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胡锦涛主席访问俄罗斯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

作者:佚名




  
  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的邀请,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于3月26日至28日对俄罗斯联邦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年”开幕式等活动。
  陪同胡锦涛主席出访的有: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外交部部长李肇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马凯、商务部部长薄熙来、文化部部长孙家正、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沪宁、中央办公厅副主任令计划、胡锦涛主席办公室主任陈世炬、外交部部长助理李辉。
  
  当地时间3月26日12时40分许,胡锦涛乘坐的专机降落在莫斯科伏努科沃2号机场。胡锦涛在机场受到俄罗斯副外长洛修科夫等俄罗斯高级官员的热情迎接,并出席了在机场举行的欢迎仪式。
  胡锦涛在机场发表了书面讲话。
  吴仪、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刘古昌和使馆工作人员等到机场迎接。
  2005年7月胡锦涛访问俄罗斯期间,中俄两国元首共同宣布,为全面推动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双方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
  3月26日下午,胡锦涛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双方同意遵循《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原则和精神,做真诚互信的政治合作伙伴、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和谐友好的人文合作伙伴、团结互助的安全合作伙伴,不断充实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提高两国关系水平,推动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继续健康稳定发展。
  胡锦涛表示,2006年是中俄关系取得重要进展的一年。两国共同庆祝了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建立10周年,在中国首次举办了“俄罗斯年”。两国关系继续在高水平上保持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两国高层领导人交往频繁,双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相互支持,一批大型合作项目陆续启动,各领域合作均取得重要进展。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双方密切配合,维护两国共同利益,为促进世界和平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胡锦涛指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开始第二个10年,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重要机遇和广阔前景。我们愿同俄方一道,全面落实《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和双方共识,增强政治互信,扩大互利合作,使两国关系成为睦邻友好的典范、大国合作的楷模,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不懈努力。
  胡锦涛强调,中俄互办“国家年”,是两国关系史上的创举,是落实《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的重大举措。去年,“俄罗斯年”获得巨大成功。在俄方大力支持下,“中国年”一定会像“俄罗斯年”一样取得成功。
  胡锦涛指出,未来10年是两国国家建设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中俄都面临对内促进发展、保持和谐和对外维护和平、加强合作的相同任务。中方愿同俄方一道,不断提高两国关系水平。胡锦涛就此提出5点建议:第一,做真诚互信的政治合作伙伴。深入贯彻《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确定的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坚持将发展中俄关系作为两国外交的优先方向,加强双方在涉及对方核心利益的问题上的相互支持。第二,做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伙伴。着眼长远,坚持在互利互惠的基础上开展合作,保持双边经贸额和相互投资快速增长的势头,落实《2006—2010年中俄经贸合作发展规划》、《中俄政府间鼓励和相互保护投资协定》,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科技、核能、原料深加工等领域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改善贸易结构,整顿贸易秩序,优化投资环境。我们积极支持并愿协助俄方尽快加入世贸组织,愿同俄方在多边框架下不断探讨共同受益的合作模式。第三,做共同创新的科技合作伙伴。发挥各自潜力和优势,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科技合作,确定未来科技合作的优先方向和重点项目,制订中俄科技合作中长期规划,扩大双方航天、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同时扩大共同研发、合作生产的规模,加大技术转让。第四,做和谐友好的人文合作伙伴。以互办“国家年”为契机,大力推进人文合作。中俄政府人文合作委员会就扩大两国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提出了很多项目,各分委会也明确了具体计划,应该认真落实。加强两国青年交流,为中俄友好培养接班人。第五,做团结互助的安全合作伙伴。加强战略安全合作,有效应对新威胁新挑战,推动上海合作组织框架下的安全合作,坚决打击“三股势力”,维护地区安全稳定。密切协调,推动世界多极化进程,努力维护国际战略平衡稳定,凝聚共识,消弭纷争,为世界和平、稳定、发展作出贡献。
  普京表示,互办“国家年”活动是两国元首作出的正确决定,具有战略意义,对两国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相信“中国年”会像“俄罗斯年”一样取得圆满成功。
  普京强调,一年来,俄中经贸关系发展良好,两国企业对加强合作兴趣愈加深厚,相互投资增加,俄方支持更多企业到中国投资,支持两国银行对此提供支持。两国能源合作进展顺利、规模不断扩大,原油管道建设进展良好,天然气合作积极推进。只要双方加强协商,一定会实现互利双赢。
  普京表示,地方合作是两国整体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有可为。双方可制定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合作计划,加强投资和大型项目合作。他还表示,希望双方加强和扩大电力、通信、民航、和平利用太空等领域的合作。
  会谈后,胡锦涛和普京签署了《中俄联合声明》(全文另载),共同出席了中俄铁路、银行、通信等领域9个合作文件的签字仪式。两国领导人还共同会见了记者。
  吴仪等参加上述活动。
  当晚,胡锦涛出席了普京举行的盛大欢迎宴会。
  当晚,在俄罗斯举办的“中国年”开幕式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礼堂隆重举行,国家主席胡锦涛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出席并致辞。中俄两国元首在致辞中一致表示,要以举办“国家年”为契机,增进两国和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深化两国各领域交流合作,促进双方人员往来,为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在热烈的掌声中,胡锦涛和普京分别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致辞全文另载)。
  开幕式后,胡锦涛和普京同与会的中俄各界人士、外国驻俄使节等5000多人观看了中国艺术家表演的主题为《春天的交响》的庆祝演出。
  吴仪等陪同人员出席开幕式并观看庆祝演出。
  * * *
  3月26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局长孙来燕与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局长别尔米诺夫在莫斯科共同签署了《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关于联合探测火星—火卫一合作的协议》,确定双方于2009年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
  根据协议,俄方的“火卫一土壤样品返回”空间飞行器(简称“福布斯探测器”)与中方小卫星由俄运载火箭同时发射,中方小卫星将由福布斯探测器送入绕火星的椭圆轨道,其后,中方小卫星将自主完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探测任务,并与福布斯探测器联合完成对火星环境的掩星探测;福布斯探测器将着陆在火卫一表面对火卫一进行探测,并提取火卫一样品返回地球;由香港理工大学研制的火卫一行星表土准备系统将装载在福布斯探测器上,用于其火卫一表面物质现场热力分析。
  该合作协议的签署是中俄两国航天合作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俄两国航天局在开展大型项目合作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
  3月27日中午,中俄两国企业家在中国国家展开幕式后签署了21项经贸合作协议,总金额近43亿美元。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和俄罗斯第一副总理梅德韦杰夫出席了签字仪式。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