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并通过峰会宣言和北京行动计划

作者:佚名




  吴仪、唐家璇等出席了当天的圆桌会议。
  当天下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宣读仪式。胡锦涛和论坛共同主席国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论坛下届部长级会议主办国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出席并共同宣读宣言。
  仪式开始后,胡锦涛说,他将和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共同宣读峰会宣言。接着,胡锦涛用中文宣读宣言的第一部分,梅莱斯用英文宣读宣言的第二部分,穆巴拉克用阿拉伯文宣读宣言的第三部分。
  宣读仪式结束后,胡锦涛和论坛非洲成员国代表团团长以及非盟委员会主席科纳雷集体合影。随后,胡锦涛同他们一一握手道别。
  11月4日,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发表声明,热烈祝贺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
  安南指出,中国和非洲在发展经济的共同目标方面,一直用一个声音说话。这次峰会是中国和非洲的一个历史性机遇,使中非能在共同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
  当天,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一些境外媒体连日来纷纷发表文章,积极评价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暨第三届部长级会议,认为本次峰会将为中非传统关系注入新的活力、推动中非构建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并使其更务实、内容更广泛、更富有成效。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记者招待会
  
  11月5日,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闭幕后,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中非合作论坛共同主席国埃塞俄比亚外长塞尤姆·梅斯芬和论坛下届部长级会议主办国埃及外长阿布·盖特举行了记者招待会,就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中非各领域的合作以及有关国际和地区问题,回答了中外记者提问。
  李肇星说,北京峰会取得了丰硕成果,峰会的成功为中国与非洲国家构筑长期稳定、内涵丰富、不断发展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奠定了坚实基础,将推动中非合作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全面发展,这有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有助于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塞尤姆说,北京峰会为非中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谱写了新的篇章。胡锦涛主席的讲话极大地推动了北京峰会。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向非洲提供了数额巨大的援助,体现了中国政府关于进一步发展与非洲合作的承诺。
  盖特说,如此多领导人出席如此高级别的会议,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证明了中国与非洲大陆的特殊关系,反映了非洲人民要求深化同中国之间传统友谊的愿望。
  在谈到《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宣言》所确立的中非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时,塞尤姆说,这次峰会以及中非之间的关系是全新的,是一种战略性的合作关系。非中互相依赖,双方的合作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对双方都有利。
  “有人说,在这次峰会上,非洲的‘独裁者’在中国找到了新的家园。他们到中国去是为了避免西方对他们的指责,是为了躲避在人权上的责任,为了躲避他们对于良政的责任。这种角度是不是正确的呢?我想强调,绝对不是。”塞尤姆说。
  他认为,中非的和平与发展必将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产生积极影响,世界各国可以从中受益。
  李肇星强调,中国与非洲的合作不针对、不排斥第三方,中非合作是属于南南合作的范畴,不影响更不威胁其他国家的利益。“我们真诚希望非洲实现和平、稳定、发展;同时我们本着开放合作的态度,愿意同国际社会共同努力,为非洲的和平、发展做出我们的贡献。”
  盖特也表示,这次论坛将保证实现非洲的利益,而不针对第三方或者其他的集团。论坛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基于平等互利基础上的伙伴关系,实现非中双方的共同利益。
  盖特批驳了所谓“中国与非洲开展经贸合作是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的说法。他强调说,在非洲完全没有中国的殖民主义。在过去50年中,乃至在未来的500年中,中非都会保持这种和平、友好的关系,而绝不是殖民主义关系。
  塞尤姆希望国际社会能够以正确的态度来看待中非伙伴关系以及这次论坛峰会。他指出,所谓中国对于非洲那些不好做法“视而不见”的指责毫无道理。事实上,中国同非洲是在一起来推进人类共同的价值观,包括人权和发展。发展是人权的一个支柱,也是一种人权。
  在谈到中非能源合作问题时,李肇星说,这一领域的合作是中非合作的一部分,是完全建立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在合作过程中,中国遵守国际规则,公开而且透明。中国不谋求垄断石油资源,也不排斥、不影响其他国家同非洲的合作。
  他强调,中非之间的合作有利于双方。“我们务必记住,非洲人民长期以来给了中国宝贵的支持。比如说,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在联合国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正是由于非洲国家和其他友好国家的支持,新中国才得以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李肇星说:“朋友给我们做了好事,我们要永远记住。现在我们进行经济、贸易和社会事业方面的合作,它的本质是平等互利、互相帮助的。中国和非洲都面临着很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都面临着挑战。通过这种合作,中非双方可以更有效地应对挑战。”
  李肇星说,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但愿意尽自己最大努力给兄弟般的非洲人民提供一些帮助,“这二者之间并不矛盾,恐怕应该说恰恰相反,只有非洲和中国更密切地联系、团结起来,双方才能都发展得更快。”
  11月5日,毛里塔尼亚国家元首瓦勒、莫桑比克总统格布扎、马达加斯加总统拉瓦卢马纳纳、埃塞俄比亚总理梅莱斯、赤道几内亚总统奥比昂、吉布提总统盖莱在出席完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后,先后离京回国。
  同日,塞舌尔总统米歇尔、利比里亚总统约翰逊—瑟利夫离京分别赴长沙、沈阳继续对我国进行国事访问,刚果(金)副总统耶罗迪亚离京赴深圳访问。
  11月5日,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魏建国与阿尔及利亚高等教育和科研部长兼中阿经贸混委会阿方主席拉希德、苏丹财政和国民经济部长祖贝尔、中非外交部长祖马拉、塞拉利昂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科罗马分别签署了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谅解备忘录。
  11月6日和7日,马里和加蓬相继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至此,已有16个非洲国家承认中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
  
  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高官会在北京举行
  
  11月1日至2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五届高官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国和论坛所有48个非洲成员国的代表与会。北京峰会中方筹委会秘书长、外交部部长助理翟隽和论坛共同主席国埃塞俄比亚政府论坛特使、驻华大使海尔基洛斯分别在开幕式上致词。
  会议由中非合作论坛中方后续行动委员会秘书长许镜湖和海尔基洛斯共同主持。
  会上,中非双方与会代表在平等、友好的气氛中,就论坛北京峰会成果文件以及峰会和部长级会议的有关安排进行了深入磋商,达成了广泛共识,完成了各项预定工作,为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做好了准备。
  
  中非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举行 吴仪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11月3日,中非合作论坛第三届部长级会议举行。中国和48个非洲国家的外交部长、负责经济合作事务的部长和代表出席了会议。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发表讲话。会议由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商务部长薄熙来和论坛共同主席国埃塞俄比亚外长塞尤姆、财政和经济发展部长苏菲安共同主持。
  会议听取并审议了李肇星关于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后续行动落实情况的报告。李肇星说,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以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论坛《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计划》得到全面、有效落实。中非政治交往与合作进一步加强,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领域的合作全面、快速发展,论坛后续机制建设不断健全。中方期待着与非洲国家一道继续推动论坛不断发展,引领中非友好合作关系迈向新的阶段。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