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鲁迅 > 集外集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奔流》编校后记(10) | |
|
|
十 E.Dowden 的关于法国的文学批评的简明扼要的论文[125],在这一本里已经终结了,我相信于读者会有许多用处,并且连类来看英国的批评家对于批评的批评。 这回译了一篇野口米次郎[126]的《爱尔兰文学之回顾》,以译文而论,自然简直是续貂。但也很简明扼要,于爱尔兰文学运动的来因去果,是说得了了分明的;中国前几年,于 Yeats,Synge[127]等人的事情和作品,曾经屡有绍介了,现在有这一篇,也许更可以帮助一点理解罢。 但作者是诗人,所以那文中有许多诗底的辞句,是无须赘说的。只有一端,当翻译完毕时,还想添几句话。那就是作者的“无论那一国的文学,都必须知道古代的文化和天才,和近代的时代精神有怎样的关系,而从这处所,来培养真生命的”的主张。这自然也并非作者一人的话,在最近,虽是最革命底国度里,也有搬出古典文章来之势,编印托尔斯泰全集还是小事,如 Trotky,且明说可以读 Dante 和 Pushkin[128],Lna-charski 则以为古代一民族兴起时代的文艺,胜于近来十九世纪末的文艺。但我想,这是并非中国复古的两派──遗老的神往唐虞,遗少的归心元代──所能引为口实的──那两派的思想,虽然和 Trotsky 等截然不同,但觉得于自己有利时,我可以保证他们也要引为口实。现在的幻想中的唐虞,那无为而治之世,不能回去的乌托邦,那确实性,比到“阴间”去还稀少;至于元,那时东取中国,西侵欧洲,武力自然是雄大的,但他是蒙古人,倘以这为中国的光荣,则现在也可以归降英国,而自以为本国的国旗──但不是五色的[129]──“遍于日所出入处”了。 要之,倘若先前并无可以师法的东西,就只好自己来开创。拉旧来帮新,结果往往只差一个名目,拖《红楼梦》来附会十九世纪式的恋爱,所造成的还是宝玉,不过他的姓名是“少年威德”[130],说《水浒传》里有革命精神,因风而起者便不免是涂面剪径的假李逵──但他的雅号也许却叫作“突变”[131]。 卷末的一篇虽然不过是对于 Douglas Percy Bliss 的《A History of Wood-Engraving》的批评[132],但因为可以知道那一本书──欧洲木刻经过的大略,所以特地登载了。本卷第一,二两册上,还附有木刻的插图,作为参考;以后也许还要附载,以见各派的作风。我的私见,以为在印刷术未曾发达的中国,美术家倘能兼作木刻,是颇为切要的,因为容易印刷而不至于很失真,因此流布也能较广远,可以不再如巨幅或长卷,固定一处,仅供几个人的鉴赏了。又,如果刻印章的人,以铁笔兼刻绘画,大概总也能够开一新生面的。 但虽是翻印木刻,中国现在的制版术和印刷术,也还是不行,偶而看看,倒也罢了,如要认真研究起来,则几张翻印的插图,真是贫窭到不足靠,归根结蒂,又只好说到去看别国的书了。Bliss 的书,探究历史是好的,倘看作品,却不合宜,因为其中较少近代的作品。为有志于木刻的人们起见,另举两种较为相宜的书在下面── 《The Modern Woodcut》by Herbert Furst,pubFlished by ohn Lane,London.42s.1924. 《The Woodcut of To-day at Home and Abroad》,commentary by M.C.Talaman,pubFlished by The Studio Ltd.,London.7s.6d.1927.[133] 上一种太贵;下一种原是较为便宜,可惜今年已经卖完,旧本增价到21s.了。但倘若随时留心着欧美书籍广告,大概总有时可以遇见新出的相宜的本子。 一九二九年五月十日,鲁迅记 =====【注释】===== [125] E.Dowden:道登(1843—1913),爱尔兰文学评论家。 著有《文学研究》《莎士比亚初阶》《雪莱传》等。这里所说的论文指他的《法国文评》,语堂译,连载于《奔流》第二卷第一、二期。 [126] 野口米次郎(1875—1947):日本诗人。著有《夏云》《站在山上》《日本诗歌论》等。 [127] Yeats:叶芝(1865—1939),爱尔兰戏剧家、诗人。著有剧本《心愿之乡》,诗集《莪辛漫游记》等。Synge,沁孤(1871—1909),爱尔兰剧作家。著有剧本《骑马下海的人》《西域的健儿》等。 [128] Dante:但丁(1265—1321),意大利诗人,主要作品有《神曲》《新生》。Pushkin,普希金(俄文:Александр Сергеевич Пушкин,1799—1837),俄国诗人。著有《寄西伯利亚囚徒》《茨冈》《欧根·奥涅金》等。 [129] 指五色旗,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二七年中华民国的国旗,由红、黄、蓝、白、黑五色横列组成。 [130] “少年威德”:威德,通译维特,德国歌德(1749—1832)著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主要人物。 [131] “突变”:这是当时创造社一些人提倡革命文学时的一种说法。如石厚生(成仿吾)在《创造月刊》第一卷第十一期(一九二八年五月)发表的《毕竟是“醉眼陶然”罢了》中说:“我们这次的前进,在我们自己只不过是当然的事,但是在素来与我背道而驰的人,这一定不免要说是‘突变’──这是不难理解的。” [132] 卷末的一篇指英国纳什(J.Nash)的《木刻的历史》,真吾译。Douglas Percy Bliss,道格拉斯·珀西·布利斯;《A History of Wood—Engraving》,《木刻史》。 [133] 这两段英文的译文是:《现代木刻》,赫伯特·福斯特著,一九二四年伦雷恩出版公司出版,书价四十二先令。《当代国内外木刻》,萨拉蒙编撰,一九二七年伦敦摄影有限公司出版,书价七先令六便士。 [134] A.Mickiewicz:密茨凯维支,波兰诗人。主要作品有《青春颂》《先人祭》和《塔杜施先生》等。《小说月报》第十七卷第十期(一九二六年十月)载有郑振铎的《文学大纲·十九世纪的波兰文学》一文,对密茨凯维支作了详细论述。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