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要闻摘编

作者:佚名




  安理会通过关于伊朗核问题新决议
  
  3月24日下午,联合国安理会以15票赞成的表决结果,一致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747号决议。决议增加了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同时重申通过外交途径解决伊朗核问题。
  决议要求伊朗执行安理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有关决议,暂停铀浓缩等活动,并重申致力于通过政治和外交谈判解决问题,支持和加强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权威和作用。增加的对伊朗制裁措施包括扩大旅行限制和金融制裁对象名单、实施部分武器禁运、限制向伊政府提供新的赠款、贷款和金融援助等。决议还指出,如果伊朗采取积极步骤执行决议,安理会将暂停执行各项制裁。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王光亚在投票后发言表示,中方尊重并承认伊朗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也对伊朗迄今未积极回应国际原子能机构和安理会要求感到失望。他说,安理会通过新决议的目的不是惩罚伊朗,而是促其重返谈判,推动有关外交努力。对伊制裁措施不应伤害伊朗人民,也不应影响各国与伊朗正常的经贸和金融往来。
  王光亚强调,制裁和施压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伊核问题,外交谈判仍是最佳选择。当务之急是创造性地寻求重启谈判的办法。
  英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帕里代表安理会五常和德国等六国外长,就安理会通过该决议宣读了共同声明。声明表示,六国支持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提出的“双暂停”建议,支持六国此前解决伊核问题的“一揽子方案”,承诺寻求谈判方式,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与伊朗达成全面解决方案。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侯赛尼称,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的新决议是“非法的”,安理会的这种做法“破坏了《联合国宪章》和相关国际法则”。他表示,伊朗的核计划完全用于和平目的,伊朗愿意就核问题进行没有任何先决条件的谈判,以便消除有关伊朗核计划的“任何模糊不清之处”。
  当天,伊朗政府发言人伊尔哈姆宣布,为了回应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新决议,伊朗政府决定部分中止与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关系,直到伊朗核问题由安理会重新回到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框架内进行解决。
  伊尔哈姆说,伊朗政府内阁决定暂停该国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全面保障协定的部分“辅助安排”。他说,自伊朗于2002年接受这些安排以来,伊朗一直及时向国际原子能机构通报任何与核设施建设有关的计划,而根据《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相关规定,签署国只须在核设施投入运作前6个月告知国际原子能机构。
  当天,伊朗总统内贾德说,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的新决议是“非法的”,伊朗的核计划不会因为该决议而停止。
  尽管目前安理会的制裁和伊朗的对抗都在升级,但伊朗核问题还远没有到不可挽回的地步。安理会在第1747号决议中还留有不少回旋余地,如决议强调通过政治和外交努力谈判解决伊核问题的重要性;决议并没有禁止伊朗进口常规武器,即使是重型武器也只是呼吁各国加以警惕和保持克制,而且没有强制要求各国执行;该决议没有触及到与伊朗利益息息相关的石油等实质性问题等等。欧盟负责外交和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表示,他将与伊朗首席谈判代表进行接触,寻求重启谈判途径。
  (据3月26、27日《人民日报》)
  
  伊拉克安全问题国际会议举行
  
  3月10日,伊拉克安全问题国际会议在巴格达市中心伊外交部大楼内举行。
  应伊拉克政府的邀请,联合国安理会5个常任理事国、伊拉克相关邻国以及埃及、阿盟和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国家或国际组织的代表出席了会议。美国与伊朗、叙利亚的代表同时与会。
  伊拉克总理马利基在开幕式上的致词中指出,伊政府主张通过对话解决国内、地区和国际上的所有问题和分歧,希望兄弟和友好的国家对伊人民采取一视同仁的立场,不要带有宗教色彩,更不要把伊拉克变成争夺势力的角逐场,支持伊政府实现民族和解的努力。
  本次会议实际上也是为4月初的伊拉克安全问题部长级国际会议做筹备。这是伊拉克自1990年以来首次在其境内举办这样规模的国际会议,此前有关伊拉克问题的国际会议已经举办14次,但均在其他国家。
  代表中国出席会议的中国驻伊拉克大使陈晓东在会上发言阐述了中国对伊拉克问题的立场。他说,作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积极支持联合国在伊拉克问题上发挥重要作用,一贯主张尊重和维护伊拉克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早日实现“伊人治伊”。
  美国驻伊大使哈利勒扎德在会上呼吁伊邻国为实现伊拉克稳定做出更大的努力,阻止武装分子和武器通过其领土进入伊拉克。
  伊朗代表团团长、副外长阿巴斯·埃尔卡奇则呼吁美国制定撤军时间表。他重申伊朗将竭力帮助伊拉克政府恢复安全和稳定。
  伊拉克外长兹巴里在会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会议是在所有与会者珍视实现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的积极和建设性的气氛中进行的,取得了良好的结果,与会代表同意成立安全、难民和能源三个技术委员会,以分别讨论安全合作、伊拉克难民和能源供应问题。另外此次会议的重要议题是为今后举行的部长级会议确定时间、地点和议程框架等事宜,但各方未能达成一致意见。兹巴里表示将就上述问题与各方进一步协商。
  观察家认为,本次会议至少取得了三项突破或成果。首先,将以往的关于伊拉克安全问题的伊拉克周边国家等参加的多国地区会议机制,扩展到目前的由安理会“五常”、阿盟以及伊斯兰会议组织等参加的国际会议机制,无疑对借重各方力量解决伊问题具有积极意义。
  其次,把在伊拉克具有重大利益和影响,但却相互敌对的美国与伊朗、叙利亚拉到一起,共同探讨平息伊拉克暴力冲突,恢复伊安全和稳定的合作问题,无疑又打破了布什当局顽固坚持不与伊朗、叙利亚在伊问题上合作的僵局。会议期间,美国驻伊大使哈利勒扎德与伊朗副外长埃尔卡奇及代表团成员相互握手,并进行了数分钟的直接交谈。哈利勒扎德说,讨论是“建设性的”。虽然双方没有进行单独会谈,但在某种程度上传递出了一个信息,即美伊叙在伊问题上的关系坚冰开始打破,为在将来的部长级会议上取得新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第三,由与会各国成立三个专家技术委员会,具体研究制定后续的具体合作机制和办法。包括美、叙、伊朗在内的有关各方在分组委员会上坐到一起,将使制定的合作机制和协议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阿拉伯媒体普遍对这次会议能否从根本上解决伊拉克的安全问题表示怀疑。阿拉伯媒体认为,美国和伊朗、叙利亚能坐在一起是由于利益驱动。美因深陷伊拉克困境不能自拔,加上国内反对向伊朗动武的呼声不断高涨,使布什政府不得不考虑在外交上做伊朗的工作。但美国仅仅是“就事论事”,与伊朗只谈伊拉克问题,根本不涉及伊朗核问题,而且也没有与伊朗进行双边会谈。
  伊朗方面出于战略考虑,表示将努力维护伊拉克的稳定,但它不可能真心替美国“解套”,除非美国答应将此与核问题挂钩,可这又是美国不可能接受的。
  (据3月11、12日《人民日报》)
  
  巴民族联合政府宣誓就职
  
  3月17日,由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与民族解放运动(法塔赫)负责组建的巴民族联合政府宣誓就职。
  由于以色列设定的旅游禁令,巴民族联合政府的部长们无法聚集到一处进行宣誓,因此联合政府总理哈尼亚与12位部长当天晚上在加沙城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面前宣誓就职,与此同时,隶属于法塔赫的副总理阿扎姆·艾哈迈德与另外11位部长在约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宣誓就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