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忠
年过八旬的周劭(字黎庵)先生是位擅作随笔小品的作家,本世纪30年代即
开始了创作活动。予生也晚,知道这位作家,还是近年的事。几年前某日,接书
友电话,告知新购《闲话皇帝》一书,堪值一阅,听了朋友的推荐,便托人代购
一册。我知道,在30年代,艾寒松曾经以易水为笔名,在上海的《新生》周刊上
发表过《闲话皇帝》五文,为此还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新生》最终被迫停刊,
编者杜重远身陷囹圄,艾寒松也成了通缉对象,因而鲁迅说,这留下了文网史上
“极有价值的故实”。我以为这册《闲话皇帝》正是艾寒松的作品结集。错了,
待书友持书而来,才知这是周劭的作品,是他于80年代写下的一组以谈近代史事
及人物掌故为内容的随笔,作者那渊博的学识和高度的文学修养令我深深折服。
不久,又读到了他的《黄昏小品》一书,内容同样是以谈逸闻轶事为主,可读性
强,写得有情趣。我渐渐喜爱上了周先生的作品,并对其创作经历也有了一点了
解。
周劭先生1916年生,上大学时即开始创作,早期作品发表在《论语》等杂志
上,他还担任过《宇宙风》的编辑,也主编过《谈风》半月刊。上海沦为“孤岛”
时期,他是名噪一时的“鲁迅风”杂文作家,与巴人、唐等人合作出版过《边
鼓集》、《横眉集》二书,积极宣传抗战爱国,揭露日本法西斯的强盗嘴脸。但
上海沦陷以后,他却背离了“鲁迅风”的立场,参加了汪伪集团的骨干朱朴创办
的《古今》杂志,担任主编一职。《古今》是一种文学色彩很强的文史期刊,刊
登过不少有价值的史料文献,但不时也发表周佛海、陈公博甚至汪精卫等汉奸的
诗文,其倾向确实不好。
周先生40年代曾出版过《清明集》、《吴钩集》、《华发集》和《葑门集》
四册文史随笔集。(《葑门集》与《清明集》两书1996年已由辽宁教育出版社作
为《书趣文丛》之一种重新出版。)80年代,周先生又重拾笔杆,陆续写了不少
谈掌故之类的小品。除了《闲话皇帝》、《黄昏小品》两书,他还著有《清诗的
春夏》、《中国明清的官》等书。
《葑溪寻梦》是周先生于今年2 月由古吴轩出版社出版的一册随笔集,被编
入《忆江南丛书》。作者曾于1935年至1936年在苏州生活了八九个月,住所邻近
苏州的葑门,“葑溪”指的就是葑门外的一条水道,但这条水道令他长萦梦思了
几十年,以至和苏州结下了不解之缘,因而他把历年创作的有关苏州的山川、历
史、人物及风俗的文章,结集为《葑溪寻梦》,就是要寻找失去的梦境。
苏州的园林,名闻天下,但读了这册《葑溪寻梦》,我感到周先生之于苏州
的园林,不重在描绘其风景的秀丽,而重在将园林与人物、史事相结合,构成一
种含蓄隽永的艺术境界,丰厚耐读。《世变沧桑拙政园》、《拙政园的红妆》二
文,写拙政园的主人陈之麟与钱谦益,更主要是写二人所携的眷属,一位是有清
一代的首席女诗人徐灿,另一位则是鼎鼎大名的女诗人兼奇女子柳如是,通过写
两位女子的生活,来揭示园的兴废嬗变与社会的盛衰兴亡。作者的这种写法是巧
妙的,这不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也为写好游记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周先生是散文家,也是一位学者,他尤其对明清两朝的史事很熟,因而文章
不仅具有知识性、趣味性,还有学术性,可称为学者散文。
在《葑溪寻梦》中,他就谈了许多明清两朝的文献掌故,掌故于周先生笔下,
仿佛信手拈来,随口说出,看似谈野史,实则却提供了不少有价值的内幕。《苏
州“寓贤”赛金花》一文中,他指出:曾朴在《孽海花》中,写赛金花在柏林邂
逅的那位瓦德西,其实与入侵中国的八国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并非同一人。前一
位只是下级军官,后一位却是陆军上将,还是德皇威廉的侍从长,只因鸳鸯蝴蝶
派诗人樊樊山曾写有前后两首《彩云曲》,硬把两个瓦德西合而为一,致使读者
传为信史。在《苏州恩怨录》一文,作者更是侃侃而谈,文中掌故迭出,可并不
给人以矜奇炫博之感,把翁同和与李鸿章两家恩怨的前因后果,讲述得清清楚楚,
亦可补史书之不足。另外,《苏州的状元》、《闲话状元》等文,作者文笔从容
舒展,多谈文史旧事,都是很值一读的佳篇。
周先生学生时代就开始了创作活动,又作过多年的编辑,他与近、现代文学
史上的某些人物有过交往,本书收了几篇这类的回忆文章。
如《半小时访章记》是记他与林语堂1935年一同访问国学大家章太炎,虽是
一鳞半爪,却为晚年章太炎先生留下了剪影。其它如鸳鸯蝴蝶派作家包天笑、诗
人徐讠于以及林语堂等,书中均有回忆文字,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史料。应
该指出的是,收入该书《魂兮归来,张爱玲》一文,可能由于时间过久,晚年周
先生回忆起来,不免有失实之处,如他讲张爱玲在上海发表的处女作,是《古今》
36期上登载的那篇谈服装裁制的《更衣记》就不对。这也是不能不查的。
还应一说的是,《葑溪寻梦》中收有近140 幅皆不经见的插图,这些插图或
是旧时园林风光照片,或是人物及作家手迹的照片,以及书影及漫画,图文相映,
插图既为文字作了注脚,同样也是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