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中国装备看辽宁

作者:杨振武 皮树义 白天亮




  
  当“中国制造”享誉全球之时,辽宁响亮地提出:“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
  辽宁的自信,来自曾经拥有的众多的“第一”。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第一艘万吨巨轮,第一台组合机床,第一辆内燃机车……
  辽宁的自信,更来自今天创造的新的“第一”。在地铁施工中大显身手的我国第一台双护盾硬岩掘进机,实现了我国在超大型船舶研制上“零”的突破的第一条30万吨超大型油船,装备高级轿车的第一款高性能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
  2006年,辽宁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24.8%,成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今年上半年又增长34.5%。在装备制造业的178类产品中,辽宁居于全国前列的就有58类,占32.6%。
  装备制造业,辽宁响当当的金字招牌。辽宁的装备制造业源远流长,中国工业化的丰碑上镌刻着辽宁的贡献。
  
  老基地,新面貌:一道奋起的曲线
  
  装备制造业在辽宁是老产业——多年来一直是全省工业支柱。装备制造业在辽宁又是新产业——新的技术:大量先进技术的研发应用,使装备制造成为高科技的代表;新的布局:铁西工业走廊、临海临港工业园、“五点一线”产业开发,辽宁装备制造业正在发挥集聚效应;新的企业:转换机制,重组改造,一批现代化的骨干装备制造企业挺起脊梁。
  从“老”到“新”,辽宁装备制造业划出一道奋起的曲线。
  上世纪90年代,长期积累的体制机制矛盾,把辽宁装备制造业推入困境:产品卖不出去,许多企业停产,全省工业企业连续57个月亏损,下岗职工上百万人,占全国的1/10。
  装备制造业莫非真的走进死胡同?几十年积累的优势莫非真的被市场抛弃?
  辽宁没有服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装备制造业生产机器设备,是为经济发展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实力和竞争力。美、德、日等主要发达国家,无一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暂时的不景气,不代表装备制造业没有未来。
  “辽宁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努力用中国装备支撑中国制造。”省委书记李克强说。
  辽宁有良好的工业基础,素有“共和国装备基地”之称;辽宁有数百万产业工人,其中高级技工就有40万人;辽宁有雄厚的科研技术力量,辽宁的企业正在经受改革的洗礼。得天独厚的条件凸现辽宁发展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辽宁乘着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的春风,重新高扬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大旗,决心把老工业基地打造成我国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新基地。
  新基地需要新思路。辽宁开阔视野,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中,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大格局中,对装备制造业重新谋篇布局。
  ——东搬西建,沈阳铁西区摆脱困境,一个面积350平方公里的“沈西工业走廊”初现雏形。
  铁西新区,绿树鲜花中一幢幢现代化的新厂房拔地而起;铁西老区,新建的居民小区,商场酒店,花园绿地,错落有致。新老铁西,面貌一新,难寻昔日老工业区的昏暗破旧。铁西集中了沈阳60%的工业企业,被称为“东方鲁尔”。然而,铁西一度困难重重,40万产业工人中有13万人下岗,被戏称为中国最大的“度假村”。铁西改造面临艰难选择。是继续注资拯救老企业,还是把企业放入城市发展的大盘子中去搞活?辽宁省和沈阳市果断决策,全面实施搬迁整合。老城区和铁西新区之间的级差地租,使206户老企业获得土地置换资金120亿元,在铁西新区卸下包袱轻装前行。铁西老区改造成为商业区和居民区。几百根大烟囱倒下去,一个崭新的铁西站起来。目前以铁西新区为核心的“沈西工业走廊”已成为先进装备制造企业的聚集地。
  ——“两区一带”,辽宁装备制造业转身向海,有了新优势。
  过去辽宁的装备制造企业集中在腹地。2005年,辽宁提出“五点一线”沿海发展战略,装备制造业在新一轮沿海开发开放中挑大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将以造船为重点,力争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装备制造业基地。大连临港工业区正在打造成运输装备基地。大连临海工业区则为一批大型装备制造企业提供专用码头,供大件下海。沿海与中部城市群优势互补,互为依托,合力发展先进制造业。
  新思路,新变化。辽宁装备制造业走出低谷,跃上新的台阶。2006年,辽宁的装备制造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首次跃升为全省第一大支柱产业。
  
  老企业,新活力:一场深刻的变革
  
  企业是产业的主体,装备制造业的振兴在于装备制造企业活力的焕发。
  辽宁是工业密集区,也是国有企业密集区。旧体制的微观基础上矗立不起来新的产业大厦。辽宁以股份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体制再造,探索产权多元化,破解国有企业改革这道难题。
  国有企业改革是不懈的探索。沈鼓集团今年与中石油、中石化签署了各占总股本30%的组建新公司的框架协议,并拟于年底前完成新沈鼓集团组建工作,争取用两年左右时间实现上市。沈鼓资产状况良好,产品供不应求,这么好的形势为何还要与别的企业“重组”?难道不怕引进了巨头失去控制权?对此,沈鼓的回答是,引进战略投资者不是缺资金,而是以此实现股权多元化的转变,建立法人治理结构,使企业拥有更强健的肌体,促进未来重大技术装备国产化的发展。
  沈鼓的“主动出击”,是辽宁国企开阔视野、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一个范例。省国资委评价:“产权多元化不仅带来了新的资金,也成了新体制新机制的生长点。”
  辽宁一大批国有企业敞开怀抱,面向省内外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企业长远发展的内在机制。目前,辽宁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面已达85%以上。
  国资,民资,外资,辽宁多方引进战略投资者。中央企业成为竞争中的一个重要角色。辽宁的一些大型企业都是职工上万、资产几十亿的“大块头”,一般投资者不具备实力;一些重大装备,还涉及产业安全问题。辽宁把目光投向中央企业。“大块头只有更大块头的企业才能推动,才能保证技术支撑,保证主营业务发展。”中国兵器集团、中国铝业集团等央企纷至沓来,与辽宁一些大型国有企业资产重组,有的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有的收购兼并,重现生机。辽宁改制的大中型企业中,一半以上是由央企兼并、控股或参股的。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辽宁注重企业体制创新与内部机制再造紧密结合。“人事、用工、分配制度改革,都是要得罪人的事儿。可为了企业的发展,我们还是得挥起‘手术刀’。”大连重工起重集团董事长宋甲晶谈起企业内部改革,感慨万千。干部制度改革,集团本部组织机构砍掉一半,干部能上能下;用人制度改革,每年一定数量的员工末位淘汰;分配制度改革,干得好的员工月收入上万,干得不好的,只能拿几百元。有阵痛,更有收获。4年前,大连重工起重集团员工上万人,经营总额16亿元;现在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预计今年经营额将超100亿元,而员工只有4000多。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辽宁省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981.38亿元,增长13.4%,实现利润总额209.02亿元,增长2.4倍。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社会工程。国有企业历史包袱沉重,企业办社会,人员众多,债务巨大。辽宁省积极推进国有企业配套改革,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安置分流人员,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实行债务重组。目前,全省就业形势明显好转,2005年离岗失业人员有258万多人,到2007年一季度离岗失业人员就业率已达到80%;城镇登记失业率大幅下降,由2004年的6.3%下降到今年上半年的4.7%,稳定就业率达到63.5%,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宽松环境。仅沈阳市就为推进这些配套改革支付社会成本170多亿元。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