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东方.细说元朝.三六.六部
|
在正常之时隶属于中书省、而曾经三次改属尚书的六部,前后在编制上也有过相当的变化。
在忽必烈中统年间,所谓六部,只有两部,称为“左三部”与“右三部”。左三部是,吏部、礼部、户部的合并。右三部是兵部、刑部、工部的合并。左三部与右三部均各设尚书二人,侍郎二人。这似乎是省钱的办法。如果六部分设为六,每部只设一个尚书、一个侍郎,便至少要有六个尚书、六个侍郎了。省钱的事小。主要的原因是,大权属于尚书以上的右左丞相以至于参知政事。六部只是事务上的执行人员而已。右三部尚书,是宋子贞。左三部的尚书是谁?刘肃。
忽必烈在至元二年二月把“左三部”与“右三部”,由事实上的两部分为四部:吏礼部、户部、兵刑部、工部。这四个部的第一任尚书,据屠寄说,是:吏礼部,麦术督丁;户部,马亨;兵刑部,严忠范;工部,别都鲁丁。然而,依照当时的编制,吏礼部有三位,不仅是麦术督丁一位。户部的尚书也有三位。兵刑部与工部的尚书各有四位。换句话说,四个部的尚书共有十四位,而可考的仅有屠寄所列举的四位而已。
忽必烈主张不定。到了次年,至元三年,又把四个部恢复为“左三部”与“右三部”两部。再过两年,两部又改为四部。到了至元七年,四部才改为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各成一部。各部的尚书人数不等。其后,每一部的尚书及其下的侍郎、郎中、员外郎,人数屡有变动,不仅在忽必烈一帝之时如此。到了最后,六部或先或后都确定为尚书三人,侍郎二人,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最先有如此编制的是工部(1291年),其次是礼都(1295年),再其次是刑部(1300年),然后是吏户两部(1311年),最后是兵部(1323年)。
《明史》有“七卿年表”,把六部尚书与都御史的姓名与在任期一一表明。《清史稿》有“部院大臣年表”,其内容与《明史》的“七卿年表”相仿,所记载的也是六部与都察院的长官,增加了侍郎与副都御史。可惜,三种元史皆没有这样的一种表。《新元史》与《蒙兀儿史记》没有,值得原谅;因为,到了民国时代,离开顺帝北去已经有了五百多年,材料无从搜求。《元史》没有这个表,实在是怪不得人家责备它“草率”、“疏漏”。
我从三种元史的列传与《新元史》的氏族表之中,已经找出了一些六部尚书的姓名与在任的时期。
①吏礼部:高鸣(世祖时)。吏部:阔阔,别帖木儿,刘宣,刘正(以上世祖时);吴元珪,王寿(以上成宗时);李研(仁宗时);王结,傅岩起(以上英宗时);苏天爵,偰哲笃(以上惠宗时)。
②户部:忽都鲁沙,亦不刺金,拜降,刘正(以上世祖时);萧拜住,谢让(以上武帝时);宋崇禄(武宗仁宗时);张思明、韩若愚(以上仁宗时);杨安札儿不花(可能为英宗时);高纳麟(文宗时);徐奭,师泰(惠宗时)。
③礼部:刘秉恕,阔阔,廉希贤,马月乃合,张孔孙(以上世祖时);杨朵儿只(仁宗时),曹元用(泰定帝时);张起岩(文宗时);吕思诚(文宗或顺帝时);曹鉴,徐奭(以上惠宗时);哈散(不知何时)。
④兵部:苫思丁(世宗时);崔敬,师泰(顺帝时),阿速氏者燕不花,札刺亦儿氏博罗(以上均不知何时)。
⑤刑部:李子忠,布伯(以上世祖时);高克恭(成亲时);谢让(武宗或仁宗时);王结(英宗时);韩若愚,马煦(以上泰定帝时),吕思诚(文宗或惠宗时);崔敬,马煦,陈思谦(以上惠宗时)。
⑥工部:段天佑,王倚(以上世祖时);吴元珪(成宗时);尉迟德诚(武宗时);韩冲,刘秉德,张思明(以上仁宗时);成遵(惠宗时);大食人也黑迭儿之子马合谟沙,马合谟沙之子木八刺沙(均不知何时)。
以上这许多位尚书,在当时都是显宦,然而过不了几时,姓名都被人们遗忘了。太史公所谓“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其中何尝没有好人?阿附阿合马与桑哥之流的究竟是少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