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张爱玲文集 > 爱恨倾城小团圆 > | 上一页 下一页 |
六八 | |
|
|
【28、太平洋上的辉煌落幕】 80年代,中国大陆从动荡走向安稳,各种禁忌也随之消失。 对多难的人民来说,这是个福音频至的时代,远在海外的张爱玲,也体会到了丝丝缕缕的暖风。 1979年,姑姑辗转和她取得了联系。 ——这感觉,真是“忽闻海上有仙山”! 当年爱玲离开上海时,和姑姑相约,断绝一切通讯联系。这个做法,不免有点草木皆兵,但是到了文革,就显出姑侄俩的远见了:正因为没有联系,姑姑便没背上“海外关系”的沉重包袱。 几十年间,张茂渊基本平安无事,但她当年的初恋情人李开第却难逃一劫,扣上了“洋奴”的帽子,被折腾得半死,直弄到“六亲断绝”,妻子也在1975年病逝了。 这时候的李开第,孤苦伶仃,只有张茂渊还常来照顾他。他后来回忆说:“没有人敢来看我,惟有张小姐仍来看我。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但还转不上念头要结婚,人都老了。”陈怡真《到底是上海人》。 1979年,李开第获平反,在朋友们的撮合下,与张茂渊结婚。两人同龄,都是78岁,是地地道道的“黄昏恋”。 改革开放以后,姑姑联系上了宋淇,给张爱玲寄去了第一封信。 堪称传奇的是,姑姑此时,仍旧住在爱玲走时的那个“卡尔登公寓”。 爱玲回信叹道:“我真笨,也想找你们,却找不到,没想到你们还是在这个房子住。” 不过,姑侄俩此后的通信并不频繁,有时姑姑半年也收不到爱玲一封信。 1981年底,上海《文汇月刊》刊出张葆莘的文章《张爱玲传奇》。这是大陆报刊1949年以后第一次出现张爱玲的名字。 弟弟张子静看到了,欣喜莫名。 他们的父亲张廷重,早就于1953年因肺病去世。解放前,张廷重几乎把所有的家产败光,和孙用蕃租住在江苏路一间只有14平方米的房子里,相依为命。 那时,张氏家族在青岛还有一处房产是在张廷重的名下,解放后人民政府实行赎买政策,将房产收归国有,每年发给张廷重一千多元定息。这样,他晚年虽然夹着尾巴做人,但好歹不至于潦倒了。 孙用蕃在解放后为经济条件所困,人也变勤快了,东奔西走地揽些活儿干,以补家用。张廷重去世后,她靠着定息收入,还是活得下去的。 文革爆发后,定息不再发了,可巧孙用蕃有个弟弟在东京,以前欠她的钱,这时候就隔三差五给她寄钱,这么维持了下来。70年代中,她因患眼疾双目失明,雇了一个小保姆伺候,于1986年去世。 张子静一直未婚。解放后,在上海浦东当小学教师,先后换了几所学校。后来他任教的小学升格为中学,他也就成了中学教师,1986年正式退休。退休后,就搬到江苏路的14平方米小屋来住了。 因为张子静和姑姑素无联系,所以姑姑和张爱玲通信,他一直不知道。1983年,他通过香港和美国的朋友,才和姐姐取得联系。 他给姐姐写信,附上了张葆莘的文章。后来,又写信劝张爱玲回国来看看,张爱玲复信说不会回去,只要能通信就好。 此后有一段时间,张子静再写信去,就杳无回音。原来,张爱玲在洛杉矶频频搬家,一直到1989年初,两人才又联系上。 这一年,她在给弟弟的信中说:“传说我发了财,又有一说是赤贫。其实我勉强够过,等以后大陆再开放了些,你会知道这都是实话。没能力帮你的忙,是真觉得惭愧,惟有祝安好。” 她还是她,对弟弟仍是淡淡的,也不愿有钱财上的牵扯。但是在同一年,她得知姑姑生病,又逢“多事之秋”,便急着想给姑姑汇钱,希望姑姑的日常生活不至受太大影响。显然,她还是与姑姑亲。 早在1982年时,张爱玲就有机会回国省亲。那一年,北大著名学者乐黛云在哈佛做访问学者,偶然看到张爱玲的作品,大为赞赏,于是辗转托人,想请张爱玲到北大做一次“私人访问”。 张爱玲回信致谢,但表示并不想回国:“我的情形跟一般不同些,在大陆没有什么牵挂,所以不想回去看看。去过的地方太少,有机会也想到别处去……” 据说这里所说的“别处”,就是欧洲。张爱玲平生所憾“去过的地方太少”,就是指她一直未能去欧洲看看。 张爱玲因为当年“香港之行”的创伤,不愿回国一游,可是故土对她的热情却与日俱增。 80年代中期以后,不仅张爱玲“重归”中国现代文学史,而且大陆读者对张爱玲“迟来的爱”也汹涌而至。 短短几年时间内,《倾城之恋》在《收获》杂志发表,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译本发行,柯灵文章《遥寄张爱玲》在《收获》和《读书》杂志发表,掀起了“张爱玲热”的第一波大潮。 1985年,上海书店影印出版了旧版《传奇》,这是内地最早出版的张爱玲作品。到1992年,安徽文艺出版社出了一套《张爱玲文集》,终于使“张爱玲热”走入了大众层面。 张爱玲这个名字,就此成为家喻户晓的一个“传奇”。 众多的女作家也蜂起效仿“张氏语言”,一时女性文字中“底子”、“芯子”之类的词汇夹缠不清。 此后,大陆各出版社狂印张爱玲作品,以满足读者需要,但大都未经授权。张爱玲当然很不满,授权姑父李开第处理她的大陆版权,但李开第已是八十老翁了,哪里管得过来? 在解放初的上海,以梁京为笔名发表的《小艾》,此时也在港台被人“发现”,两地报纸同时连载,香港还有人出了单行本。 张爱玲“望洋兴叹”,只好搜集整理了一批旧作,由台湾皇冠出版了《余韵》(1987)和《续集》(1988)两本集子。 那么,她在80年代中期,为何要频频搬家? 这是张爱玲研究中的又一段公案了——她是在“躲跳蚤”! 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内,为了“躲跳蚤”,据说她平均每个星期搬家一次。按这样算的话,张爱玲搬家次数高达一百八十多次,简直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了! 她给夏志清的一封信里所说的,就更玄了:“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按:主要去看医生。,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段公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 一周搬一次家,应是夸张的说法了,再说洛杉矶也没有那么多汽车旅馆可供她选择。 汽车旅馆虽简陋,却定期有人清扫,连床也不用铺,对她倒也正合适。这段期间内,为减轻拖累,她不得不尽量丢弃一些“身外之物”,后来渐成习惯,反倒视一般家居摆设为累赘了。 早在“躲虫子”之前,庄信正担心张爱玲的健康,就把自己的一位朋友介绍给张爱玲,以便就近照顾。 这位新朋友叫林式同,是土木工程师、建筑商,既不爱好文学,也从未闻张爱玲大名。 他第一次去找张爱玲,是在电话里约好的,路上开了40分钟的车,还因为违章接受了一张罚款单。找到张爱玲住的公寓305室,他敲了敲门,里面仿佛有动静,却没有人应门。 他再敲一次,并且自我介绍:“张女士!我是庄先生的朋友,我姓林!他托我拿东西给您!我跟您通过电话!” 屋里有了动静,又过了半天,一个缓慢轻柔的声音带着一点抱歉的口吻应答:“我衣服还没换好!请你把东西摆在门口就回去吧!谢谢!” 林式同大为诧异,但也只能应一声好,把东西放在门口,就往电梯口走。忽然听到身后有开门关门的声音,回头一看,刚才留在房门口的黄色信封袋已经不见了。 ——真是太神秘了!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