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7期

深化传统友好 促进共同发展

作者:吴邦国




  (2006年5月18日 布加勒斯特)
  
  尊敬的奥尔泰亚努众议长,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这是我第一次访问罗马尼亚。昨天,我和我的同事一踏上这片美丽的国土,就深切感受到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友好情谊。今天,有机会来到议会,与各位新老朋友见面,我感到十分高兴。首先,我向在座各位,并通过你们向罗马尼亚人民转达中国人民的诚挚问候和良好祝愿。
  中国与罗马尼亚虽然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人民世代友好、心心相印。早在17世纪,罗马尼亚人斯帕达鲁就来到中国,撰写了《中国漫记》,盛赞中国人民勤劳善良,中华文化悠久璀璨,东方工艺精湛绝美,把中国古老文明介绍到中东欧。这本书被后人誉为展示中国古老文明的一幅才华卓绝的壁画。上世纪20年代,鲁迅、茅盾等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把罗马尼亚伟大诗人埃米内斯库的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介绍给中国人民,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国读者。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期间,杨库等罗马尼亚朋友在中国人民最艰难的时刻,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们的名字与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心中。1949年10月5日,新中国刚刚诞生,罗马尼亚就同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
  中罗建交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国际形势和各自国内情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两国始终真诚相待,彼此信任,相互支持,中罗友好关系一直稳步发展。中国尊重罗马尼亚根据本国国情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中国尊重罗马尼亚融入欧洲的对外政策。1996年,江泽民主席对罗马尼亚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强调要从面向21世纪的高度来看待和处理中罗关系,加强各部门、各领域的交往与合作,把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推向一个新水平。2004年,胡锦涛主席对贵国进行国事访问,两国领导人就深化中罗友好关系迟成广泛共识,共同签署了建立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为新世纪全面发展中罗友好关系指明了方向。罗马尼亚历后政府、各政党和各界人士都积极主张对华友好。2005年2月,刚刚就职不久的伯塞斯库总统,在中国农历大年初一来到中国驻罗马尼亚大使馆,欢度新春佳节,充分表达了罗马尼亚人民对中国人民的美好祝愿。今年3月,伯塞斯库总统对中国进行了成功访问,双方就巩固和深化中罗传统友谊,进一步发展两国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达成广泛共识。两国领导人的密切交往,巩固和深化了双边关系的政治基础。
  近年来,两国经贸关系也快速发展,相互投资日趋活跃。从2000年到2005年,双边贸易额由2.98亿美元增加到16.6亿美元。5年间增长了近5倍。到2005年底,中方在罗投资累计额超过2亿美元,注册成立了上千家中资公司;罗方在华合同投资额为4.34亿美元,实际投入1.78亿美元,涉及334个项目。双边经贸关系的快速发展,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为中罗关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这里,我愿重申,中国高度重视发展与罗马尼亚的友好关系,始终把罗马尼亚视为中国在欧洲的好朋友、好伙伴。我此次来访的目的,就是为了进一步推动中罗全面友好合作伙伴关系向前发展。我相信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建立在传统友谊基础上的中罗关系,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罗马尼亚朋友对中国的发展都很关心。借此机会,我愿向各位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如大家所知,从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实行邓小平先生倡导的改革开放政策。28年过去了,中国的面貌焕然一新。从1978年到2005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6%,由2165亿美元提升到2.23万亿美元,增长了10倍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由226美元提升到1707美元,增长了近7倍,经济规模已居世界第四位。进出口贸易总额33.206亿美元提升到1.42万亿美元,增长了67倍,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外汇储备由1.67亿美元提升到8189亿美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人减少到2365万人。据世界银行评估,近20年来,中国的减贫人数约占发展中国家减贫人数的75%。现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政治体制改革逐步深化,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总体上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与此同时,中国在快速发展中也面临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长方式总体粗放,能源资源消耗过大,环境污染日益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今年3月,中国十后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个《纲要》通篇贯穿了科学发展现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确定了今后5年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就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保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5%,到2010年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2005年末降低20%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扩大内需的方针,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继续深化改革,不断扩大开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和谐社会建设,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
  罗马尼亚是我此次欧洲之行的第一站。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欧之间不存在根本利害冲突,也不存在历史遗留问题。双方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欧盟国家有较强的经济科技实力,中国有丰富的人力资源和广阔市场,中欧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发展和深化中欧关系,不仅符合双方的根本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发展与稳定。我们高兴地看到,中欧建交30多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欧关系经受住了时间和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欧关系持续稳定发展。可以说,现在是中欧关系发展的最好时期。
  ——加强政治对话,深化相互信任。互信是中欧关系的政治基础。中欧一直保持着密切的高层往来。去年是中欧建交30周年,双方举行了一系列庆祝活动。仅去年一年,就有9位中国领导人访问了包括新成员国在内的14个欧盟国家和欧盟总部,18个欧盟国家和欧盟机构的领导人也相继访华,双方领导人在多边场合也保持了频繁接触。双方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都主张推动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都主张尊重联合国的权威和主导作用,都主张用和平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双方在对方关切的重大问题上相互理解和支持。欧盟多次重申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中方支持欧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