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11期

吴仪副总理访问新加坡、泰国和文莱

作者:佚名




  双方对中泰经贸联委会第二次会议取得积极成果表示满意,并就加强两国在文化、教育、禁毒和执法领域的合作交换了意见。
  当天,吴仪还在下榻的酒店会见了使领馆工作人员和中方企业家。
  当天?熏中泰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联合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泰国清迈举行,吴仪副总理与泰国副总理兼商业部长颂奇共同主持了此次会议。会上,中泰双方就加强经贸和投资合作进行了深入、务实的商谈,达成了许多共识。
  吴仪在会议上表示,在两国建交30周年之际召开这次会议很有纪念意义。中泰经贸合作是双边关系印度洋海啸灾难的过程中,两国相互同情,相互支持,充分体现了同舟共济、患难与共的真挚情谊。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两国关系不断发展,两国人民的友谊更加深厚。中泰关系堪称睦邻友好和互利合作的典范。
  吴仪在介绍中国经济发展情况时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当前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虽然还面临着不少困难和问题,但中国有可以支撑经济更大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有十几亿人口日益增长的有效需求,有丰富的和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劳动力资源,有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律制度,有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更为重要的是我们在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我们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吴仪指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损害其他国家的发展,也不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威胁,相反已成为亚洲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拉动力量。中国出台了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改革措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是中国自身改革和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维护亚洲地区乃至世界经济的稳定。
  关于各国关注的油价问题,吴仪说,最近国际上出现了一种议论,认为石油价格上涨的原因是中国等国家原油消费的增长。我认为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中国虽然是一个能源消费大国,但同时也是个能源生产大国。中国现在的能源自给率是94%,只有6%从国外进口。中国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了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中国完全能够主要利用自己的能源和资源发展经济。因此,完全没有必要对中国能源消费增长作出过度的反应。
  吴仪还就发展中泰经贸合作提出建议:第一,进一步挖掘经贸合作潜力,扩大双边贸易,拓展两国经贸合作新领域。第二,扩大和深化相互投资合作,加强在农业、旅游、资源开发、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利合作。探讨联合开拓第三国市场,不断扩大两国之间合作的领域。第三,加强中小企业间的交流与合作,为双边经贸合作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吴仪访问文莱
  
  新华社斯里巴加湾(文莱)讯?熏9月24日?熏吴仪副总理在斯里巴加湾分别会见了文莱王储比拉与外交和贸易大臣穆罕默德亲王。双方表示愿共同努力,不断推进两国睦邻友好合作关系深入发展。
  吴仪说,中国与文莱自古以来就是友好邻邦。建交以来,两国关系发展顺利,政治上相互信任,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成效显著,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保持着良好的协调与配合,两国关系堪称大小国家平等相待、互利合作、和睦共处的典范。吴仪对文莱苏丹和王室成员为推动两国关系发展所作的贡献以及文方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予以高度赞赏。
  吴仪说,为落实两国元首今年达成的深化双边合作共识,推进中文关系进一步发展,双方可利用明年纪念中文建交15周年之机,努力扩大双边经贸和双向投资,积极拓展双方在油气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加强民间交往,深化两国在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的交流,推动两国关系全面发展。
  比拉愉快地回忆了2002年访华时的情景。他说,中国人民勤劳友善,中国取得的发展成就给他留下深刻印象。比拉表示,文方珍惜文中传统友谊,致力于发展对华友好关系。两国建交以来,各层次交往日益密切,双方在经贸、教育、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合作不断加强。文方愿继续巩固和深化文中睦邻友好关系,扩大各领域合作,加强民间往来和人员交流,不断推动两国关系向前发展。
  穆罕默德赞同吴仪对两国关系的评价和加强两国经贸合作的有关建议。他说,文中两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和历史渊源。建交14年来,文中关系一直发展良好,高层互访频繁,民间往来日益加强。双方对许多地区和国际问题有着相同或相似的看法,在联合国改革等国际事务中进行着密切合作。穆罕默德重申文方继续坚持一个中国政策,支持中国统一大业。他还表示,文方愿进一步扩大双边经贸合作,包括原油贸易,力争实现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亿美元的目标。文方欢迎中方积极参与文莱大型港口等基础设施建设,愿与中方加强在能源领域的合作,欢迎更多中国公民来文观光旅游。
  同日,吴仪还在下榻的酒店会见了中国驻文莱大使馆工作人员、中资机构、留学生以及文中友协和华侨华人代表。■
  (据9月20-25日《人民日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