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天故事汇 > 林语堂 > 武则天正传 > | 上一页 下一页 |
一六 | |
|
|
高宗要将武后废却,出乎武后的意料,一惊之余,武后明白高宗对她已经失去了恩情。高宗当然也够不上一个英俊多情的男人。自从武后的姐姐不清不白的死去之后,高宗就对武后有点儿异样。高宗是否怀疑武后下的毒手呢?在高宗和武后二人之间,从来没有再提这件事。也许高宗对韩国夫人还没有忘情呢? 武后忽然一天想到换一下环境对她和高宗都有益处,可以忘记了那些不快的事故。他俩若往东都洛阳去一趟,这样她可以消散一下自己可怕的心思,逃避一下旧都里谋杀的气氛。不错,她又想起来,他俩常说,也曾几次计划过,去封泰山。这样旅途遥远,正好新鲜一下,换换心情。封泰山是万分隆重的大典,家庭的细故和争吵自然就淡忘了。 于是在高宗谋废武后的半月之后,正是次年的正月,高宗与武后出发往东部洛阳。洛阳离长安两百里远。这次圣驾出巡,高宗武后心情都不错。武后一向喜爱洛阳,并且愿意建洛阳为国都,隋朝的宫殿已经破旧了。太宗皇帝在世之时,在宫殿上没有大费国帑。在武后眼里,真是美中不足。不过,武后认为洛阳颇可供建都之用。于是就在此次出巡当中,武后下旨在洛阳建一座新宫,名叫干元殿,长安已然有了两座宫,为什么不可以再盖上第三个呢?不管武后到什么地方,总愿留下碑铭石刻,宏壮的宫殿。这种习惯随着武后的年龄,竟每况愈甚。因为新的建筑,总是表示发展昌盛,表示荣耀权威。那就彷佛一个皇后说:“这里我要盖一所宫殿。”于是,看哪,一所宫殿就盖成了。 周王苑迤西,有一所御花园,名叫上阳宫,里面古木参天,真是难得的佳树,但是楼台简陋,彩漆剥落,房顶上野草丛生。武后于是下诏重修合璧宫。合璧宫竣工之后,武后得暇便与高宗幸临,休憩盘桓,近在咫尺,往返极便。武后真喜爱洛阳。 高宗极其佩服武后充沛的精力,现在,她又开始准备泰山之游了,日期定在十月,封泰山是国家一年的大典。朝廷之上,忙得不堪,一年一度的百官政绩的察考,升品的遴选,每年要费几个月的工夫,今年也只得暂停办理。除去新殿的兴建之外,四月又在邙山下校阅三军。武后忙个不停,拉着高宗那个可怜虫这里去那里去。武后身材高大,高宗瘦小枯干。在五月,许敬宗和司空李绩奉旨筹备封山大典。高宗知道武后喜爱夸耀,喜爱热闹,喜爱辉煌的游行,喜爱隆重的仪礼。而这些在封山的大典里则无不俱备。可是高宗自己却怕这次迢迢长途至为劳人的旅行,要离家六个月,在这漫漫悠长的半年当中,他再享受不到公退闲居的宁静,因为在这封山的大典里,全朝的文武都要随驾前往。若按他本心,他宁愿安居在家,和美丽快乐的小侄女卫国夫人共同消磨恬静的黄昏时光呢。 到底“封泰山”是怎么回事呢?封泰山是一个帝王最为浮夸的举动,其庄严炫耀之盛,其宗教含意之深,远出其他典礼之上。仪式隆重,所费不赀,但为帝王对神明最虔诚之举,历代明主贤君多遵行此种典礼,其中俱有神秘之义,圣灵之旨,藉此使凡世之君王与宇宙之神祇,得以相接,得以相通。更进一步说,皇帝的封泰山,也可以表示皇帝盛德之隆,配得上尊崇上天之神。在祭典中,皇帝以四海清平,万民安乐,敬告上苍,并对上苍加佑,恭致谢忱。武后曾记得少女之时,随侍太宗皇帝,亲见封山盛典。当年就极其喜爱,并非喜爱典礼之隆重,而是喜爱帝王之尊荣显贵,典礼之堂皇美观。 事实上呢,封山之行是朝廷皇族和百官一个长而缓慢的进行行列,行经村镇、城市、和原野,朝廷行政之常轨为之紊乱,沿途地方为之靡烂。实在无异于整个朝廷跋涉长征,千千万万的人马车辆和王公贵人的侍卫。沿途道路桥梁,必须事先修整坚固,使能负荷车辆的重载。一路停宿的地方,地方官必须给王公、武将、和他们的眷属、随员,准备饮食居室。把地方官弄得手忙脚乱,昼夜难安。若是得罪了王公贵人的小吏,更该大祸临头了。 封泰山与祭天地不同,因为封泰山的性质极其隆重,并不是每一个皇帝可以举行的。非值国家太平,物阜民丰,或开国鼎革之祥,或拓疆克敌之庆,皇帝没有理由举行封泰山这种大典。此种大典不宜轻易举行,无须明言,妇孺也都知道。当年太宗之父高祖陛下,以大唐开国之君(当然唐朝大都仰赖太宗的汗马功劳),虽经诸臣之请,仍自愧德薄功微,不敢僭越。在太宗贞观五年,贞观六年,群臣以华夏一统,四海升平,威被异域,番夷输诚,曾先后两度请太宗封山,太宗亦不允。 太宗与武后对封泰山的看法,截然不同,颇值一提。当时太宗回答诸臣之请说:“照我个人看来,如果百姓安居乐业,衣食丰足,虽不封泰山,也不失为一个有道明君。设若天下混乱,百姓遭受战祸之苦,贫困无以为生,虽然举行封山大典,也不足以粉饰太平。晋武帝统一中国后,自己心满意足,趾高气扬,曾举行封山大典,但在人心目之中,他仍是一个无道昏君。汉文帝不肯行封山之礼,也不失为贤明之主,礼记上曾经说过,扫净庭院,即可祷告,此心虔诚,何需供坛?我何必登高山祷告,封数尺之土呢?” 太宗的话的确寓有至理,这种话魏征也曾说过。太宗和魏征曾经讨论过封泰山之事。有一次,魏征很违反太宗的意见,太宗颇为不悦。魏征说:“愿陛下使臣为良臣,勿使臣为忠臣。”太宗茫然不解。问魏征说:“忠良有何不同?”魏征回答说:“后稷,皋陶,全系良臣;龙逢,比干,都是忠臣。良臣身荷美名,君都显号,子孙传业,流祚无疆。忠臣则身受祸诛,君陷昏恶,丧国夷家,只取空名。不同即在于此。”太宗称善。 太宗又问魏征:“你为何谏阻我封山之礼呢?是不是我德薄功微呢?” | |
|
|
应天故事汇(gsh.yzqz.cn) | |
上一页 回目录 回首页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