入了汤显祖的名剧《牡丹亭》第十出“惊梦”中“绕地游”“步步娇” “醉扶归”“皂罗袍”“好姐姐”“山坡羊”“山桃红”等几支曲子,学生在品读、潜玩后体会出,杜丽娘见花落泪、即景生愁,美好的三春光景触发了她的青春觉醒,戏曲《牡丹亭》寓情于景,主要通过语言(曲词)写活了情窦初开的杜丽娘的形象。戏曲与小说,不一样的体裁,不同的手法,塑造了同样感人的艺术形象,展示了永恒的魅力。这样的延伸,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文本内涵,促进了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认识。
3.适当的拓展有助于学生建构对文本语言风格的认识。教学必修五第三专题中鲁迅先生的杂文《记念刘和珍君》时,学生大多忽略了文本开头“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就是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为十八日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的刘和珍杨德群两君开追悼会的那一天”这句话。于是,笔者引导学生体悟,先生将“中华民国”与“在段祺瑞执政府前遇害”对举,意在揭露这是“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日子”,所谓的“中华民国”并非民主之国度,“执政府”也非广大民众享有的政权,而是段祺瑞之流残害爱国进步的热血青年的人间地狱。整篇杂文纲举目张,学生据此理解先生的复杂思想便水到渠成。其实,鲁迅先生往往淡笔寄深情,冷峻幽峭的语言背后有着鲜明的爱憎和深邃的思想,即便是纪年的表述也往往寓以深意。由此,我援引了小说《阿Q正传》第七章开头一句“宣统三年九月十四日——即阿Q将搭连卖给赵白眼的这一天——三更四点,有一只大乌篷船到了赵府上的河埠头。”先生用“宣统三年”这种帝王年号来代表公元纪年的1911年,以阴历九月十四日指称阳历11月4日,表明辛亥革命风潮虽已波及未庄,这里依然是封建意识浓郁,江南农村未庄的阶级对立依然明显。清冷凝练的语言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一贯风格,颇须读者“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