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9期

东北振兴:区域发展的一着妙棋

作者:李瑞英 钱建强 毕玉才 曾毅 朱伟光




  东北“老工业基地”,几多辉煌,几许落寞,言说不尽,书写不完。多少人对这片土地心怀感念。
  白山黑水,平畴沃野,森林湖泊,珍禽异兽……这里,有过民族的兴衰变迁,有过外寇的恣意蹂躏,有过抗战的烽火硝烟,有过劳动人民翻身解放,有过新社会建设如火如荼……
  而今,黑土地又以整体的姿态行进。改革,重燃发展的火焰;振兴,成为新的使命。东北,这“共和国的第一块基石”,正成为共和国版图上的“第四增长极”。
  
  帷幕拉开
  
  “民族工业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回顾我们国家现代化所走过的伟大历程,无不凝结着党中央的巨大关怀和指导。看到我们今天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大,我们不能忘记曾为新中国重工业奠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反复强调这一观点。
  抚今追昔,人们不会淡忘东北老工业基地在中国工业化道路上所扮演的中流砥柱的角色。
  1950年国庆节,雄伟的天安门城楼高悬新中国第一枚国徽。
  这枚庄严的巨大国徽,在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的时候问世,不知让多少人流下激动的泪水。而它,正是由沈阳第一机床厂制成的,它也向世人表明共和国的工业正从此起步!
  此后,东北地区不负众望,成为“共和国装备部”和“新中国工业摇篮”,奉献出数百个令人鼓舞的“第一”:第一吨钢,第一辆汽车,第一桶油,第一台五吨蒸汽锤……
  这位共和国工业的“长子”,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将成千上万种工业产品源源不断地运往全国,将200多万科技人员、管理干部、技术工人输送各地,支援建设。
  东北老工业基地在共和国发展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为我国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推动现代化进程做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
  然而,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共和国的“骄子”步履蹒跚,诸多发展优势逐渐丧失。在现代化早期,我国发展战略突出工业的重要作用,是当时历史环境的一个必然。正是这种必然让东北肩负起发展国家工业的重任,也背上了日后改革的包袱。计划经济旧体制遗留下来的种种弊端日益显现:低度的市场化水平,畸形的产业结构,单一的所有制结构以及由此形成的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都严重地制约着东北地区的改革和发展。东北老工业基地一度陷入谷底,多数国有企业亏损,经济发展乏力,财政收入拮据,基础设施严重老化,大量职工下岗、生活窘迫……
  在新的发展中,老工业基地不易转身,变革之难,在于体制之重。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副主任宋晓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陈,东北地区发展速度变慢,根本原因之一乃是进入计划经济最早而退出最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恰恰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主旋律和总体特征。从“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商品经济”,到“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条改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历史纵向坐标上,东北的“早到晚退”,注定了它辉煌之后的某种衰落,注定了需要一种奋力的跃进,才能跟上发展的步伐。
  这些困难、矛盾和问题,将东北人推到了抉择的关口:是保守过往还是放手一搏?
  东北人选择了继续前行,选择了与共和国整个现代化进程同呼吸、共命运。新中国成立以来,东北地区的发展时刻牵动着党中央的心。尤其是新时期29年来,东北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进行了改革开放的伟大革命,各项方针、政策和措施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结出硕果,打下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成就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成果,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困难也是现代化建设遭遇的困难。
  2002年,东北三省人民迎来了热盼已久的战略之变。党的十六大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着眼,提出“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支持资源开采型城市发展接续产业”。
  此后,中央决策层先后赴东北三省就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进行调研,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先后讨论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2003年10月,《意见》正式颁布。同年,国务院组成了振兴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任组长。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在中央的统筹下,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布局。东部跨越、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构成了中国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新格局。由南往北,从东到西,在区域协调发展、优势互补的总体格局中,东北地区迎来了振兴的历史时机。
  
  凤凰涅
  
  国务院召开多次常务会议,专门研究讨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一系列重大事项,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
  ——推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国债资金第一批100个项目、第二批项目197个,总投资1089亿元。
  ——启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60个专门项目,总投资56亿元;下达国债项目贴息8亿元,安排东北高新技术项目118个。
  ——允许有比较优势的装备制造业、石油化工业、冶金工业、船舶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军品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等,在新购机器设备时所含增值税税金予以抵扣。
  ——推进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77家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试点工作,中央财政补贴2亿多元。
  ——加大对国有企业政策性破产的支持力度,支付东三省67户国企破产补助金170多亿元,占全国用于此项资金的23%。
  ——中央财政对东北三省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122亿多元,给予社保补贴数十亿元。
  ——国家开发银行对下岗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专项资金支持达1585.3亿元,其中辽宁700亿元、吉林498.9亿元、黑龙江385.5亿元……
  这一项项政策、一个个举措,无一不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开辟了广阔空间!从结构调整到产业升级,从自主创新到科技进步,以城带乡、城乡互动,以工促农、工农协调,治理生态、节约资源,东北老工业基地力争成为技术先进、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特色明显、机制灵活、竞争力强的新型产业基地。
  在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之下,东北各省精心构思,尽显其能。
  辽宁省提出:重点建设“两大基地”,发展“三大产业”,即建设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重要原材料工业基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
  吉林省提出:建设“五大产业基地”,即汽车产业基地、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现代中药和生物制药基地、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黑龙江省提出:建设“六大产业基地”,即现代化装备制造业基地、石化工业基地、东北地区能源基地、食品工业基地、北药生产基地、森林工业基地。
  雄心勃勃的宏大产业规划,需要微观经济组织的支持,需要市场活力的释放。于是,国有企业,这个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顶梁柱被推到了改革的前沿。在政策引导和新经济布局之下,东北三省加快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步伐,并取得丰硕成果。
  2004年,黑龙江省计划用三年时间基本完成地方国有企业改制。截至2006年底,全省完成改制3302户,占应改制企业的96%,基本实现预期目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