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认知凸显性和带“有”的相关格式

作者:杨玉玲




  提要 本文考察了带“有”的一些特殊格式,它们的共同特点是都表示数量多。在此基础上,可用认知语言学的认知凸显性来解释这种现象。只有高于社会平均值的量才具有认知凸显性,才容易进入人们的认知视野。也只有这样的量才能进入上述格式。
  关键词 认知凸显性 社会平均值 程度副词 有
  
  一、前言
  
  我们知道,在日常生活中,那种与众不同的对象最容易进入人们的认知视野,也就是最容易引起人们注意。例如,如果10个学生中只有1个是女生,那么我们最先认识或最先叫出名字的就是这个女生。相反,如果10个学生中只有1个是男生,那么我们最先认识或叫出名字的则是那个男生。这是因为我们往往只关注或最先关注最突出的部分。我们说,这种较容易进入人们认知视野的对象具有“认知凸显性”(石毓智,2000)。无论是“鹤立鸡群”之“鹤”,还是“鸡立鹤群”之“鸡”,之所以最引人注目,都是因为它们具有认知凸显性。
  人类这种认知上的特点在语言中也有反映,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带“有”的几个格式所共同表达的“数量多”义。本文拟以认知凸显性为理论背景,来讨论这几个格式。
  
  二、程度副词+(“有”+名)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讲“‘有+名’可受‘很、挺、最’等程度副词的修饰,表示评价。”但“有”到底带哪些名词后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带哪些则不可以?这对留学生来说是一难点,因为它不能无限地类推,所以封闭性地列举是很有必要的。否则学生就会类推出:
  他很有桌子。
  你非常有书。
  对此,贺阳(1994)给予了较圆满的回答。贺文在考察了3000多个名词的基础上,指出“具体名词构成的‘有+名’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只有抽象名词构成的‘有+名’才能受程度副词修饰。”如:
  1、看似很有“文化”、很有“品位”、很有“格调”。而实际上,却是一种浮浅的庸俗化写作倾向。
  2、现在他又开始喜欢爵士乐队了,觉得很有韵味。
  3、巴斯图尔克的控球、传球很有特点。
  4、马泽尔说:“郎郎很有才华,我们曾经合作过。”
  其他程度副词也同样可以修饰“有+抽象名词”。如:
  5、跟着他二十多年,我觉得挺幸福的,我挺有眼光能找到他。
  6、这个作者也是非常有觉悟,有眼光的一个人。
  也许,我们的描写工作至此可以告一段落,但问题并未完全解决。有人还会问为什么动词性的“有+名”(显然“有”既非心理动词,也非能愿动词)能受程度副词的修饰呢?
  现在试用认知凸显性来解释这一问题。
  我们的记数一般是从零开始的,所以从逻辑上说,只要大于零的量都可以说是“有”,例如一个口袋里只装了一分钱的人,从逻辑上我们可以说“他有钱”,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在很多时候,我们对量的计算,往往并非从零开始,而是把社会平均值作为一个基数来对有关的量进行评价。例如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有自己的地位和身份,但只有那些相对于一般人来说,有较高地位和身份的人,我们才说“他有地位、有身份”。再如,如果现在人均月收入是4000元。如果一个人的月收入是3000元或4000元,我们一般不说“他有钱”;一个上过初中的人虽然认识一些字,有一些知识,但我们也不说“他有知识、有学问”。这是因为从认知的角度看,只有高于社会平均值(一般标准)的量才具有认知凸显性,才较容易进入人们的认知视野,引起人们关注。(石毓智2000)
  《现代汉语八百词》讲“‘有+名’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表示评价”。从上面的分析和大量例句可以看出。这种评价总是从积极的“大、高、强、多、远”等方面去评价。也就是说,“有+名”在人们认知领域中的默认值是“大、高、强、多、远”等。虽然它们不出现,但整个结构却仍隐含这些意义成分。也就是说,“有+抽象名词”是一个特殊的短语,具有形容词的性质,表示正向形容词的意思,如“多、大、强、远、高”等。如“有气派”意思是“气派大”,“有经验”意思是“经验丰富”,“有办法”意思是“办法多”等。有时“很+(有+抽象名词)”和“很+形容词”并列使用,“很+(有+抽象名词)”的形容词性更加明显,如:
  7、热菜中鲍汁花菇鲍片、浓汁鱼肚,很实惠也很有档次。
  8、她很聪明也很有手段。
  一些“有+抽象名词”已经凝固成了正向义的形容词,如“有效、有益、有害、有权、有势、有情”等。
  所以,“有+抽象名词”和程度副词的组合,实际上是这些隐含的表示性质的词汇“大、高、强、多”等和程度副词的组合。其实,上述“程度副诃+(有+抽象名词)”,只要句法许可,很多都可以省略程度副词,仍表示程度深。如:
  9、老奶奶,您有福气啊,孩子都这么有出息。
  10、他可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啊!
  这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就有论述:“有些名词跟‘有’结合,不用程度副词,也能有程度深的意思。例如:他可是有年纪了。这个人有学问。”
  于根元(1991)也曾指出,这里“‘有+NP’并不只表示具有或者确认,还表示程度”。
  和“有+抽象名词”并不表示名词所指对象的量高于零而是高于社会平均值相同,“没有+抽象名词”也并不表示名词所指对象的量低于零而是低于社会平均值。如:
  11、他既没有身份地位,也没有学问。
  12、这东西没价值,留着干吗?卖了吧!
  13、现在意识到,“那种把市场划分为豪华车、中型车和小型车的观点越来越没有意义”。
  同样,“没有+抽象名词”也可以受程度副词的修饰,“没有+抽象名词”和副词的组合,其实也是隐含的表示性质的词汇“小、低、弱、少”等和程度副词的组合。例如:
  14、家乡的山很矮很没有名气,那是普普通通的山。(清华)
  15、在这个家里,三毛的作品很没有地位,我们也不做假。(清华)
  16、此类型的人,对自己很没有信心。(清华)
  17、这句话乍听起来,很没有道理,但千真万确。这句话是真理,是至理,是……(清华)
  现在我们明白了为什么“有”带抽象名词后可受程度副词的修饰。那么同样是名词,为什么具体名词就不可以呢?我们认为这与抽象名词和具体名词在数量上的特征有关。
  石毓智(2001)中讲“就各类词的数量特征来看,名词只有离散性而没有连续性。”所谓“离散性”,就是指能划分出明确的单位或者个体,可以用精确的数量词语来称数的性质。而“连续性”则相反,是指没有明确的界限和起讫点,不能划分出明确的单位或者个体,不能用精确的数量词语来称数的性质。他认为所有能受“没”否定的词都具有离散性而所有能受“不”否定的词都具有连续性。如果仅就石文所举各例(人、书、碗、灯、笔、马、车、水、土、桌子、词典、小说、石头、火车、篮球、钳子、木版、筐子),我们确实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