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在纪念薄一波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2008年1月28日)

作者:贾庆林




  同志们:
  今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在这里举行座谈会,纪念薄一波同志诞辰100周年,深切缅怀他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建立的历史功绩,追思和学习他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崇高风范,进一步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开拓奋进。
  薄一波同志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经济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八十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倾注了全部心血,鞠躬尽瘁、奋斗不已,作出了重大贡献。
  薄一波同志出生于山西省定襄县一个农民家庭。他的青少年时代,正值中国社会危难深重和急剧变革的时期。他受到新思想新文化的影响,在对各种社会思潮的比较中接受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薄一波同志1925年秋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12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从此把共产主义事业作为终生不渝的奋斗目标。
  大革命失败后,薄一波同志长期坚持白区斗争,历任中共山西临时省委委员、顺直省委军委常委等职务。1929年后在北平、天津、唐山等地从事兵运工作。由于白区工作环境险恶,他先后四次被捕,两次入狱。在狱中,他带领同志们对敌人进行坚决斗争,保持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1936年夏秋之际,经党中央批准,关押在草岚子监狱的薄一波等54位同志被营救出狱。对于薄一波等同志在草岚子监狱中的英勇斗争,毛泽东同志后来给予充分肯定和很高的评价。
  薄一波同志出狱后,遵照中共中央北方局指示赴山西,组成以他为书记的中共山西公开工作委员会。他创造性地运用党的统一战线思想,成功地与国民党地方实力派阎锡山建立了特殊形式的上层统一战线,接办、改组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组建山西新军即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把山西抗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他率决死队第一纵队到晋东南抗日前线,参与领导创建了太岳抗日根据地。与阎锡山上层统一战线工作的成功开展,对华北的抗日战争具有重要意义,对全国抗战也产生了积极影响。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把山西作为全国抗日战争战略支点的伟大构想由此得到实现。
  1939年底,薄一波同志率领新军,在八路军的支持和配合下粉碎了阎锡山企图消灭新军的阴谋,新军各部队正式编入八路军序列。1940年后,薄一波同志任冀南、太行、太岳行政联合办事处副主任,领导太岳抗日根据地的建党、建政、建军工作。从这时起,他开始涉足根据地财政经济工作这一全新的领域。1941年起,薄一波同志先后任八路军太岳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太岳纵队政治委员、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副主席、中共太行分局委员、太岳区委书记,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的发展壮大建立了显著功绩。1945年,薄一波同志在延安参加党的七大,当选为中央委员。
  抗日战争胜利后,薄一波同志任中共晋冀鲁豫中央局副书记兼晋冀鲁豫军区副政治委员等重要领导职务,协助邓小平同志主持晋冀鲁豫中央局日常工作。1947年夏季刘邓大军挺进中原后,他任晋冀鲁豫中央局第一副书记、代理书记,负责主持中央局工作。他正确执行党中央的方针政策,领导了晋冀鲁豫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结合实际贯彻党的工商业政策,推动了解放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948年5月起,薄一波同志先后任中共中央华北局第二书记、第一书记兼华北军区政治委员,主持华北局的全面工作。他提出“安定团结,发展生产”的方针,领导华北局开展了整党、建政、生产、支前和成立大党校、大军校、大党报及华北大学等项工作。1948年9月华北人民政府成立,薄一波同志兼任华北人民政府第一副主席、党组干事会书记,随后兼任平津卫戍司令部政治委员。他参与部署领导了接管北平、天津两大城市的工作,指导华北局的工作重心及时从乡村转入城市,为党中央从乡村进入城市和确定以北平为首都筹备建立新中国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对此,党中央给予高度评价。1949年3月起,薄一波同志列席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参与党中央一些重大决策的讨论。7月,任党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参与组建中央人民政府各部委等多项工作,并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薄一波同志任政务院政务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央人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后又担任全国编制委员会主任,仍兼任华北局第一书记。在陈云同志直接领导下,他和中财委的同志一起,精心组织了稳定物价和统一财经的重大斗争,取得了新中国成立后财经战线上第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胜利。他还担任过中央人民政府节约检查委员会主任,参与指导全国的“三反”、“五反”斗争。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后,薄一波同志任国务院第三办公室主任,协助周恩来总理分管重工业口工作,先后兼任国家建设委员会主任、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这时,国家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薄一波同志着重抓了156项重点工程,并参与组织领导了我国原子能工业的筹建工作。1956年9月党的八大召开,他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随即任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1月,任国务院副总理。从这时起,薄一波同志参与对国家全局经济工作的领导。他注重从实际出发,尊重和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1958年“大跃进”运动开始后,他多次强调要注意综合平衡。他不赞成盲目追求建设速度、违反经济规律的一些做法,曾写信给毛泽东同志反映家乡群众生活问题和农业上的一些浮夸之风。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薄一波同志积极贯彻党中央制订的“八字方针”,工作卓有成效,受到毛泽东同志的赞扬。1963年他兼任国家计委副主任,参与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他直接组织领导了试办“托拉斯”这一改革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重大而有益的试验,还领导了物资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探索符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出了不懈努力和重要贡献。
  “文化大革命”中,薄一波同志遭受残酷迫害。他刚正不阿、坚持真理,同林彪、江青集团的倒行逆施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1978年12月,党中央为他彻底平反,恢复名誉。薄一波同志在古稀之年又走上了党和国家的领导岗位。
  重新工作之后,薄一波同志先后担任国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在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上,被增补为中央委员。他全身心地投入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坚决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方针,坚决支持改革开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坚决支持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工作。他积极参加调查研究,思考和总结建国以来经济工作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探寻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子新办法。在兼任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第一副主任、党组书记期间,他围绕计划与市场、速度与效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以及财政、外贸、工业体制改革等重大课题,领导展开深入研究,进行综合改革试点,做了大量开拓性的工作。对于邓小平同志倡导创办经济特区这一新生事物,他从一开始就给予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为探索我国社会主义新的经济体制,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
  1982年至1992年,薄一波同志担任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先后协助邓小平、陈云同志主持中顾委日常工作,为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建立和实行领导干部离退休制度,推进领导干部的新老合作与交替,培养选拔优秀中青年干部等,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其间,他曾经以很大精力投入全国整党指导工作;协助中央主持了全国人大六届、全国政协六届、中顾委、党的十三大换届人事安排的有关工作。他还担任中央党史领导小组副组长,对党史部门的工作提出了许多重要指导意见。他撰写的《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领袖元帅与战友》等力作,得到党内外和学术界、理论界的高度评价。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