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2期
试论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推进
作者:崔淑杰
[关键词]新课程 不足 建议
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的一个大的趋势是都进行了课程改革,我国也适时进行了新的课程改革。新课程是素质教育发展的产物,能否顺利实施新课程,将对素质教育产生巨大影响。在与新课程从理论到实践相接触的过程中,笔者感触颇深: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是好的,但在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理念的欠缺、知识的僵化与不足、能力的调整与转型不够,等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一些建议,以期能够为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提供一点帮助。
(一)存在的问题
1.教师理念的欠缺。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概括起来有四点:一是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健康的意识和体魄;二是改革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努力体现课程的时代性;三是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四是注重学生运动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由于新课改理念的欠缺,导致新课程改革到目前为止效果不佳,这可以从体育课的内容及形式、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系列表现得到证实。
(1)体育课内容老套。新课改搞了有三四年的时间了,但体育课的内容依然完全是“清一色”的田径、球类等竞技内容,体操和武术都很少开。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之二是改革课程内容,大大突破传统的竞技运动教学内容的模式,引进民族民间体育活动内容和新兴运动项目,同时将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进使之成为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受高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而且,新课程是目标引领内容,体育课内容的选择会更加灵活。
新课改搞了有三四年的时间了,但在教学一线,有的地方还是纹丝不动,改革的春风怎么也吹不走冬日的严寒。也许他们做过努力,也尝试着改变过去的教学模式,但造成体育课依然完全是“清一色”的田径、球类等竞技内容的原因一是教师对新课改的漠视,认为这次改革和以前的改革一样,只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修修补补;二是教师的教学习惯,以前的教学内容是大纲规定好的内容,教师上课拿过来就用已经习惯了,现在新课程让教师自己根据目标去改造和选择内容,有点不适应,也可说是积习难改。
(2)体育教师仍然采用老套的教学方式方法。在上课的过程中依然是教师为中心、教材为中心、课堂为中心,就是不以学生为中心,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习方式依然采用教师绝对权威的接受式单一教学方式。体育教师的口令依然非常具有权威性。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公开课中,为了追求课堂纪律好,组织整齐划一,教师发出的口令,学生是必须服从的,否则就被认为是不遵守纪律的学生,会受到教师严厉地批评。这样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就会受到抑制。
新课程强调改变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口令不要总是很权威,要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与合作学习。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教会学生学习,教师的作用是对学习方式进行指导,并营造一种有助于发挥学生创造性和获得运动乐趣的教学环境。但在教学实践中,体育课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千篇一律的慢跑、徒手操,然后是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然后是学生练习,教师再集中讲解,学生再练习,最后放松下课。这种模式化的教学,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抑制了教师上课的激情,加速了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同时也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变化
(3)对学生的评价依然是单一的传统评价方式。体育教师单方面的评价,只是体能与技能的评价,只关注考核的数字。《课程标准》提出体育学习评价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并非为了选拔体育尖子,强调体育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而不是选拔式的评价。在考核课中,体育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的学生由于天生身体素质就好,平时不需要怎么练习,考核时就能很轻松地及格甚至取得优秀的成绩。而有的学生由于天生的身体素质差,平时练习非常刻苦努力,到考核时也许连及格都达不到。象这种情况,如果采用传统的评价方式,只是看重结果,而不重视过程的话,后一类学生就会放弃练习,不会努力了,因为努力和不努力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不及格。如果采用新课程标准下的评价方式,使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就能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
2.体育教师知识的僵化与不足。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听说有的教师把技术要领给讲错了,由于学生不懂,就将错就错地学习了错误动作。把技术要领讲错了,其中有文化素质差的因素导致的对技术要领理解不到位从而讲错要领;还有教师有着投机取巧的心理,以为反正学生不懂,讲错了也没关系,不会影响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于是就不追求把技术要领弄懂弄会,导致讲错要领。
虽然新课程改革提出将竞技运动项目加以改进,使之成为符合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深受高中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但是它并没有淡化运动技术的教学,并不是不追求运动技术的正确性。教师上课时,仍然要把正确的动作技术要领讲授给学生,示范正确优美的动作,给学生建立正确的技术概念。但是由于个体的差异,在学生学习动作的过程中,不要过分追求动作的细节,不要按正规的比赛规则去组织教学的比赛。对运动项目的改进、对比赛规则的变通,将会大大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
3.体育教师能力的调整与转型不够。现在体育教师仍然是用教材教学,仍然是教学生学会体育。由于体育教师计算机基础较差,在讲授体育内堂课的时候,很少借助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另外,体育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是极其欠缺的,在教学实践中虽愿意充实和完善自身的素质,但大都不愿为此付出努力。
新课程改革后,体育教师的能力应该发生相应的调整或转变:变“教学生学会体育”的能力为“教学生会学体育”的能力;变用教材教学的能力为设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能力;完善对学生学习评价的能力;加强体育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增加学科整合的能力,将计算机、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与体育相关的知识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增加体育的厚度。体育教师也应该及时转变角色,成为课程的设计者、学生练习兴趣的激发者、学习的启发者和帮助者。
(二)原因分析
课改多年,造成效果不佳的原因有很多,一是教师改革的理念不清晰,没有明确的目标也就是不知道怎么改;二是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没有改变,改革教学模式后,教师的课堂评价标准没有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师上的是新课改理念下的体育课,而对此的评价标准还是传统的评价标准,在课堂上教师做出的努力得不到认可,教学势必又会回到老路上去;三是学校对教师的综合评价标准没有变,还是以高考论英雄。那么,在这种评价观的指导下,教师搞教学改革只是徒劳,没有人会去费力不讨好;四是教师的教学习惯难以改变,以前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练习形式都是大纲规定好的,教师上课拿过来就用,现在新课程让教师自己根据目标去改造和选择内容,自己设计组织教学,对此教师很不适应。
(三)提出建议
1.“兴国的教育,必有兴教的良师”,体育教师要主动地学习研究有关新课程改革的材料,更新观念,增强责任心,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实施新课程。
2.教育主管部门和领导应该鼓励体育教师的在职学习,并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加强各校、各地体育教师之间的交流。
3.对教育母机——大学的教育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师积习难改”的问题。一开始从教,就让教师有良好的教育教学习惯。
4.教育主管部门应督促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教师评价制度的改革能够有力地促进学校教育的改革,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从而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总之,推进新课程的改革,需要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要做出努力,相信新课程改革一定会取得圆满的成功。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3]曲宗湖.体育教师的素质与基本功[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