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社会语言学视角中定襄话的“人名+子”现象

作者:王国珍

能与“子”最初用于乳名有关。(3)都是词尾“子”。同时,它们也有两点不同之处:(1)定襄话一般不能带姓,而敦煌文献绝大部分带姓。(2)定襄话“子”前面用的是双名,而敦煌文献绝大部分是单名,导致这些不同之处的原因可能与乳名、官名的产生顺序有关。敦煌文献中记载的这些人多为社会下层的普通人,没必要起一个高雅的名字,“他们大多一生只有一个名字,就是乳名。敦煌资料中记载的许多名字,实际是都是乳名,只是因为要记入各种文档,才在名前加了个姓”。而定襄话中带“子”的乳名产生于官名之后,为了表示亲昵自然要去掉姓名再加“子”。因此,可以肯定敦煌时期的这种“子”就是定襄话中人名加“子”现象的源头。它产生的直接动因是乳名表亲昵的需求,而唐五代时期词缀“子”的繁荣正好为其产生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三、人名+“子”的衰落及原因
  
  笔者调查了13户邻居子孙三代或四代的昵称,如果本人后来离开本村,他的后代就不记录。情况如上表,括号中为全名。上表列有“二小子”、“二妮儿子”等称呼,只是为了看清该家庭全体成员的称呼,在具体讨论时不统计这类称呼。
  第一代13人中只有“陈三”没有加“子”,其原因是前面有姓,我们猜想如果去掉“陈”,那么极有可能会在人名上加“子”。第二代24位男姓中,有12位加“子”,占50%,12位女姓中,有3位加“子”,占25%。第三代中仅1例,且用法不太稳定。可见,20世纪30-50年代是这一称呼的鼎盛期,能产性极强;60-70年代是衰退期,这一用法的增幅降低;80年代以后,这一用法不再增加。可以预料,第二代人去世后,这类“子”在定襄话中就会彻底消亡。笔者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导致了人名加“子”现象的衰退:(1)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排行+名(名字的后一个字)+“子”的现象大大减少,甚至绝迹。(2)90年后出生的孩子单名明显增加,而定襄话既没有“单名+子”的用法,也不像山西其他方言一样,可以在单名后加“娃”,再加“子”。这直接导致了“子”尾的减少。(3)普通话一般用重叠单字表达亲密、亲昵的意味,而没有人名加“子”的用法,这是“子”尾消失很重要的外因,它的影响远远大于第2点。上表第二代5例单字重叠的称呼中没有一例单名,第3代7例单字重叠的称呼中也只有两例单名。(4)定襄话中人名加“子”结构中的“子”的亲昵意味已经很弱(几乎所有认识他的人不分亲疏都用带“子”的称呼)。于是,人们选择了单字重叠来代替“子”尾。又由于单字重叠后是双音节,受其影响,直接称呼双名的形式也逐渐增加。以上(1)-(3)是人名加“子”现象消失的外因,(4)是内因。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