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目录
回首页
教育家蔡元培和陶行知

作者:佚名

  蔡元培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1917年,他到北京大学任校长。那时候,封建势力在北京大学占统治地位。蔡元培按照西方的教育思想,对北京大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他首先聘请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新文化运动的健将和李四光等著名科学家,到北大任教,给北大带来蓬勃的朝气。
  当时,中国处处受到列强欺凌,外国教员在中国大学里也趾高气扬。蔡元培不顾外国公使的阻挠和威胁,毅然辞退了一些学术水平低、教学态度差的外国教员,提高了教师的素质。
  1920年,北京大学正式招收女学生,开创中国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接着,其他大中学校也纷纷招收女学生,妇女开始在教育上获得与男子同等的权利。
  蔡元培提出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打破了封建主义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各种思想、学派,包括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北大展开争鸣,使北大的学术气氛十分活跃。经过改革,北京大学面貌一新,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和“五四”运动的发源地。
  从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正式讲授《唯物史观》、《工人的国际运动》等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把马克思主义理论正式列入大学课程,这在我国是第 一次。
  陶行知是一位人民教育家。他在美国留学时,就认为教育可以救国救民,立志 使全国人民都有受教育的机会。回国以后,他积极推行乡村教育,以改选广大农村 ,进而改选中国社会。1927年,陶行知在南京郊区创办晓庄师范,这是一所培养乡村教师的别开生面的新型学校。
  在晓庄师范招生广告上说明,凡是愿为中国乡村教育努力的有志青年,都欢迎报考。陶行知希望小名士、书呆子、文凭迷三种人,不要来,因为这个学校是读活书,做实事,不发文凭的。晓庄师范十分重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和劳动习惯。入学考试的科目之一,就是开荒劳动。校长陶行知要求学生都要有“农夫的身手,科学的头脑,改选社会的精神”。
  陶行知以晓庄师范为试验基地,主张教育要同社会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把教、学、做结合起来。师生亦教亦学,又参加农村生产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知。
  然而,在旧中国,爱国科学家通过发展科学使中国富强的愿望,爱国教育家通过发展教育救国救民的抱负,都不能实现。

回目录
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