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我看黄金之争 |
|
|
发信人: gifts (灵儿)
发信站: BBS 水木清华站
本版的黄金之战,从星星之火的发现黄易这颗新星到具有燎原之势 的黄金之战,战火迅速地蔓延到武侠版的各个角落,众多大侠都卷入了 这场纷争。本人虽然人微言轻,但也很想说上两句,不对的地方请指正 哦;)
一。金庸书中出隐士。黄易笔下现群雄。
金庸书中男主人公多是以归隐为结局,如令狐冲,扬过,张无忌等。
他们多以爱情为中心,在爱情失意或与情人分离时多采取消极态度, 自暴自弃。其武功更多由奇遇得来(当然,要年少成名,奇遇是不可缺 的)。他们对武功并不很执着,而上天却一再眷顾他们,把各式各样令 人艳羡的武功送到他们面前来成就他们的传奇。这多少有点因祸得福, 好人有好报的意思。可以说人性中的闪光点是他们练成绝世神功的源泉。 因此武功的合理与否倒放在第二位了。通过他们的成长过程,可以体会到 谦和,宽容,淡薄名利等中国传统美德。而金庸的创作时间是从55~72年, 在内地首刊是在80年,这段时间内地经历了由原来的人人心怀理想只求奉 献不求名利,到经历文革,文革后对人性光辉及个性解放的渴求。使得对 人性光辉及个性解放的追求成为时代的心声,与金庸笔下的主人公产生强 烈的共鸣。而当时香港也没充斥现今这种在竞争中求生存的气氛。而金庸 本身的家世背景是出生书香门第,所受的传统文化教育中竞争的意识恐怕 不会很浓。在这样的大环境,小环境下,隐士的诞生成了顺其自然的事。 因此,在竞争激烈的今天,在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竞争机制引入的交 锋中,如何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在金庸小说中我们很难找到。 可是金庸封笔,古龙已故,武林萧条。。。寻觅了很久,这时,黄易 出现了。在他的小说里,出现了竞争的气息,在群雄逐鹿的大氛围下,主 人公以一种积极主动的姿态出现在小说中,奏出奋斗,求存的音符。这也 许可以为苦思以久的问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考。于是有人会狂喜不禁。这可 以理解。但以此来说黄易积极,金庸消极,黄比金高,却似乎有点不公平。 因为两者都反映了时代的心声。黄易的那些东东在金庸的时代恐怕不会怎 么受欢迎吧。没群众基础嘛。同样,金庸的这些作品要是现在才出,这第 一把交椅恐怕也不会坐得太稳当吧。 二。以武为线,以侠为本。
一直以来,看武侠小说的大都以其中的性格刻划,情感描写,情节安 排作为是否一本好的小说的主要标准。武功,基本上是一种工具,是主人 公行侠仗义的资本。写得好,能增可趣味,给人启迪,写得不好,恐怕就 成为茶余饭后的笑谈之资。它又是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情节多是沿着从 主人公从一个武功低微之人到练成绝顶神功而展开,多角度,多层次地揭 示其情感世界和性格发展。因此,武功写得不能自圆其说,对于好的作品 来说,作为笑谈之资是可以的,但作为派系之争的利刃却殊为不适。这会 适得其反,令人感到金庸的书真是太完美了,所以只好用这些次要的东东 来吹毛求疵。诸如“欧阳峰之流毒无穷的可能性”,“独孤九剑之同级数 双人对打的胜负”,“降龙十八掌之招术缺陷”等等,偶作笑谈可以,但 正儿八经地以物理,化学,或极端情况的考虑方法来深究其不合理就没什 么意思了。若要深究,恐怕武侠小说家们在动笔之前要先研究一翻物理, 化学(毒药),数学(五行术数),政治(宫庭之争),经济(钱),历 史,地理,生物(别超出人体极限),哲学等等,等到书成出关时,想已 白发苍苍一老翁了。还要反复推证没有错误,那小说的魅力恐怕也不会太 大了。写武侠小说是要展开想象的翅膀的,诸多的顾虑只会让想象力受限, 而且很多时候特定的武功是为情节需要而写的,例如欧阳峰的蛇毒流毒无 穷是为与老玩童打赌张本,又是杨康之死的伏笔。(当然,不这样写也可 展开别的情节,但我们为什么不宽容些,把它们看作是可爱的错误呢?其 时这类错误在其它武侠书中比比皆是。也许是出于“爱之深,责之切”的 求全之心吧。)其实,只要不是很离了谱,让人一看就觉得很不合情理的 东东,何不放它一马呢?武侠本来就是虚幻的东西,怎能什么都用现实的 东西衡量呢?
其实,金庸武学体系的不健全并不能反衬出黄易的高明。毕竟,金庸 写得早,黄易写得晚。金派武学建立的成功与不足之处都可为黄易借鉴, 如果说黄派武学漏洞少些也是很自然的,只能说他是踩着前人的肩膀上去 的,并不能说他比金庸高明。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如果说 黄易的武学见识也比当年的金庸高也是应该的。若比当年的金庸还不如, 那还写什么! 所以,在黄金之战中想借对金派武学的耻笑来反衬黄易的高明就有点 象为捧爱因思坦而嘲笑牛顿的经典力学一般!黄易若处在金庸那个年代, 或许连金庸还有所不如呢。因此,两者可以比,但在武功上不能单以体系 的水平论高下。另外,现在的人比以前思想开放了,读者多数都能接受玄 幻的东西,这也为黄易造就了一定的市场,也成为一部分金迷转为黄迷的 原因之一。而武林的长久萧条,也使黄易失去了真正可以一比的对手(金 庸在这方面与他不属同一时代),鹤立鸡群。
小说中的绝顶武学,是兵法,道家,佛家,以及作家对人生的思考相 柔合的一种思想在武功----这一实践上的演绎。而黄易还加入了一些科技 的成果,现代人的理念。其演绎的方法也别具一格。这是令人佩服的。要 摆脱金庸的框框,还要在自己风格中体现出思维的闪光点,各自各精彩, 确实不易。 不过现在大唐仍未出完,受时间的考验太短,而金作已受了几十年的 洗练,找出了不少的错漏。当年对金书的狂热已转变为心中美丽的回忆。 金迷们大多能较冷静地看待当初在狂喜中疏忽的金书的漏洞。也许,黄迷 们也需要一段冷静的时间。 或许,金迷们也需要一段冷静的时间来考虑接受黄易呢。
|
本书由“云中孤雁”免费制作;
|
|
|
|
|